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国际服务外包与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国际服务外包与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者:孟文静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参考文献(30条)1.参考文献2.HenrikBrandsStrategicChangesinPurchasing1994(02)3.QuinnJB.HilmerFFStrategicOutsourcing1994(40)4.WorldInvestmentReport2004:TheShiftTowardsServices20045.JamesBrianQuinn.FredericGHilmerStrategicOutsourcing1994(02)6.JonHughes.MarkRalf.BillMichaelsTransformYourSupplyChain:ReleasingValueinBusiness19987.UlliArnordNewdimensionofoutsourcing:acombinationoftransactioncosteconomicsandcorecompetenciesconcept20008.ATKearneyGlobalserviceslocationindex20059.JonathanReuvid.JohnHinks.吴东业务外包200410.查尔斯·盖伊.詹姆斯·艾辛格企业外包模式200311.安德鲁·卡卡巴德斯.娜达·卡卡巴德斯.史晓东.李小北灵捷外包200312.迈克尔·波特.陈小悦查看详情200513.丁洁论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及中国应对策略[学位论文]硕士200514.江小涓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条件正在形成[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3)15.李军当代世界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03(4)16.李志强.李子慧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对策200417.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18.刘莹论中国发展全球服务业外包的机遇和挑战[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1)19.钱德勒看不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199720.尚永胜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史占中企业战略联盟200122.王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统计2004(8)23.余莹战略外包的理论阐释200424.詹晓宁.邢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200525.甄炳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服务外包[期刊论文]-求是2005(9)26.周丽红资源外包研究200227.陈明一种策略性价值增长方式200628.钱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浪潮--商务流程外包200529.高潮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实践意义200530.马克·戈特弗雷逊.鲁迪·普里尔.斯蒂芬·菲利普斯.田利7-Eleven外包战略:从解困之术到核心能力2006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崔学海.CuiXueHai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提升东莞服务业竞争能力-特区经济2008,(10)本文阐述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监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学位论文景瑞琴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基于承接国视角的研究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通讯成本的急剧下降,使得许多原来不可贸易服务(Non-TradableServices)的跨国流动成为了可能。于是继制造业之后,服务业的跨国转移成为了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布局的大势所趋,而国际服务外包则是服务业跨国转移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其与信息技术的密切相关性与高度的国际化水平也十分有利于承接国的劳动者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因此,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可以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本文将基于承接国的视角展开研究,试图分析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在第一章开篇切入主题,论述研究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第二章对外包的理论基础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之后,将在第三章提出本文的观点——即人力资本是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本章通过人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以及人力资本与服务外包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的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四章建立数理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一个国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模型推演与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发展中国家,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能力也越强。第五章进一步利用数理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对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发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尤其是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者的收入。在第四章与第五章的理论分析之后,第六章以国际服务外包中发展最快的软件外包为例,对印度与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印度的总体经济竞争力差别不大,但中国在国际服务外包承接方面远远落后于印度。研究表明,与印度相比,中国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不具有人力资本比较优势。本文在结语部分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并指出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关键所在。3.期刊论文王子先.盛宝富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选择-决策咨询通讯2008,(2)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程,发展服务外包,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应抓住机遇,确立加快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扩大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4.期刊论文邵学言.谭建芬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商业2007,(29)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为那些寻求服务业发展的国家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运用反映一国产业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个重要指标分析我国的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结果显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结合当前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文末提出了发展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加快提升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5.期刊论文林康.LinKang江苏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比重超过60%,呈不断上升趋势,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为顺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国家商务部提出建设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南京市是全国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江苏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和条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并从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政府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6.学位论文王哲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研究2009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业出现了由生产成本高的地区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地区的现象,即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制造业对外转移之后,现在又将其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海外转移。在此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对于走向国际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能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由工业型向服务型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因此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道路是十分重要的。br 虽然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快速发展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一个整体调整的时期,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国际服务业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抓住这个调整时期,促进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细致分析,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并试图通过借鉴国际服务外包强国的发展经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道路。br7.期刊论文刘慧娟金融危机下苏南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探析-北方经贸2009,(12)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南服务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然而现实中苏南服务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尤其在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苏南服务业凸现出问题,对其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对苏南服务业中各行业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苏南的必然取向.8.期刊论文张大龙我国承矮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现状及对策建议-海南金融2008,(8)我国是正在兴起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能力和质量等方面,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全球服务外包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全面介绍了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特点.研究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前景及现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9.学位论文朱少松中国服务业承接FDI和国际外包的福利效应比较2009随着全球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服务业的跨国转移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经以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东道国的身份逐渐融入了这一进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方式逐渐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FDI占据主导地位,到新兴的国际服务外包盛行,两种转移模式并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行业结构上、技术密集度上及人力资本需求程度上的差异使他们对作为承接国的中国具有不同的福利提升效应,并且两者之间还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本文旨在通过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等手段对两种承接模式进行福利效应的比较,进而为中国制定福利最大化的承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br 本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服务业FDI和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及两者间区别出发,研究两者福利效应差距的原因;接着基于ArtiGrover的核心思想,建立数理模型对两种承接模式的福利效应进行比较,得到一组用以判断其优劣的临界条件:以此为基础,利用中国服务业数据将临界条件量化,辅以回归方程分析得到两种模式的福利效应在服务业总体层面和行业部门层面之间的不同比较结果,作为补充,推测并验证了服务业FDI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再分析这种作用对福利效应比较结果的影响,使得基于FATs的FDI成为了政策制定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另一个方面;最终以比较结果为根据,本文提出了使中国在承接服务业FDI和国际服务业外包两种模式中福利最大化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①服务业FDI和国际服务外包本质和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对承接国呈现出不同的福利效应;②对中国而言,服务业总体和传统服务业层面FDI具有更高的福利提升效应,而新兴服务业层面国际服务外包更能提升福利水平,行业分布差异使得政策制定也具有行业部门的区别;③基于FATs的FDI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有促进作用,在新兴服务部门促进对此类型FDI的引入更能提升中国的福利水平;第四,人力资本是限制外包发挥福利效应的瓶颈因素,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更有利于通过外包提升中国的福利水平。10.期刊论文刘重国际外包服务市场、机遇、挑战-商场现代化2005,(34)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服务外包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外包服务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服务业的新兴市场.本文研究了国际外包服务的市场形成与发展,分析了其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动因,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外包服务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c2d0bf3-a2ff-406b-8e48-9e2f01513def下载时间:20
本文标题:国际服务外包与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8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