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围绕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011宜昌市委编办课题调研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目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关键环节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事业单位改革是手段,最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由这些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服务,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市委编办围绕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行了大量有成效的探索,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一、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回归公共服务属性我市现有事业单位2969个,其中财政拨款2294个,自收自支675个。其中财政拨款53730人,自收自支14762人。市直事业单位378个,财政拨款237个,占61.6%;自收自支141个,占38.4%。自2003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和细致工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规范了事业单位的机构类别,加强了人员结构的管理,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按规范、发展、搞活的要求调优调强了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形成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的新型事业机制;按照管政策、管标准、管总量、管结构的要求,完善了机构编制总量控制、有增有减、动态调控的机制,强化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多年来,事业单位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121、围绕强化公共服务,科学界定职能,部分单位按市场化的要求,重新划类定位,分类改革。市委编办把围绕强化公共服务,作为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深入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编办、省编办对事业单位模拟分类的要求,将市直事业单位初步划分为行政支持类、公益服务类、生产经营类三大类。按照构建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公益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是一批生产经营型试点单位脱钩转制。在2003年、2004年批准市水利水电工程团、市三峡工业设计院等9个事业单位成功转企改制,取消事业编制400多名的基础上,2005、2006年又适时推进市中房集团宜昌公司、市建筑设计院等7个事业单位,参照“政府转让产权、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的要求,整体转制,一步到位,取消事业编制近300名。2007年又批准了音像发行站、机关服务部、汽车维修站进行了脱钩改制。截止2007年底,市直已有35个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实施转企改制,共取消事业编制1100多名。二是撤销注销了一批职责消亡的事业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能变化情况,适时撤销了职责已转移、变化、消亡的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心、市畜牧兽医科技培训中心等9个事业单位,注销了市轻工研究所、市三峡计生服务中心筹建处等4个空牌事业机构。截止2007年底,市直共撤销、注销各类事业机构29个,取消人员编制380余名。2、实行事业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撤并转的同时,坚持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从机构编制方面大力支持职责定位清楚、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责的事业机构履行职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1013平,支持和服务事业发展。调整和新设了城区国土管理、矿产执法、环境监测、贫困学生资助、流浪残疾救助等10多个事业机构。在坚持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支持市直中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市环境监测站等一次性补充专业技术人员186名。为保障老干部服务工作需要,在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老干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专项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离退休干部服务对象增减变化的实际,按照“横向调剂、总量不增,增减对应、综合平衡,以事调编、人随编走”原则进行横向调剂,调整人员编制16人次。3、着力于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一批事业单位,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一是稳步推进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严控人员编制、财政供养人员不增的前提下,本着重心下移、分级负责、管办分离的原则,将执法体系由按专业设置改为综合设置,由分散管理改为统一指挥、协同管理;分区域设立监察大队,理顺了市区两级和市直各事业单位分散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明确了职责任务,定编定岗定责到位,解决了多头执法、执法标准混乱的状况。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并重点解决了城区规划管理的分散问题,调整了猇亭区、开发区、夷陵区等规划管理体制,构建了规划委员会决策、市规划局审查管理、分局监督服务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实现了加强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的改革目标,提高了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二是调整了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增强服务功能。针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职能重复、环节过多、服务效率不高、监督不力等问题,合并了相近机构,理顺了登记、征缴、发放、监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办事环节。真正做到了职责分工明确,工作环节简单明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受到了征收对象和服务对象的好评。使我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更加合理、精简、高效,管理服务水平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三是整合行业内部和事业单1014位内部机构机构编制资源,理顺体制和内部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学校布局调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已经明确。将宜昌交通职业中专整体并入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将十四中(原宜昌职教中心)的职业教育功能并入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支持教育办学结构的调整,同时为中省在宜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做好服务,整体接受原葛洲坝集团办的所有学校,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责任,保障和促进了公平教育。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并入市科技馆。积极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演出团体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纳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协调推进其转企改制,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真正做到群众的文化。4、乡镇机构改革初见成效,公益服务新机制初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2006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操作,精心组织,稳妥推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宜都市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整合,撤销事业单位28个,转为企业33个,转为中介组织4个,将36个差额补贴事业单位转为定额补贴,核减事业编制355名。当阳市对医院等卫生服务单位,积极推行“养事不养人”,减少财政供养人员703人。远安县大力推进卫生、教育、广电、农技、交通、水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面向市场平稳分流1401人。全市共有485个乡镇事业机构转企改制,3296人退出事业编制序列。为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截止2007年底,有改革任务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继续保持了只减不增。“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公益服务新机制初步建立,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把为“三农”服务放到了首位,把农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到了首位。建立“以钱养事”1015新机制后,农村公益性服务由农民签单,政府买单,农民可以明明白白、实实在在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农民在公益性服务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不论是服务项目的确定上,还是服务主体的选择和服务质量的考核上,农民都有自己的话语权。现在农民普遍感到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服务质量更优,服务效率更高。枝江市安福寺镇灵芝山村书记徐廷忠说,“现在猪子阉割,电话一拨;防虫治病,带个甩信,农技服务人员就来了。农民成了干部,服务人员成了农民了。”基层群众对涉农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摸清了事业单位家底和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属性,介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既起着联系政府与群众的纽带作用,又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依托政府而设立,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是一个中间角色。从现行的事业单位角色作用来看,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政府行为的直接延伸和辅助,如畜牧兽医局、卫生监督局等。第二种是中间性的服务组织,直接为政府和部门内部服务,如政府采购中心、经济信息中心、教研中心等。第三种是与社会、市场近,面向社会、市场直接服务,如学校、医院、福利院等等。从目前事业单位运行状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成了部门的附属物,强化了为部门服务、经营创收,弱化或放弃了对社会的服务,事业单位的角色发生了变异,只有通过改革,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促进事业有效快速发展。二、进一步围绕构建公共服务体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市事业单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但是,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仍处在局部试点、单项推进的探索阶段,尚未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改革,事业单位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0161、角色定位不准,错位、越位现象严重。从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目标看,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关乎千家万户生存命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等方面。通过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是历史和国家赋予事业单位的角色。目前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状况较为突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一直被当作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许多行政职能延伸到事业单位,以事代政,事权混淆。一些本应属于事业单位的职权拿到机关,导致政事合一,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关系不顺。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财、物方面相互混用,事业单位变相成为机关扩编、人员安置的“避风港”、财务上的“小金库”,既加大了行政成本,同时也为种种不正之风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有些事业单位现行的服务和产品失去了原有的公益服务属性,而应作为企业组织参与市场竞争,但这类机构却依靠不同的地位和特殊条件参与经营活动,造成不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如市直部分宾馆、饭店、房地产公司、旅行社至今仍挂名为事业单位性质,并且还套用行政级别,“亦官亦商”,负面影响较大。事业单位所扮演的角色与国家举办事业单位的初衷,差距甚远。2、独立性不强,自身发展过分依赖性较大。从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实现途径看;现阶段国家对社会的服务是要靠相应的部门去实现,政府在加快实现“管理就是服务”的职能转变的同时,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否充足和公共服务是否优质,主要还是依靠数量庞大、人数众多,并具体承担社会公益性职责的事业单位来得到实现。市直现有具备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200多个,在编在职12000余人,这些单位是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的主体。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多数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现实活力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一些事1017业单位习惯于争级别、要待遇,依赖于行政审批和政策性收费,习惯依赖政府和财政,加大投入,而忽视了公益事业社会参与性。思维单一,惰性十足,没有放眼社会,立足市场,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能力不够。极大降低了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公益服务的能力。3、服务功能不强,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从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效益看,服务质量好不好,服务成本高不高,公众是否满意等等,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决定着人心向背,决定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决定着建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目标是否真正能够实现。但在现实的事业单位运行中,的确存在服务功能不强,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一是无业绩、无效益。部分科研单位长期以来无规划、无课题、无成果。市直33个科研事业单位有216人具备高级、中级职称,但在市政府近三年表彰的141项科技成果中,只有5个科研机构10项科研成果获奖,大部分科研单位没有科研成果,实际为“三无”(无项目、无成果、无效益)科研所。科研人员不是抽调机关工作,就是从事别的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主业荒弃。如自动化研究机构、推广中心机构、畜禽品改机构等。二是专业服务能力匮乏。部分事业单位行政后勤人员偏多,专业人员过少。部分监督检测单位缺乏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干事的人少,影响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本文标题:围绕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8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