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西方经济思想史2系统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思想史,是进入经济学殿堂的必由之路!3关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几个问题一、关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二、关于马克思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三、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四、怎样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4重商主义是西方经济思想的重要源泉新航路的开通使货物交换的半径急剧扩大。重商主义作为古典经济学出现和发展的前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毕竟商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先驱。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经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资本主义的流通方式,其公式亦为C—M—C,即商品(Commodity)交换为货币(Money),货币又再交换为商品,川流不息。但货币是一种公众的制度,它把原来属于公众的权力授予私人。……同时,商业资本又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商业有了充分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才能同样地增进。这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5重商主义是西方经济思想的重要源泉最早正是这种“把公众的权力授予私人”的行为,成就了早期的商人和思想家对于商业的崇拜,似乎只有商业才能积聚起社会的财富,从而成为富国和强国。这应是重商主义的思想源泉。约翰·海尔斯(JohnHales,?-1571)是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是晚期重商主义最突出的代表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典型代表。蒙克莱田(AntoinedeMontchretien,1575~1621),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1615年,他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6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与重农主义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与重农主义的出现有直接关系。威廉.配第,就是那个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英国人,一般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他的《政治算术》是第一本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的著作。配第在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地租理论、货币理论等领域都有自己的贡献。他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开拓者,《赋税论》被视为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7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与重农主义法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不如英国发达。法国人对于经济的理论探讨和认识是从农业开始的。法国的重农学派是兴起较早且影响较大的经济学派。其中像布阿吉尔贝尔、魁奈和杜尔阁经常为人所称道。魁奈,本职工作是医生,60多岁退休以后忽然对经济学开始感兴趣,埋头研究还真整出一些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如《经济表》。正是这个表把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和运行描述得一清二楚,对后来的斯密和马克思等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足见经济学是早晚都能学,经济理论是谁都能研究的学科,并不神秘!8经济思想史上的三大高峰9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和鼻祖斯密对后世构成影响的思想观点集中在他的《国富论》中。后世学者只要是研究与经济有关的问题,任何领域几乎都能够从斯密那里寻找到理论渊源。所以学习西方经济学,要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脉络的人就不能不认真学习和尽可能理解斯密的思想和学说。总体上斯密是一个经济自由主义者,他从分工理论、交换理论和货币理论出发,所分析理解和倡导的都是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斯密认为,利己之心人皆有之。在利己心的驱动下,虽然这个人主观上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利益,却无意识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甚至比他真的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还要好。斯密将这“奇妙的”结果归功于“看不见的手”。10“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斯密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他说,如果某一部门投资太多,利润的降低会纠正这种错误的分配。“用不着法律干涉,个人的利害关系与情欲,自然会引导人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合适于全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的用途。”斯密是市场机制的发现者,也是市场机制的坚决捍卫者,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地协调人类的活动,能够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础上(《道德情操论》)11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矛盾在价值理论方面,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他同时又认为价值可以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工资、利润、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这与他的收入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体上斯密的思想和政策主张都是自由主义的基调,他的学说充满着自相矛盾,也为后世的争论留下了空间。12第二座高峰是马克思众所周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东西方一直处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垒则成为冷战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人们的意识里,东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就是资产阶级的。因为马克思是反对资产阶级的,所以西方的就一定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又因此,我们就决不能把马克思的思想与西方的思想混为一谈。以至于在中国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只要是西方的就一定要拿马克思的语录进行一番批判。13马克思是正宗的西方思想家!他生于德国,主要的经济学研究活动在英国,最后逝世于英国。他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耗40年之精力研究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为此还专门指出:“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如今14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许多论断得以验证。世纪之交,在资本主义的故乡,连续爆出了三则震惊世界的新闻:14马克思是正宗的西方思想家!一是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二是紧随其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后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三是2002年,英国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结果是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15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世界的进步是极大的推动力!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经济思想和理论对于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和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才使得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如凯恩斯等意识到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并对西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主张。记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一个经济学家,你可以不同意马克思,但是你不可能跳过马克思。诺思在他著名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也曾明确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16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鸿篇巨著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鸿篇巨著,其内容的科学性、批判的深刻性、论证的严密性在思想史上都是仅见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资本论》也被尊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深入系统分析了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和周转,建立了科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最系统、最深刻的理论,它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17马克思理论的特点在于它的批判性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总根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理论,被实际的经济周期不断反复地证实。马克思理论的深刻性还表现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根本矛盾,揭示了企业内部生产的严密计划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18对于资本主义信用和危机的批判截至目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信用问题的论述仍然是最全面、最集中、最本质的论述。在《资本论》第三卷第27章,他把关于信用制度所作的一般评述归结为4点:Ⅰ.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Ⅱ.流通费用的减少,货币以三种形式得到节约,由于信用,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了;Ⅲ.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生成规模惊人地扩大了。Ⅳ.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19马克思指出了信用所潜存的投机风险马克思说:“进行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的。资本起源于节约的说法,也是荒唐的,因为那种人正是要求别人为他而节约。他的奢侈——奢侈本身现在也成为获得信用的手段——正好给了另一种关于禁欲的说法一记耳光。……在这里,成功和失败同时导致资本的集中,从而导致最大规模的剥夺。”20危机本质上是虚拟资本的投机和欺诈“信用使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吞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21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高山仰止正是在这些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理论见解也为西方学者所深深折服。当历史发展到今天,当我们探讨和吸收借鉴西方市场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和理论精华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的突出贡献。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就要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给马克思以应有的地位,而这种地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高!22第三座高峰是凯恩斯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斯密正好相反,他是坚决反对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观点的提出实际上与马克思有关。马克思的去世和凯恩斯的出生都是在1883年,虽然两人并没有见过面,但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后来不断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所证实,凯恩斯正是正视了这些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看到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才大胆提出了否定斯密传统的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从而在经济思想史上引发了“凯恩斯革命”。23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渊源凯恩斯实际上接受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理论”,只不过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从反面来概括这一现象。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等推论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不能克服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由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凯恩斯指出:“我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量之职责放在私人手中。”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刺激经济,通过政府投资增加就业,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实现充分就业。24凯恩斯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凯恩斯的这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彻底颠覆了自由主义的传统。自此以后,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对经济运行给与高度的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干预,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应该说已经不复存在。实际上自从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以来,现代社会的各国政府都有干预经济的偏好,凯恩斯正好为这种偏好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凯恩斯理论能够大行其道应该说是这种理论供给适应了需求。特别是今天,当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次来临的时候,凯恩斯主义再次灵魂附体!25经济思想史的河流经过的丛林余秋雨说过:读书如行路。人在旅途,当你行走到一个高爽之地,必然会驻足停步,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极目远望。这时候,只觉得天地特别开阔又特别亲近,自己也变得器宇轩昂。前面还有一个高爽之地,远远看去云蒸霞蔚,很想快速抵达,但是,低头一看,中间隔着一片丛林。丛林间一定有大量丘壑、沼泽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思想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0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