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椿树推出“八大课堂”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牛街残疾志愿者服务社
椿树推出““““八大课堂””””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本报讯为提高辖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今年以来,椿树街道有关部门联手以培养道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重点,通过举办“八大课堂”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其中,传承民族文化、展现个人风采、争做奥运志愿者,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高。椿树街道推出的旨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八大课堂”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包括青少年奥运知识竞赛、迎奥运倒计时签名、“我的奥运梦”征文、奥运知识板报设计、学奥运手语、“我心中的奥运”摄影绘画展览等活动,为学生迎奥抒怀提供舞台。——公德教育课堂,包括“文明从我做起”作文比赛、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乘车、养犬绘画展览等活动,做到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革命传统教育课堂: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我与兵叔叔交流、参观京报馆、踏寻先烈足迹、观看革命题材影片等活动,使青少年充分体验好生活来之不易。——国防教育课堂,通过组织青少年走进军营参观慰问、与社区伤残军人互动访谈、与离休老红军座谈、开办国防知识讲堂、参观兵器博物馆、争创双拥模范区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国防知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课堂,通过开展自救互救的知识培训,普及救护知识、请营养医生为学生们讲解怎样安全渡过青春期及科学饮食习惯有益健康的知识,改善青少年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环保教育课堂,通过组织开展社区公共安全、绿色出行、节约能源,使用节能灯等知识讲座等活动,首先在社区青少年中普及科普常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然后再以点带面让学生影响家庭,从而改善社区居民的不良行为,养成科学生活习惯。——乡土民俗艺术课堂,通过组织开展“捏福娃盼奥运”、手工技能知识讲座及请民俗艺术专家走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我国手工艺毛猴、面人、风筝、窗花等传统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及制作工艺,提升青少年热爱生活与传承保护好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梨园文化课堂,通过连续举办了五届的“椿树杯”北京市社区京剧票友大赛,举办梨园知识讲座、“走进梨园”品味京剧文化艺术观摩课、开设“椿树杯”少儿京剧专场表演、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京剧知识,体验宣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唤起青少年保护、弘扬京剧国粹艺术的意识与热情。(郝春艳)牛街残疾志愿者服务社会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本报讯近日,牛街街道团工委在街道设立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组织地区残疾志愿者佩戴着“微笑贴”,走上街头开展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奥运理念和志愿者精神,由此拉开了“牛街街道庆祝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的序幕。在活动中,牛街残疾志愿者们与“申同”健身俱乐部的青年志愿者一起向过往群众发放倡议书,介绍志愿的招募条件与内容,发放志愿者快报及宣传资料,号召青少年和各族群众积极加入到城市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为奥运会做贡献。残疾志愿者小红(化名)一边给过往路人贴上微笑贴一边动情地说:“能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激动,我要告诉我的朋友,让他们都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奥运做贡献。”(仉成艳)新闻聚焦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一)首家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机构成立本报讯近日,由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中国志愿服务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这是首家全国性统计、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组织志愿服务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专门机构。据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在成立仪式上介绍,中心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全国志愿服务的信息统计,权威发布和科学分析,促进志愿者工作的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志愿服务的制度化等目标奠定基础。同时,为规划、指导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促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持。(二)老年人有了远程教育平台本报讯老年人有了自己的远程教育平台——东方银龄远程教育中心,近日正式面向全国开通授课。通过语音视频直播,老年人可以远程学习书法绘画、医疗保健等20余门课程。东方银龄远程教育中心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办。该平台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开展远程语音视频直播,提供互动教学服务。同时依托北京高端教育资源量优势,特邀了一大批专业造诣精深,谙熟老年人需求特点的客座教授,开设了适合中老年人学习研修的书法绘画、文艺体育、老年心理、医疗保健等20余门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为每个有学习愿望的中老年人提供科学知识和实用信息。(三)北京义务教育教科书有望免费本报讯继这个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杂费全免之后,又传来关于教育费用将减少的利好消息。市教委近日公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草案)中提出,将逐步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具体办法将由市政府制定。此外,“办法”(草案)规定,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随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区、县长期居住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及儿童、少年的相应身份证明、居住证明等证明材料,到居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就读。居住地附近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报请当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四)“以房养老”十月推出本报讯通过保险机构以“按月付款”方式购买老年人身后的房屋产权,帮助老人实现“以房养老”,这一流行于欧美的模式从10月起在我国首次推出。“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这种模式专门针对有产权房的老年人。老人可以将自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专门运营这项业务的机构,按月从该机构领取现金养老。老人身故后,由该机构收回房屋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这相当于专业机构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收买投保人的房屋产权,类似于将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反过来做”,只是介入者不是银行而是保险公司而已。投保人既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又能将房产提前变现用于养老。(五)中华女性学礼仪活动启动本报讯9月26日,中华女性学礼仪启动仪式暨《现代女性礼仪》首发式在海淀区举行。据悉,为配合中华女性学礼仪活动的开展,全国妇联推出的《现代女性礼仪》一书,是现代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学礼、知礼、守礼、讲礼的指南,也是现代女性修身养性的良师益友。中华女性学礼仪活动将在一年的时间内,以《现代女性礼仪》阅读活动为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中华女性学礼仪知识竞赛、百万女性文明礼仪修养自测、中华女性学礼仪网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图说新闻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图片一)9月29日,春风社区召开“迎国庆促和谐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会上,刚刚从外地演出归来的北京杂技团的演员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牛春风)(图片二)近日,陶然亭街道在陶然亭公园北门开展了推广主题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活动中共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画、宣传材料千余份。(王毅)(图片三)9月30日晚,宣武培智中心学校20名智力残疾学生参加了在金台宾馆举办的“北京市欢送美国特奥代表团联欢晚会”。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奥运你我同行》赠予美国特奥代表团,表达了对2007年上海特奥会和美国特奥代表团的美好祝福。(宋迪)(图片四)9月23日,宣师二附小四年级联合中队来到位于大兴区庞各庄梨花庄园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了解相关的航天知识,参观“神五”等各种航天模型,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火箭发射实验。(张立红)““““寻根思源、重回故里”——”——”——”——陶然亭举办《北京的胡同文化》专题讲座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今天,当我们偶尔听到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时,是否还能回忆起儿时大杂院生活的美好片段?随着一个个消失了的胡同名字的不断重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近日,陶然亭街道文明市民学校举办了北京宣武“2007周末大讲堂”活动,邀请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建斌老师,为辖区居民进行《北京的胡同文化》专题讲座。刘老师曾系统地向居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胡同对北京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从城市格局的形成讲到宣南文化的发展,从胡同里的名人轶事谈到老北京的民俗与小吃。刘建斌老师说,胡同是京味文化的代表,没有胡同也就没有了京味文化。在毫不起眼的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完成了中国民族的三次大融合,兼容并收了世界各地的西洋文化和建筑文化。讲座结束后,不少居民感慨地说:“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才知道陶然亭地区的民俗文化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我们共同居住的地方有那么多的故事。”居民们对“周末社区大讲堂”这种市民教育的形式赞不绝口。生动有趣、参与互动的形式,加深了居民对民族传统和京味文化的了解。如今的北京是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对比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和谐的四合院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郁深厚的民俗文化,也许它们并不华丽,但我们能从中品味出浓浓的京味儿。(史齐宇)大街东社区举办中秋联欢会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本报讯9月23日晚,广内街道大街东社区居民云集在思源胡同11号院,参加社区举办的“迎奥运庆中秋创和谐”联欢晚会。社区居民争相登台,展示风采。把节日的欢乐送到居民身边,使那些子女不在身边、出行不便、体弱多病的老年人,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社区的温暖。80多岁的黄埔军校学员张子忠老先生搀扶着老伴,与儿女一起登台为居民们演唱了一首“抗日战歌”;社区合唱队为晚会献上了他们参加北京市“和谐之声”老年合唱节比赛的曲目,精彩的表演迎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动听的乐曲声中,社区形体队的姐妹们扭起了欢快的秧歌,为晚会增添了色彩。社区的老师自编自演的“三句半”,真实生动的反映了新一届楼委会这一年来的工作,清脆的锣鼓伴随着幽默动人的词句,歌颂着社区楼院的好人好事,赞扬了社区文明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晚会在社区居委会干部们用手语表演的一首“感恩的心”歌曲中落下帷幕。(宋秀兰)吴秉寅:舞墨交友薪火传香作者:发布日期:2007年10月吴秉寅太忙了,辞去15中学分校校长职务后,他又当上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任,70多岁的老人,面对28个省市1000多所会员学校,经常坐飞机、乘火车、搭汽车山南海北的跑,一年也闲不了几天。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吴老这个“国家大员”在老伴没留神时竟又跑到社区居委会主任那里要求办书法班。这时,琉璃厂西区居委会办的美术班刚刚“黄”了,满脸愁容的何慧芬主任一听吴老要求办书法班大喜过望,但她不无担心地问能行吗,吴老斩钉截铁地表示:“您放心,就是剩下一个学员我也教!”招生通知贴出去了,吴老要办美术班的消息不胫而走,连外区居民都赶来参加。吴老书法底子不浅,是清末秀才打手板教出来的,手艺一直没丢,直到初中还给中学教学主任用毛笔抄写教学计划呢。时下总有人想买他的字,可他就是不卖。他办书法班给学员和自己约法三章:保出勤、有作业、天天练。吴老说到做到,每周上课,他必先来。每逢公出,他必亲自用家里电话通知到每一个学员改时间,做到从不给居委会添麻烦。为了讲好一节课,吴老都需要准备一两天。吴老的教案很细致,分楷、隶、行、草四部分,每部分讲半年。前三部分已讲完,现在已经开始讲草书。居委会的何慧芬主任做了认真的统计后说,吴老仅楷书教案就写了58页之多。为了讲好理论课,吴老不但自费购买了大学书法楷、隶、行、草书四部专业教程、还亲自到邮局预订了《中国书法》、《上海书法》两本杂志。就在昨天,吴老还跑到中国书店拎回了130多元钱的草书参考书。学员学有所获,都愿意展示风采,吴老就与居委会一起办学员作业展、作品展,他还抓住重要节假日办七一廉政笔会、和谐迎春笔会等。在活动中,学员们写对联、送福字、抒豪情,快乐无比。吴老每逢活动都主动邀请张友梓、王义彬、魏威等书法家莅临助兴,使学员大开眼界。为激励学员学习书法,吴老还为获奖学员颁奖,无私的把自己的大作裱好后送给学员。据学员讲,每一个学员手里现在至少都有两三张吴老的墨宝。今年初,吴老从内蒙赶回北京给学员上课时着了凉,发烧近40度,到医院一检查是严重肺炎,伴发锁骨下动脉狭窄,医院连续输液10余天才抢救过来。看到
本文标题:椿树推出“八大课堂”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牛街残疾志愿者服务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6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