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述类文本阅读禄劝一中张荣富语文高考要求考生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这里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的分类,大致着眼于文本的功用,若着眼于表达方式,则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常用文体。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这类文章由于内容覆盖面宽、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考纲要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对“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内容(俗称“考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考点阐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或短语。其含义是文本中特定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其含意也是文本中特定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于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主要指对“文中的信息”作拣选提炼和分类概括。“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作进一步归纳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文中作者的重要观点进行分析概括。三、考情提要综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一般论述类文章在题材选取、考查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从文本题材看,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选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且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对新信息接受的能力。2.从考查目的看,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看,这项考查会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只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3.从命题形式看,本大题一般设置三个小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而且都是选择错误项。题干表述基本上为:“下列关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从考查内容上看,在《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考点中,重点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这几个考点。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的考查,通常会单独设题考查,而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考点的考查,通常是在一道综合性试题中(一般是第3题)通过不同选项落实。5.从命题角度看,体现出重能力的趋势。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小题,这道从概念外延角度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题目,形式比以往有了一点变化:之前高考命题的选项基本能够直接从阅读文本之中筛选出答案,而2014年的试题所给四个选项的内容没有一个出自阅读文本,而是拓展到文本之外。这一变化表明,今后高考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四、命题特点1.选用材料新近、新颖。高考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或是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评价和看法,淡化文章背景,内容有积极意义,有一定文化底蕴,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新鲜、新颖。2.设置选项误导、迷惑。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到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误导、迷惑性,进行多种干扰。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的干扰点有:⑴混淆范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常夸大事物的范围、作用、程度,或者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或者任意扩大概念外延等。⑵误划类别。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⑶因果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一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⑷主次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⑸是非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⑹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⑺张冠李戴。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⑻无中生有。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设置原文中没有的信息。⑼答非所问。命题者设计选项时,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答与问游离,完全没有内在的联系。⑽偷换概念。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将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中的词语非等值概念交换,或选项在表述原文意思时漏掉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或把原文对中心语的陈述,换成对修饰语的陈述,或有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⑾断章取义。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是从全文主旨去理解内容,而是背离主旨,抽取只言片语,组合成貌似正确的选项来误导人。⑿已然与未然。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⒀偶然、可然与必然。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第1单元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1)1.下列对元杂剧形成及兴盛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金灭北宋、元灭金,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中,需要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来表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元杂剧正符合这一需要。B.元初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缩小,且大多受到残酷的迫害,促使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这一合作推进了元杂剧的兴盛。C.元杂剧表演在当时南北各大城市十分繁盛,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比如节日、庙会,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D.元朝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促进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北方各民族乐曲的传播促进了元杂剧的兴盛。1.C(这是元杂剧兴盛的现象,并非原因。)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元杂剧有两大直接源头——金院本和诸宫调,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它的形成是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的结果。B.宋金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因为出现了伎艺汇集的勾栏瓦肆,所以出现了符合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不同层次的文化要求的演出。C.元代部分文人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这也是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D.元杂剧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又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还有反映广大青年男女普遍愿望的爱情剧等,种类较多。2.B(因果颠倒,应该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文化要求,才出现了勾栏瓦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它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有着本质的区别。B.元杂剧前期作品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并把矛头指向“权豪势要”,可见元代思想文化统治比较宽松,作家创作比较自由。C.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为分界线,前期是元杂剧发展的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名作如林。D.元杂剧的形成与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文人的生存状况、城市的发展、民族间的来往都密不可分,可见元杂剧只是时代的产物。3.D(“元杂剧只是时代的产物”有误,元杂剧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专题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概念”,指对理解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统称“词语”),这些词语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或者在文中有特定的含义。能否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从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进行考查。概念的内涵,通俗地讲,指的就是概念的含义。高考考查方式通常为“下列对于×××(某个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题对“科技黑箱”这一概念的考查就是如此。须要注意的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概念的外延,指的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高考对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对象是否包含在某个概念当中作出判定,如2014年山东卷第7题(文本见第4页),考查方式通常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某个概念)的一项是”或“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某个概念)的一项是”。须要注意的是,解答从概念的外延角度命制的试题,仍应以明确概念的内涵作基础。解题指津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要把握以下要点。1.解读题干。解读题干,准确把握试题指向,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一步。解读题干时,须明确要求理解的“重要概念”是什么,试题是从其内涵还是外延角度命制的。如典题1,看题干提问方式便知是考查对“常识教育”的内涵的表述。2.分析结构。论述类文章命题一般涉及的重要概念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分析表达概念的词语结构,有助于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对理解正确与否的判别。如典题1的概念“常识教育”,是偏正结构,必须理解限定词“常识”在文中的特定义,才能把握这一概念在文中的独有内涵。3.辨析语境。论述类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在语境中生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如典题1,全文共4段,每一段都涉及到“常识教育”内涵的某一方面,答题时必须将选项还原到段落中一一对照确认。4.把握要领。从概念内涵角度命制的试题,一般是四个选项分别强调该概念的某一个特征,解答这类题时须逐项审核该选项所述是不是这一概念的特征,而不必考虑该选项所述是不是这一概念的全部特征。从概念外延角度命制的试题,一般是四个选项各列举一个事物,解答这类题时须逐项审核该事物是不是该概念的具体对象,而不必顾及这一事物是否在文本中出现过。这一要点在典题1、典题2中有鲜明的体现。5.明确程序。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一般的答题程序为:第一步,找出该概念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段落;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境作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步,分析选项,逐项排除(或确认)。教材P5对点攻关(1)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处于劣势。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B〔本题考查对“意境”和“意象”两个相关概念的理解。解答这类对两个相关概念理解的试题,须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并特别留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两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B项将原文第1段中的“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表转折关系的陈述内容,转述成了表因果关系的推论(“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故错。〕教材P5对点攻关(2)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
本文标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4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