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机体的这种自身的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称之谓整体现念。始终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之中。中医药膳学将此观念融合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之中,认识到膳食活动既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组方施膳。(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机体自身的完整性1.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的作用相互联系。如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2.脏腑功能活动互相分工,相互协作。如对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行和排泄的过程,是通过脾、胃和大、小肠等脏腑协调来共同完成。3.在病理方面,脏腑功能失常→体表(经络);形体组织器官有病→脏腑(经络);脏腑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是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有机体,在这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中,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重点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正邪的消长,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二、以辨证论治为施膳原则辨证论治: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点之一,是中医理论具体应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获取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然后对其复杂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就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就是论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辨证论治:着眼于证的分辨,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予以适当的治疗。由此可见,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冶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治疗方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一病的治病方法。遵循辨证沦治的原则,:“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辨证施膳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断明确以后,则确定其相应的治疗原则,选则相应的药膳食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辨证施膳是中医理论和药膳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药膳普遍应用的一个施膳规范。辩证施膳的过程,实际就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药膳治病、健身、抗老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部分高血压、肺结核和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由于均具有头晕、耳鸣、腰酸、低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辨证为阴虚火旺,病异而证同,都以滋阴降火力治疗原则,可以用雪羹汤、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药膳以治疗。中医临床施膳过程,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必须用不同的治法,“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为什么中医治病、施膳要特别强调“证”?中医认为,证,也名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病名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三、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一)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明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身之脏-腑之内又可继续分阴阳,如心阴和心阳,胃阴和胃阳。说明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又可用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两部分,且这两部分,又具有相对性,阴阳中还可以再分阴阳。阴阳保持动态平衡,则机体生生不息,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二)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人体病理变化: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人体阴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导致机体发生病变。邪气阴阳属性的不同,对人体阴阳之损伤亦有所区别。“寒气者为阴邪,伤人之阳气;火气者为阳邪,伤人之阴液。”如多食生冷或感受寒凉引起腹痛、腹泻、喜暖肢冷、食欲不振等症,即是寒湿之邪致病,并损伤了脾胃阳气而出现一系列阴盛兼阳伤的现象。(三)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生理活动正常状态:阴阳变化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病理变化的核心:阴阳失衡,亦即物质与功能间的动态失衡,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的动态失衡。中医药膳学:要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目的。所以,对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泻其有余;对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虚的虚证,补其不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王冰所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虚实夹杂,则应泻实补虚兼顾。(四)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1.五行的概念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特性:木曰曲直:生长、生发、舒展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秽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五行生克规律木水金土火相生相克2.五行学说基本内容(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药物和五行相互孽生和制约五行学说对药膳学亦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如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五脏在生理上既相互资生又相互抑制,方能生化无穷;病理上太过与不及,均可为害。五脏相互补充,才能祛疾延年。施膳原则,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木克土,肝有病易伤及脾胃,凡见肝病患者,常宜治肝兼以补脾健胃的药膳,以防传变,旨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第二节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一、四性(四气)二、五味三、升降浮沉四、归经五、毒性一、四性(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有的药物或食物,具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能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能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寒凉和温热性:从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过反复验证后归纳起来的,是与人体或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药物或食物在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为平性。平性药物或食物性质平和、不仅养生多用,而且在药膳上广泛应用或配伍使用,仍归属于四性。二、五味五味: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不同味——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也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是观察药物或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后归纳出来的。辛味药物或食物——发散、行气、行血、健胃,多用于表证,如生姜;甘味药物或食物——滋养、补脾、缓急、润燥,多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如粳米、鸡肉;用于拘急腹痛,如饴糖、甘草等。酸味药物或食物——收敛、固涩、止泻,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等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苦味药物或食物——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如苦瓜用于壅塞气逆的病证,黄芩用于湿热的病证。咸味药物或食物——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淡味和涩味,淡味药物或食物——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在药膳的应用中,以甘昧药物或食物最多。三、升降浮沉1.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降浮沉,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平衡就构成了机体生理过程,反之会导致机体病理变化。当升不升——泻痢、脱肛与下陷的病证;当降不降——呕吐、喘咳之证;当沉不沉——多汗等内外的病证;当浮不浮——肌闭无汗等向内的病证。2.能够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证的药物或食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有利于祛邪外出。3.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的作用与其本身的性和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升浮药物或食物——性属温热,味属辛甘;沉降药物或食物——性属寒凉,味属涩或酸苦。李时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4.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是相对的两种作用:升:上升或升提,上升多用于病邪在上的病证,如涌吐以祛邪外出;升提多用于病势下陷的病证,如补气升阳以止泻止痢,补气升提以治内脏下垂等。降:下降或降逆,多用于病势向上逆的病证,如降逆以止呕。浮:外浮或发散,多用于外闭在表的病证,如发汗以解表。沉:指收敛或泻痢,收敛多用外脱的病证,如补气固表以止虚汗;泻痢多用于内积不泄的病证,如泻痢以去里邪。5.升降浮沉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食物都具有的。多数药物或食物具有双向作用,如生姜既能发汗以解表,又能降逆以止呕。6.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和烹调有关,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炙则下行等。药物或食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在配膳时应加以注意和利用。四、归经1.归经:药物或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药物或食物归经理论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脏腑经络的反应而总结出来的。如梨能止咳,故归肺经;山药能止泻,归脾经。药物或食物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药物或食物对人体的效用所在。2.药物或食物的归经与其五味理论有关。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如生姜、芫荽等辛味食物治疗肺气不宣的咳喘,苦瓜、绿茶等苦味食物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证。五、毒性一般来说,药膳究竟是膳食,所选原料应尽量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以避免用膳者的畏怯心理,增强其对药膳的良好印象,通过较长时间的服食而达到调理的目的。第三节中医药膳学的配伍理论一、药膳配伍原则1.药膳配伍,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及药膳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两种以上的药膳物料配合应用,相互协同。2.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配方。—般按主(君)、辅(臣)、佐、使的要求进行配伍。主药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解决主要矛盾;辅药是配合主药加强疗效起协同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主证或缓解、消除主药的烈性、毒性的药物;使药为引经调味、赋形之用的药物。“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3.药膳配伍虽有定法,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阴阳偏胜,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方土习惯的不同,可以灵活加减运用。药味加减改变功用和适应范围;药物配伍变化,影响主要作用;药量加减上变化、配比互换、主辅药的位置改变,可使方剂的性能受到影响,其所主治的证候亦有不同。二、药膳配伍的具体方法单行:单一物料的独立使用。如独参汤。相须:相似功能物料的联合使用,以互相增强作用。相使:两种以上的物料同用,以一种物料为主,其余的为辅。相畏(相杀):两种物科配伍使用时,一种物料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物料的副作用。如食用螃蟹常配用生姜,以生姜减轻螃蟹的寒性,并解蟹毒。相恶:两种物料配伍使用时,一种物科能降低另一种物料的作用,甚者相互抵消。如人参恶萝卜,因萝卜耗气,能降低人参补气的作用。相反:指两种物料相配伍时,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在配膳时应加以利用的,相恶、相反应配伍禁忌。但有时,在一种膳食中,也有运用相恶原理以调节功效的,如食用鹿肉温补气血,为避免其性过热,常配以滋阴润燥之品。三、药膳配伍禁忌配伍禁忌是指两种药物或食物在配伍使用时,可
本文标题: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1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