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
手法汇集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不同叙述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我)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第二人称(你)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第三人称(他/她/它)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所叙述事物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便于作者直接抒情.如《我的老师》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更强烈感人例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不受时空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能灵活自由地全方位反映客观内容。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记叙顺叙交代清楚明白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和解释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小说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些还有:序幕、尾声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如《孔乙己》中开头的酒店描写);二、是渲染气氛,烘托(或寄托)人物的心情。(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在烈日和暴雨下》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四、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五、象征和暗示,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主题思想.如《药》《海燕》中的环境描写。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描写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各种修辞方法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工笔描写细节描写以形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准确传神鲜明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表现手法作用备注及举例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比喻系字句修辞象征系篇章修辞联想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要塑造具体形象.想象铺垫与照应引出后文,曲径通幽.照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对比与对照能够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1.对比,不分主次,彼此并重.衬托,主次分明,被衬托的事物是主体,是作者主要描述的人或事.2.对比与衬托都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抑扬是对一个事物的两种态度.衬托或烘托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观点.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鉴赏中几种主要手法的介绍:•白描/工笔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的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而工笔则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以物烘托物。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3)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烘托、渲染常连在一起使用。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衬托和烘托手法的异同:•相同点是所列举的事物间都有主次之分,都是为强调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当二者所列举的事物不止一个时,这两种手法可以通用。•不同点是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烘托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烘托必须采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而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正衬和反衬:•这两个述语是衬托手法的两种具体运用。正衬是指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江碧”衬“鸟白”,以“山青”衬“花红”,颜色与景物相映成趣。•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这种手法在借景抒情诗中运用十分广泛而典型,一般分为: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前者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春日的美景来反衬词人的离别情感;后者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借助天山恶劣的环境来表达戍边战士的乐观的革命情怀。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虚实相生在诗词中是指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互相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它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文学作品中,“实”与“虚”只是相对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境,包括客观的、具体的、有据的、有形的、已知的、现实中的、眼前耳濡目染的各种“象”。•所谓“虚”是指虚拟的景、物、境,包括主观和、无形的、无据的、假设的、已经过去的或者未来将出现的景象,还包括梦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物实情,写词人与心上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主要描写了别后生活的设想,全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别离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古风》(西上莲花山)及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三首游仙诗都是通过描写光怪陆离的仙境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虚景与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中心。如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了昔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华景象,实写了经过战乱后的“尽荠麦青青”的凄凉景象,一实一虚两幅画面对比鲜明,深切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关系来突出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上片实写,通过初春景象来反衬行人的离别愁绪,下片虚写,通过假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相,来写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想念妻子。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踏莎行【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尘灰教学课件©2008DUSTManufactureXCH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2008尘灰制造•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
本文标题:现代文阅读中的写作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6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