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四”后的翻译家——季羡林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在山东临清出生,字希逋又字齐奘6岁时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宜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国外文学产生兴趣1930年,也就是19岁的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1935年9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读研究生,开启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阶段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不仅精通英文、德文、法文等现代外文,而且掌握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他既有丰富的译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为古代中外历史和文化关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在长期翻译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年回国,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季先生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冈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同内外罕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唐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14.散文及杂文创作•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季羡林主要翻译理论•季羡林的翻译思想:•(一)“文化中心转移”论•(二)“模糊艺术”论;•(三)“神韵”新解;•“翻泽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等核心理念1.尊崇“信达雅”三字标准•对于洋洋大观的中外翻译理论和学说,季羡林自称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季羡林,2007:21)。他对各种西方翻译理论有兴趣,但又不盲目附庸崇拜。“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理论蜂拥而至,……有一些理论分析得非常细致,显得十分深奥;然而细究其实,却如绣花枕头,无补于实用”(同上)。季羡林在对西方某些深奥却非实用的翻译理论表示怀疑和批评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翻译标准主张。他赞成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2.主张忠实于原文的直译观•中国翻译史一直存在着直译和意译之争。季羡林在与许国璋合写的《翻译》这篇文章里,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翻译史进行了一番简要的梳理后得出结论:“可以说,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原则”(季羡林,2007:6)。而且,季羡林在他长期的翻译实践当中也是奉行这一原则的。文革期间,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原始的诗”,他主张直译原则,那么原文体裁是诗体,就必须忠实于原文,“以诗译诗”,不能译成散文。虽然解决了大的翻译原则问题,但是真要动手做起来其中困难不难想见。比如用什么样的诗体来对应《罗摩衍那》的输洛迦体(意译为颂,每颂2行,每行16个音节),季羡林可谓是用心良苦。“流行的白话诗,没有定于一尊的体裁或者格律,诗人们各行其是,所有的形式我都觉得不恰当。”“完全用旧诗来译,也有困难,一是不能做到‘信’,一是别人看不懂。反复考虑,我决定译成顺口溜似的民歌体。每行字数不要相差太多,押大体上能够上口的韵”(同上:78)。可见他译《罗摩衍那》的主要原则有三,一是“把原文的分两行写的三十二个音节的输洛迦译为四行”;二是“要押韵”,三是“每句长短相差不要太大”(季羡林,《罗摩衍那·战斗篇》附记,1984:988)。3.反对文学作品重译•这里所说的重译,指不通过原文,而是通过某国译文进行的二次翻译,即转译。重译在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风行一时。鲁迅等人曾经提倡重译:•中国人所懂的外国文,恐怕是英文最多,日文次之,倘不重译,我们将只能看见许多英美和日本的文学作品,不但没有伊卜生,没有伊本涅支,连极通行的安徒生的童话,西万提司的《吉诃德先生》,也无从看见了。这是何等可怜的眼界。(转自王秉钦,2004:122-123)4.强调翻译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翻译是一种至为重要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季羡林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过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在为《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中明确指出“只要语言文字不同,不管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华民族包括很多民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翻译都是必要的。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季羡林,1997:1)。他进一步自信地指出:“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就没有进步,就没有今天世界上这样繁荣兴旺的社会”(季羡林,2007:151)5.强调翻译工作者修养问题与专业队伍建设•当下坊间翻译出版物名目繁多,但译著质量每况愈下,陷入了翻译的危机。季羡林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他在《翻译的危机》这篇文章里指出危机正出在很多译者不遵守“信”这个标准上(季羡林,2007:22)。“信”与“不信”的问题其实涉及到译者的外语基本功和译风译德问题。为什么译而不信?季羡林认为有两个基本条件或因素:“一是外语水平,一是工作态度”(同上:23)。一些译者外语基本功没有过关,急功近利搞起了翻译,难免粗制滥造,制造垃圾。更糟的是,有些人外语水平差工作态度又不好(季羡林将此类人的翻译归为下等的翻译),不是缺乏自知之明,就是投机取巧蒙混过关。这样的译才译德怎么会产生好译文?鉴于此,季羡林主张,想搞翻译的人,应该多学几门外语,学好外语,尤其是作为世界语的英语。•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和中国译协名誉会长,季羡林非常关注《中国翻译》等杂志和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他说之所以接受担任中国译协名誉会长,“确实是为了更好地提意见的”(郭晓勇,2007:15)。他也确曾建议《中国翻译》杂志“多刊登一些评论翻译的文章”以加强今天的翻译监督(季羡林,2007:25)。鉴于目前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弊端,他呼吁改进大学翻译教学,加强翻译的专业训练,重视翻译队伍建设,加强翻译学科建设,并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尽快设立“国家翻译奖”(李景瑞,2005:31)。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one-way-traffic)。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主要译作《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最多,包括印度迦梨陀娑(Kalidasa)的《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7卷,1980-1984)以及一些零碎的佛本生故事(其中7篇收入《佛本生故事选》,郭良鋆、黄宝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最近的则有译自英文的印度梅特里耶·黛维夫人(MaitrayeDevi)的《家庭中的泰戈尔》(1985)。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也是他最重要的译著是他在“文革”期间偷偷翻译的《罗摩衍那》。这部印度长篇史诗即使精校本也长达近2万颂。•“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季羡林先生毕生致力于印度学研究和梵文文学翻译,在很多重要的文化学术领域建树卓越,硕果累累。他边翻译,边考证,破解了众多印欧语言学和佛教史上的难题。季羡林自称自己的学术研究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事实上,季羡林先生是个学术研究多面手,其翻译观只不过是其学术宫殿的一雕栏,一画础。季羡林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译论,其译论既宏观又微观,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对中国译学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他的翻译思想。•参考文献•[1]陈福康.中国译学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郭晓勇.如同野老话家常——聆听季羡林谈翻译、写作、和谐[J].对外大传播,2007(2).•[3]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季羡林著,季羡林研究所编.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5]季羡林.学海泛槎——季羡林自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6]季羡林.中国翻译词典序[A].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李景瑞.听季羡林谈翻译[J].中国翻译,2005(2).•[8]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0]蚁垤著,季羡林译.罗摩衍那·战斗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本文标题:季羡林ppt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6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