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姓名:冯羽生TEL:13766333182EMAL:ssyyff005@sina.comQQ:12184741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土建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熟悉国家现行的法规及标准,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涵义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预防、分析、处理等办法,切实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各个环节抓好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第一节、质量管理概述第二节、ISO9000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第三节、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第四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第五节、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六节、质量成本分析第七节、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学一学: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查第一节、质量管理概述1、质量的概念:国家标准GB/T19000—2000、GB/T19001—2000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通俗的说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2、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狭义:仅指工程实体质量,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广义:除工程实体质量以外,还包括工程建设参与者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一、质量管理的概念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方针二、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公差制度(见公差制)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协会制定有关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41~1942年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此外,还有“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第二节、ISO9000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1、ISO9000系列标准的概念ISO9000系列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按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发挥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功效,同时也为顾客和第三方认可打好基础,提供认可。一、ISO9000系列标准概述2、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ISO9000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ISO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成员国有100多个国家。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专门从事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在英国标准BS5750,加拿大标准Z299和其他一些国防及核工业标准的基础上,ISO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委员会TC176(ISO/TC176)于1979年开始着手制定ISO9000族标准,并于1987年正式发布。ISO9000族标准在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性修订换版,目前普遍使用的标准就是ISO9000:1994版。3、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组成:ISO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指南ISO9000-1为选择和使用指南,该标准阐明了基本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及相互关系,为企业选择和使用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提供了指南。ISO9004-1是一个用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指南性标准,不拟用于合同、法规或认证。该标准阐述了一套质量体系基本要素,供企业根据各自所服务的市场、产品类别、生产过程、顾客及消费者的需要,选择使用。ISO9003:如果供方仅通过最终的检验和试验来保证符合规定的需要时,采用这一标准。ISO9002:该标准不仅包括了ISO9003的全部要素,而且还更深入地扩展了ISO9003条款的细节。ISO9002的目标是防止制造不可接受的产品(服务),防止不正确的安装。它还提供了反馈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ISO9001:就质量保证模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全面的标准。该标准除了各项要素的要求同ISO9002一致外,还增加了设计要素。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观点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简称TQC),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1、ISO9000与TQM的相同点首先两者的管理理论和统计理论基础一致。两者均认为产品质量形成于产品全过程,都要求质量体系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在实现方法上,两者都使用了PDCA质量环运行模式。其次,两者都要求对质量实施系统化的管理,都强调“一把手”对质量的管理。再次,两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要,都强调任何一个过程都是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三、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类标准的关系2、ISO9000与TQM的不同点首先,期间目标不一致。TQM质量计划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现状。其作业只限于一次,目标实现后,管理活动也就结束了,下一次计划管理活动,虽然是在上一次计划管理活动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绝不是重复与上次相同的作业。而ISO9000质量管理活动的目标是维持标准现状。其目标值为定值。其管理活动是重复相同的方法和作业,使实际工作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量尽量减少。其次,工作中心不同。TQM是以人为中心,ISO9000是以标准为中心。再次,两者执行标准及检查方式不同。实施TQM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结合其自身特点制定的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其检查方主要是企业内部人员,检查方法是考核和评价(方针目标讲评,QC小组成果发布等)。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供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准则。贯彻该标准强调的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对质量体系进行认证,并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第三节、建设项目质量控制1、PDCA循环原理PDCA循环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整个循环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即P阶段)。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即A阶段)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PDCA循环示意图2、三阶段控制原理事前控制预先进行严密的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事中控制自控和监控。两者不可偏废。关键是增强质量意识。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的认定和纠偏。理想的情况是一次成功。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进行纠正。3、三全控制原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是指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所有过程的控制。包括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组织、检验、评定、验收、回访。全员参与控制是指全体员工的参与。1、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a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b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c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d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二、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2、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有:a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b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c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d施工企业(分包商)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e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原理分有:a质量控制计划系统.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标和分解b质量控制网络系统。责任主体、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层次和界面c质量控制措施系统。主要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d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信息的收集、整理、文档管理。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不同构成,只是了解其功能的一种方式。实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密切的关系。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分层规划的原则第一层是业主或总承包,第二层是设计、施工、监理●总目标分解的原则各个主体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质量责任制的原则,谁实施谁负责。●系统有效性的原则。要落实到位。三、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序●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的负责人和职责●确定组织关系、报告和信息沟通●制订工作制度,例会、验收。●部署各个主体编制质量计划。●确定工作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发现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