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气象知识及气象灾害防御2016.11
气象知识及气象灾害防御学习你可能感兴趣的了解你不曾接触过的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气象二.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三.衢州市基本气候概况四.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地面上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什么是气象?各种天气现象冰雹43龙卷雾凇1闪电2海底冰钟乳石。极冷下在海底结成一条冰柱,类似一个中空的钟乳石。里面极冷,所到之处,所有生物被冻死。管状云。你看到的确实是云,当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变成乌云准备降雨。而变成水的较重部分,就在云层上形成这些疙瘩。白色彩虹。这些彩虹形成,首先要空中有大约0.02毫米大小的水滴。这样大小的水滴折射出的光就是变成白色。委内瑞拉的密集闪电。这是一种大气现象,它只发生在委内瑞拉西北部一条河上。当温暖气流和冷空气相遇,形成了闪电。不仅如此,附近的湿地排放甲烷,提高云层的导电性…扩展出这些密集的闪电。月虹龙吸水火焰龙卷风CBA农业航空军事DE交通工业气象的重要影响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通俗的讲,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经常有人说,做天气预报还不简单,看一看云图,分析一下不就行了嘛。实际上,气象卫星只是一种监测手段,可以比较直观比较详尽地了解到实时的状况,但是单靠卫星云图是不能做出预报的。天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要想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就必须知道现在正发生着什么。因此首先要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观测。大气是流动的,正所谓“天气没有国界”,千里之外的一个细微变化,很可能就是本地天气变化的预先征兆,只有掌握了全国和洲际的各种天气要素分布状态,才可能有足够的洞察力,才可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因此,做本地的预报,必须完整地了解现在其他区域在发生着什么。世界各国的同行设立了一种机制:全球资料共享。大家都有义务向同行们提供自己所观测到的气象资料,世界各地发生的天气状况,就被汇集到我们的手里。预报天气,也就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自从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开始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服役以来,我们对于天气实况的了解更加细致了,对于天气动向的捕捉更加精确了。这是建在衢州柯城区石梁镇大俱源村的多普勒雷达。在掌握各种资料的基础上,预报员借助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开展天气会商(内部、国家、省、市、县),陈述预报思路、理由以及预报结论,最后形成一个主导性的预报结论。以此为基础,加工出各种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发布。衢州市基本气候概况衢州年平均气温17.3度,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8℃(1988.7.18),极端最低气温-11.4℃(1977.1.6)。平均气温月际分布1981-2015年衢州全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图1616.51717.51818.5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可以看出,衢州气候存在明显的变暖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是近40年来最暖的时期,这与全球整个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衢州市年平均雨量为1728.6毫米,最多雨量为2464.5毫米,出现在1983年;最少雨量为1104.0毫米,出现在1979年。日最大降水量为182毫米,出现在1992年7月4日。年平均雨日为160天,最多雨日为204天,出现在1975年;最少雨日为123天,出现在1986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2天,最多暴雨日数为13天,出现在1983年、最少暴雨日数为1天,出现在1980年、1982年、1985年。降水概况降水集中在4-7月,占全年降水量48%。各月降水分布图年平均雾日数:20.4天,1月平均达3天(11-12、1月最多)年平均雷电日数:52天(3-9月多)大雾、雷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衢州的高温天气集中在7、8月份,其次是6、9月,最早在5月份就出现高温天气,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温天数又开始增加。衢州年平均高温日数24天,近几年明显增加,有30天以上。每年6~9月,我市都会出现几段高温期,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其次是6、9月,最早在5月份就出现高温天气。从1971年以来发生高温频次变化趋势来看,近40年高温发生次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后,高温热浪频发。衢州市历年高温日数趋势图7月~8月中旬,我市出现60余年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全市平均气温、大于38℃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均破1951年以来最高纪录。平均气温30.7℃,比常年同期偏高2.1℃;大于38℃的平均高温日数为27天,比常年同期多出4倍,其中40℃以上达7天;8月11日衢州市区最高气温达41.2℃,破极端最高气温历史纪录。2013年高温热浪袭击,近六十年最强8月受高温干旱影响,对水稻灌溉区外的稻田影响很大,导致连晚无法移栽,单季稻枯黄、绝收,制种水稻无法授粉,灌浆不饱和。高温导致虫害严重,水稻褐飞虱为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中偏重至大发生。柑橘落果比较严重,果实膨大速度慢,叶片发黄,果实出现“日灼病”。茶园茶树干死,秋茶叶减产,需修剪恢复树势。2013年高温热浪对农作物的影响晚稻无法移栽单季稻发黄干死柑橘日灼病设施大棚蔬菜影响不大,但对葡萄、西瓜灯水果类影响明显,水分不足。陆地蔬菜水果干死、晒死。茶园茶树干死,秋茶叶减产,需修剪恢复树势。夏秋茶时期的高温干旱天气对茶叶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全年茶叶产量6231吨,同比减少9.0%。据农业部门调查,截止到8月20日,农作物受灾面积135.26万亩,成灾面积68.5万亩,绝收面积22.0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7.8亿。茶树晒死2013年高温热浪对农作物的影响7月29日08时00分,衢州市启动高温热浪三级应急响应;8月14日16时30分,全市气象部门首次启动了干旱气象业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国家森林消防指挥部将浙江西部的森林火险等级提高到红色预警。同时,也启动了全市林区野外禁火期。曾经的水源地,成了干沟沟2013年8月,衢州市本级人工增雨作业小组共作业7轮次,其中湖南镇水库作业3次,铜山源水库1次,大岭背1次,大洲镇2次。作业受益面积800平方公里,增雨量644万吨。8月13日晚,衢江区大洲镇狮子山突发山林大火,由于持续高温干旱,火势蔓延迅速,经过一个昼夜的救火工作,狮子山的火灭而烟不熄,已经持续一个半月的晴热高温天气令当地气候和山林异常干燥,处于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状态,加上风助火势力,刚被扑灭的山火几次卷土重来。在起火的第二天晚上,明火基本被压制,但暗火仍存在。为彻底浇灭火患,衢州市气象局人工增雨作业小组带着增雨火箭加入救援队伍,但由于空中水汽条件不足,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的条件。在起火第三天下午,人工增雨作业小组继续赶扑现场,下午雷阵雨条件趋好,16时50分,一大块云团在东边生成,并慢慢向火灾上空压了过来,增雨作业小组再次行动,这回一连发射了五枚火箭弹,成功作业人工增雨,现场下了约20毫米的降雨量,有力支援了灭火工作,彻底浇灭了火患。这是衢州市首次采取人工增雨的办法扑灭火灾。图为发射火箭弹人工增雨干旱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2010年我国的西南旱情严重2011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出现了严重旱情。一艘大渔船搁浅在鄱阳湖湖底草坪上2013年7月1日出梅以来,一直到8月18日衢州全市出现了连续高温少雨天气,高温出现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超强、蒸发量大。7月1日到8月18日全市出现35℃以上的高温日数40天,超过40℃的高温日数6天,并且衢州破历史极值达41.2℃,常山最高达41.7℃。长时间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使得我市旱情较为严重。据农业部门调查,截止到8月20日,农作物受灾面积135.26万亩,成灾面积68.5万亩,绝收面积22.0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7.8亿。7月29日08时00分,衢州市启动高温热浪三级应急响应;8月14日16时30分,全市气象部门首次启动了干旱气象业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干旱在我市四季皆有发生,小旱几乎年年都有。我市干旱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其中夏季的干旱发生频率平均为22.5%,秋季26.2%,冬春季的干旱发生频率较低,特别是春季。*对我市影响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的是6~8月的夏旱(又称伏旱),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十天半月不下透雨,旱象就会露头,随着旱期的延长,旱情也日益严重。从衢州市干旱次数分布情况来看,东部的龙游、西部江山和常山为干旱多发区,中部地区和开化县干旱相对少发。2011年1月1日至5月29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323.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2%,居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第1位,比2010年同期(1261.8毫米)少938.2mm,各站均破历史同期降水最少记录。根据对气象干旱指数CI的跟踪监测情况分析及5月下旬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气象旱情明显,特别是衢州本级(包括衢江、柯城)和江山的大部分地区呈现重旱级别。降水异常偏少使地势偏高的柯城区姜家山小学一度出现了无水可用的状况,严重影响了400多名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干旱防御措施干旱橙色预警信号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干旱红色预警信号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暴雨中国年平均雨量分布图因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因暴雨造成地质灾害:暴雨洪涝是衢州市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多数都是由大暴雨或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造成。1971~2010年我市共171次暴雨洪涝降水过程,特强洪涝9次,分别发生在1971年、1973年、1982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和1998年。我市暴雨洪涝一般主要发生在梅汛期,我市平均入梅日期在6月14日,平均出梅日期为7月8日,平均梅期为25天,平均梅雨量271.4毫米。各县(市、区)洪涝风险依次为常山县、开化县、江山市、衢江区、柯城区和龙游县,各县(市、区)都有一定面积的高风险区,其中常山县与开化县几乎全县均为洪涝高风险区,全市高风险区域达到区域总面积的63.28%,是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高的地区。衢州市暴雨风险区划图: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2011年6月3日后,我市发生旱涝急转,暴雨不断,至20日连续出现四次强降水过程,呈现“雨势强劲,袭击面广,落区重叠,持续时间长,总雨量大”的特点,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最典型的梅雨降水集中期。6月3日~6月20日,全市共有95个乡镇超过400毫米,80个乡镇超过500毫米,最大为开化苏庄达857.4毫米。全市共有442站次日雨量在50毫米以上,158站次日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特别是6月19日,衢州市区、常山日降雨量破历史单日24小时降水最大记录,全市5个人工气象观测站平均降水量破历史单日5站平均降水量的最大记录,此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共25.85亿元。2011年6月19日衢州城内多处被淹和汽车熄火状况2014年6月18日至22日,连续的
本文标题:气象知识及气象灾害防御2016.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