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晋城市服务业发展大纲
晋城市服务业发展大纲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山西省服务业“十一五”时期发展大纲》和《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大纲。第一章晋城市服务业发展形势(一)“十五”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全市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服务业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9.28亿元,5年平均增长11.86%。旅游和房地产业发展尤为迅猛,成为“十五”时期晋城服务业发展的最大亮点。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0.22亿元,占全市GDP的6.4%。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10.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8.93%。全市星级酒店达到19家,其中四星级酒店4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十五”时期,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定单农业等新型服务业得到了初步推广;金融保险、科技服务、工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和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随着全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全市服务业人员素质和总体服务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升。服务业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十五”时期,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不仅吸纳了新增就业人口,而且承接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就业需求。2005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4.2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56%。区域和城乡结构有所改善。市域在服务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随着全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也出现了区域一体化的态势。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为农服务体系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热点。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深入,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进入晋城,对加快服务业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周边地市相比,晋城市服务业总体上比较滞后,发展不足仍是最突出的问题。服务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2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1.42%,比2000年的39.08%下降了7.7个百分点,而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2.73亿元,占GDP比重为64.16%,比2000年的52.19%增长了1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十五”以来,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强化了我市以重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服务业发展的比例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服务业内部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大而不强,新型化改造远没有结束。与沿海地区相比,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占服务业的份额仍然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差。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旅游、咨询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不够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定单农业等新型组织方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企业化组织程度、营销管理水平等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区域和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农资供应、产品销售水平不高,与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严重滞后。国有企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进程迟缓,企业办社会的情况仍然存在。垄断行业改革滞后,许多服务领域没有完全放开,缺乏竞争动力和发展活力。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仍然不宽松,外资和市外资金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较小,市内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的热情有待激发。(三)晋城市服务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将更快发展,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现代服务业跨国转移呈加快趋势,我国将成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家对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将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升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和我市“四大基地、八大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经济增长将为服务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促进服务业水平和结构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十一五”时期将给我市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二章“十一五”时期晋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内外服务业大调整大转移的机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以构建和谐晋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通过拓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丰富消费性服务业,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的能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对公共服务业发展,政府要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对经营性服务业,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要公平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根据构建和谐晋城的客观要求,分别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指导目录,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提高比重、优化结构。推进服务业以快于GDP的速度发展,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使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规范有序、监管有效。规范服务价格和收费,加快建立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查处乱收费和变相抬高服务价格的行为。严格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晋城市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速度和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发展速度达到13%左右,快于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约0.8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35%以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到35%左右。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比重大幅提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第三章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第一节拓展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服务贸易、会展、中介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细化专业分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一)交通运输业按照统筹规划、尽力而为、远近结合、适度超前、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基础设施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转变,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体制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输在产成品中的费用开支,优化黑白比、客货比结构,初步形成运输方式多样、点线面衔接、集疏运配套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方面,重点建设太焦至侯月铁路连接线项目,同时完善与国铁和地方铁路相配套的铁路专用线和大型煤炭集运站建设。公路方面,建成晋城至济源高速公路,建设阳城至翼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高平至新乡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到2010年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全部通水泥(油)路。完善客货运输站场体系。坚持客货兼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站场体系,努力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建成以晋城市汽车客运东站为中心,6县(市、区)为区域中心,乡镇为网点,覆盖全市、级别不等、功能多样的客货运站场枢纽体系。实现市有一级汽车站;县城及重要旅游景区有二、三级汽车站;50%乡镇有四、五级汽车站;行政村有候车棚或招呼牌。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以“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为方向,提升运输对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支撑能力。要提倡“以人为本、细致入微”,为全社会提供安全、便捷、放心的交通服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广GPS等先进导航技术,提高对事故的控制能力,完善重特大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组成公安、交通、卫生和保险公司联动的快速救援队伍,制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二)科技服务业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抓好科研基础建设、搞好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发、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的同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组织重大技术攻关。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要求,组织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争取在农副产品加工、煤炭转化、冶炼、铸造、新材料、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生态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对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要安排科技专项,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构建四大产业化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主要形式,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市场、专利代理等机构为龙头,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财政性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通过创业投资、创业基金、证券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资体系。通过改革科技人员分配办法和建立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建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加快科技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以独资、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促进大多数科研机构走企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广大科技人员进入产业竞争的前沿。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和民间资金,开发各类科技投资项目。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进步和创新事业。创建企业化运营的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市县两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三)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创新物流业态,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以现代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包装现货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把我市建设成山西东南部的物流重点城市。重点培育物流带。依托我市高速公路主骨架,合理规划物流业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高平—晋城—阳城公路两侧专业物流园区项目,区别地域、环境功能,突出不同特色,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分中心或配送中心。合理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要合理定位、有序推进。要依托产业优势与批发市场相结合,突出城市物流特点,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包括提供综合物流信息、资金结算、行政管理、工商税务等软件服务。构建跨区域的现代物流大网络,形成带动山西东南部生产物流及消费物流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各县(市、区)要规划建设相应的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加快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步伐,推动企业内部物流功能剥离,组建专业物流公司。鼓励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供应链管理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加快设施、设备、运输工具等物流资源的重组整合。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进入物流园区。促进大型运输企业由承运人向物流经营人转变,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依托晋城物流贸易广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推广条形码、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货物跟踪系统、配送需求计划(DRP)、自动分拣系统(AS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射频识别装置(RF)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四)现代金融业加快引入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起以资本市场为骨干体系,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配合,市内资金和市外、省外、国外资金相互衔接,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为补充,形成有力支持晋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健全金融体系,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以资本为纽带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做大做强晋城
本文标题:晋城市服务业发展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3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