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九一八事变活动方案
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86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事变爆发后,日本与搜索中国之间矛盾激化,而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国会和内阁总理大臣权力下降,导致日本全面侵华。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国耻日。时隔86周年,举办此活动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体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牢固激发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政治热情,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时间:2017年9月18日地点:学校操场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主持:陈棋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活动程序:一、主持人宣布纪念“九·一八事变”86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开始二、由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平同志向大家解读“九·一八事变”三、拉响防空警报,向先烈和死难者同胞默哀。四、团支部陈棋老师诗歌朗诵《“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五、由周小勇老师带领大家朗读《少年中国说》六、全体师生整理装束面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七、喻校长总结讲话八、活动结束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86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主持词一、开场白: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不会忘却。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9月18日。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86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沈阳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二、首先,请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平同志向大家解读“九一八事变”。三、放眼欲穿,这里广阔无垠,曾几何时,这里却是伤痕累累。1931年9月18日,正是这一天,一群恶魔踏着鲜血在这里登陆,他们一个个张牙舞爪,一个个手持钢枪,面对着手无寸铁的人们他们从不手软。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人们。那些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的人们,他们愿意用生命来换取民族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的。让我们拉响警钟,为我们的先烈和死去的同胞们致敬并默哀!四、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请欣赏由团支部陈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五、今天,我们在此纪念“九一八”事变,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民族振兴、祖国富强,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下面请周小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节选。六、今天,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我们明天更好的生活、为了民族的明天奋发图强,为了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因为,就像那首歌所写的一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下面请全体师生向后转,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全体师生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大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七、最后,请我们学校喻校长作重要的讲话。结束语: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国耻更应该永远牢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国耻,决不让悲剧在中国再次重演。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期待、去推动、去共建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辉煌未来。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纪念九一八事变86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到此结束!“九一八事变”的解读事变背景: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做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九月十八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是国耻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带转折性质的重要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同时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的序幕。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14年抗战,正式打响!事变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演讲者:陈棋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看到这样的歌词,相信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包含东北同胞在内,都会想起庞龙的《家在东北》,记起超女张冬玲兴高采烈的歌声,但是,还有谁,会记得这样的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还有人,会记起九一八事件?还有人,会记起那个国耻日?86年前的今天,同样是农历八月初七,东北的同胞们,本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时候,一声爆炸,东北沈阳城外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被日军炸毁,在国民党的“不抵抗”命令下,一个月时间,整个东北三省沦陷,数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长达14年……东北军将士流亡关内,唱起这首歌,条条汉子热泪纵横。同样的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八,同样的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日子,历史的车轮,滚了86个春秋,回忆86年前不堪回首的岁月,我们有何感想?我们需要反思,而我们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呢?常常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这样的国耻日里,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勿忘国耻,但是,86年后,我们真是勿忘了吗?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惨剧!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我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然而,正是失败伤痕和屈辱,才给了我们重新站立的力量!为什么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发展态势如此迅猛?就是因为他们的国民牢记了屈辱的历史!在日军侵韩纪念日那天,无论你是多么富有的日本人,在韩国都没有饭吃,没有店住,因为爱国情结深厚的韩国人,拒绝给曾经侵略自己的民族供应任何物质!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这些年来,不论是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悲哀,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中华民族每位儿女都是祖国的孩子,祖国不够强大,就像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子女的父母,不光是家庭的悲哀,更是孩子的不幸!堂堂中国偌大民族,居然任一弹丸之国欺凌日久日甚!中华之所以大而不坚,众而不精关键在意识不足,觉悟不到;人人只为自己着想,人人为私己之利不择手国人自残,哀哉!国人就不能够凝做一团,厚积博发吗?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86年,在历史的岁月流逝中,不算长,但对人的记忆消磨中,也不算短。中国有句老话:好了伤口忘了疤。86年了,还有人记忆起当年的事件痛心疾首,但是,也还有不少人,呼唤着中日友好。似乎,他们已经忘记,当年的东北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合作后果。有人吼着愤青误国,要冷静,事实上,真的可以吗?一声叹息……为86年前的九一八事件。勿忘国耻,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九
本文标题:2017九一八事变活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