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管理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领导干部公选应试策略:•一、把握命题规律和基本原则(一)公选命题或考试的基本原则•1、坚持“干什么,考什么”。2、考活而不考死,考实而不考虚。•(二)公选命题规律与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2、现实针对性强。•3、突出能力测试。•4、注重基本理论。•5、方式灵活多样。•笔试类常考题型多样:•1、题型分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申论文章;•2、从分值上看,分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月20—30分,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和申论70--80分;•3、笔试分类形式:第一、综合卷,第二、公共卷+专业卷;第三、公共卷+领导案例分析卷;第四、有的地方把公共卷分为综合类、经济类、党群类、高校类、企业类。•今年湖北、四川、辽宁笔试中均已抨弃了多选和判断题这两种题型,而加重了案例分析题的比重。•二、明确备考思路和应对策略(一)复习备考总体要求是:①“高处着眼与深度研究”相结合;②“宏观把握与微观吃透”相衔接;③“平时积累与考前冲刺”相呼应;④“基本原理与具体问题”相融合;⑤“系统思考与真题演练”相兼顾;⑥“书本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统筹;⑦“应试技巧与知识储备”相协调。•(二)考前冲刺应关注“八度”•1、考查的维度(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2、定位的难度。•3、补网的密度。•4、练手的量度。•5、用力的均度。•6、作答的速度(审题要慢、作答要快)•7、答案的准度(抓关键,突出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逻辑化、术语)•8、应对的态度。•三、掌握应试诀窍和答题技巧•(一)思考问题“四步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二)回答问题重“四度”“五性”。答题时应把握四度:一要有哲学的“高度”;二要有理论的“深度”;三要有结合实际的“紧密度”;四观点和遣词造句要有“亮度”。•突出五性:“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逻辑性、“创新性”。•例:现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你认为其原因何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1、(是什么)题目中所反映的这三种现象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的存在,反映了我们部分干部在工作作风、思想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错误的群众观、不正确的政绩观、浮躁的工作观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无一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为什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第一、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第二、党性修养严重不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三、干部考评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提拔任用干部时是上面说了算,群众的话语权十分有限。第四、干部监督、问责不到位也是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第五、干部作风漂浮。3、(怎么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工作观,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4、(怎么办)解决办法:第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第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要热衷于“密切联系领导”。第三、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时效,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第四、依法建立健全官员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第五、改革和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评体系,让作风漂浮、不负责任、形式主义的干部提拔重用没机会、工作没舞台,创造一个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1、辨析题(公选考试的辨析题,既要辨别分析到位,又要答出三至四个层次来)•例:“公务员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正确答法是:(1)该说法错误。•(2)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初期,依据的是1993年1月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所以,早期的公务员管理中,公务员的职务可以实行聘任制。•(3)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取消了公务员职务实行聘任制的规定。因此,这种说法虽然符合公务员制度早期的实际情况,但现在却是错误的。•“前人曾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那么,作为领导者,在领导工作实践中要注意提高非强制性影响力。”•答:(1)这一观点正确。•(2)题中引文的意思是:凭借武力或暴力让别人服从,并不是别人心里真正愿意服从,而是因为力不从心不得不服从;通过“德治”去感化别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地尊重与服从。这是我国古代正确的领导思想,是重视领导者非强制性影响力的反映。•(3)领导干部在领导实践中,既要坚持依法行政,又要重视以德治国,注意品行修养,培养良好人格,发挥领导者的非强制性影响力的作用。•2、材料论述题(“审题”和“组织答案”上下功夫)口诀一:锁定考点。捕捉题干信号,把握材料线索,比对理论框架,确认考点原理。口诀二:原理阐述。表述尽量准确。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背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以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口诀三:展开分析。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可根据题目的性质纵向层层递进,或横向分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写活,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分量。口诀四:简短结论。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答题形式化要求:①论点突出——“立片言以居要”,主旨句显目地写于段落开头,可以单独成行。②层次分明——适度多分自然段,牵引阅卷人视线切入点,变一目十行为一目一段。③轮廓清晰——前有考点原理,中有论证文字,后有基本结论。•提出对策的两种思路:•1、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只涉及到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如机关、企业、团体等),那我们通常从“观念、体制、管理、法制、服务等”几个方面考虑,提出相应措施。•2、如果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那我们通常采取从各方面着手去进行改善(如个人、团体、政府、相关机构)。•例:助学贷款的问题:•1、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引入你所要提出的措施。•“首先,改善助学贷款,学生是关键。其次,改善助学贷款,学校重任在肩。再次,改善助学贷款,政府责任如山。最后,改善助学贷款,银行也应该有所表示。”管理该部分内容包括:(1)管理基础理论12页(2)行政管理32页(3)公共政策12页(4)领导32页•新增加的考点: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行政问责制度政府绩效管理行政监督政府审计事业单位改革政府采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电子政务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政策分析方法决策协商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听证制度科学政绩观领导干部的作风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团队建设•第二十章管理基础理论•【学习要求】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基本的管理职能;系统地了解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脉络,熟知不同历史时期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能够准确运用管理思想和工具,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本章包含管理学知识点: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思考题】1、简述管理的性质与职能。P697p699•2、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p702•3、组织结构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p703•4、论述组织文化的建设。p705•5、冲突管理的策略途径有哪些?p708•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管理的内涵及一般特征2、管理的基本职能3、计划与决策4、组织结构5、组织文化6、冲突管理7、控制系统1、科学管理理论2、古典组织理论3、行为科学学派4、权变领导理论5、战略管理理论6、全面质量管理•一、单项选择•1.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有()。•A.工作成就•B.个人发展的可能性•C.监督•D.职务上的责任感•2.官僚制理论的提出人是()。•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CC•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C.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A.韦伯•B.泰罗•C.梅奥•D.法约尔AD•第二十一章行政管理•【学习要求】比较全面和准确地把握行政管理的本质,熟知行政管理的主要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深刻认识有关中国政府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自觉提升政府管理的能力,更有效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本章包含管理学知识点:行政管理的内涵、政府职能、行政组织、公务员管理、行政法治、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行政改革与创新。•【思考题】1、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741•2、结合工作实际论述如何完善政府绩效管理。p751•3、简述我国社会组织的范畴与发展思路。p771•4、试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与策略。p764第二十一章行政管理1、行政管理的内涵2、政府职能3、行政组织4、公务员管理5、行政法治7、行政改革与创新6、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本质:公共性(目标、基础、途径、对象、保障)行政管理的功能(执行、弥补、促进、维护、推动)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政府的基本职能①行政组织的设置②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③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④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⑤编制管理①公务员制度②公务员队伍建设①依法行政②行政执法行政问责制度政府绩效管理行政监督政府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电子政务政府采购国外行改借鉴•第二十二章公共政策•【学习要点】正确认识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深入理解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提高综合运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把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般程序和原则,自觉正确地制定和有效执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执行、评价。•【思考题】•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p787•一、公共政策的定义: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法权主体意志的体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构成了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活动。•本质属性:1、价值相关性•2、合法性•3、权威性和强制性•4、功能多样性•5、过程性•公共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控制功能•3、分配功能•4、保障利益功能•二、公共政策分类:1、基本政策2、具体政策•三、政策分析方法:1、资料搜集的方法(访谈、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文献查阅、抽样调查)•2、资料分析的方法(综合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方法:1、前景描述法(脚本写作法)•对未来形式的预测•2、德尔菲法专家匿名通信•定量分析方法:1、收益—成本分析•2、成本—效果分析•第二节政策制定p793-p800•一、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指享有制定政策的法定权力,同时对政策后果直接承担责任的公共权力机关和享有职位权力的个人。行政、立法、司法以及这些机关中特定职务的个人。•二、政策制定的原则:1、系统原则•2、协调原则•3、可行原则•4、合法原则•5、民主参与原则•三、政策制定的程序:•1、政策
本文标题: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3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