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04 砌砖工程创优措施
21砌砖工程创优措施1目的为确保砌砖工程构件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及构件强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构件满足设计承载能力,必须对砌砖工程进行过程控制,使各种质量缺陷及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便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好的贯彻和实施质量/环境认证体系,特制定本措施。2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砌砖工程的全过程控制。3相关文件和术语GB50221—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DJ69—87电力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篇)GBJ3—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203—2002砖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DL500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Q/NEPC.ZB.001.2001东电一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第一版)东电一公司优质工程考核评选办法4职责4.1项目经理部负责为砌砖工程施工配备充足的资源。4.2建筑工程处负责制定砌砖质量保证措施和相关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实施。4.3质保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验收及质量监督。4.4工程部负责组织制定合理工期,并对施工进度监督实施。4.5实验室负责所用材料的复试工作。4.6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掌握良好的施工技能,并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5程序225.1质量目标5.1.1使砌砖构件的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和构件强度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消除各种质量缺陷和通病,更好的服务于业主,对砌砖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5.2施工中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的要求5.2.1对人员的要求5.2.1.1施工人员要有建制、有组织。划小划细责任区,责任到人,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施工人员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5.2.1.2技工应占所有施工人员的75%以上,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5.2.1.3施工前针对各单位工程的特点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技工理解设计的形式,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5.2.1.4施工人员应身体检查合格,适应现场作业。5.2.2对机械的要求5.2.2.1有足够的砂浆搅拌、运输机械。5.2.2.2机械设备检修完好,并处于常备状态。5.2.2.3砂浆搅拌应有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准确的计量工具。5.2.3对原材料的要求5.2.3.1水泥、砂子、砖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对其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进场后有防潮、防雨的措施,并保证水泥在有效期内使用。5.2.3.2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5的,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5.2.3.3添加剂(微沫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应进行试配。5.2.3.4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5.2.4对施工环境的要求5.2.4.1砌砖应尽量避开冬季施工,若必须冬季施工时,应编制特殊的施工方案,对砂浆采取添加外加剂增强其抗冻性,对砌筑好的采取保温措施。5.2.4.2施工环境应清洁、工整,材料、工具的堆放有足够的场地。5.2.4.3施工现场水电源充足,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5.2.4.4雨季施工时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防止回填前地基、水泥受浸泡及泥水污染砖、砂。5.2.4.5施工时,应有足够的工作面,高空作业应有安全可靠的脚手架及上下通道。235.3关键项目、隐蔽工程停工待检点的确定:5.3.1基础砌筑后和防潮层。5.3.2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5.3.3砌体中的预埋拉结筋、网片以及预埋件。5.3.4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芯柱、构造柱、圈梁和配筋带。5.4施工中质量重点的保证措施5.4.1外形尺寸:5.4.1.1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测量仪器、仪表需经过校验,并进行误差修正。5.4.1.2从两端龙门板轴线处拉上麻线,引出墙身轴线,而后向两边放出大放脚的边线,基础放脚方可砌筑。5.4.1.3墙身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5.4.1.4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厚度、灰浆厚度、门窗等构件位置。皮数杆要用水准仪抄平,使皮数杆的楼地面标高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5.4.1.5砌筑时,通过皮数杆及半米线复查墙体基面标高。标高偏差较大,在以后砌筑中用灰缝厚度逐步调整,防止出现“螺丝”墙。5.4.1.6墙宽在370mm及以上时,砌体宜采用双面挂线砌筑。5.4.2外观质量:5.4.2.1砌筑前摆砖,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在各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统一,并使上下一致。5.4.2.2施工人员要选砖,应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面露于墙身外侧。5.4.2.3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槎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5.4.2.4砌体的水平及竖向灰缝厚度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应推广“三一砌筑法”。5.4.2.5砌体接槎处,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5.4.2.6严禁用干砖砌筑,砌筑前1~2d应将砖浇湿,使砌筑粘土砖的含水率达到10~15%。5.4.2.7砌筑时随时刮缝,每班完毕后及时清理墙面。5.4.3质量通病的防治:5.4.3.1砂浆强度不稳定、合易性差24a)结合现场的材质情况确定配合比。为满足砂浆的合易性要求而掺加多量塑化材料后,应适当提高水泥用量。b)不得随意采用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等掺量的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合易性,塑化剂掺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c)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子拌制砂浆。d)拌制砂浆应加强计划性,每日拌制量应根据砌筑部位决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制的砂浆。e)低标号的砂浆可掺水泥用量的5~10%的粉煤灰,以改善砂浆的合易性。5.4.3.2防潮层失效a)防潮层的失效不是当时或短期内能发现的质量问题,施工质量容易被忽视。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b)施工前,清理基面泥土、砂浆等杂物,将被动的砖重新砌筑,充分浇水湿润,表面略见风干,即可进行防潮层的施工。c)两边贴尺抹防潮层,保证2cm厚。不允许用防潮层的厚度来调整基础标高的偏差。d)防潮层砂浆抹完后,待开始起干时,即可进行抹压(2~3遍)。防潮层施工尽量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置,则应留在门口位置。e)防潮层砂浆抹完后,第二天即可浇水养护。使其保持潮湿状态,至少养护3d,才能在上面砌筑墙体。f)施工时也可采用6cm厚C15~C20混凝土圈梁或M10水泥砂浆砌二砖三缝方法作为基础防潮层。砌体标高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应及时调整。5.4.3.3裂缝的防治a)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b)根据建筑物设计合理布置沉降缝,沉降缝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现浇圈梁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c)按规定留置伸缩缝,同时,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d)墙体大梁底部必须加设梁垫,同时保证梁垫面积、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墙体砖及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要求,大梁下应尽量避免留脚手眼。5.4.4砌砖工程的冬季施工措施255.4.4.1砂中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结冻块,拌合砂浆用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遭冻结石灰膏需融化后方可使用。气温高于0℃条件下砌筑时,应适当浇水湿润。在气温低于0℃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5.4.4.2基土有冻胀性时,必须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和回填前,应防止地基遭冻结。5.4.4.3当采用氯盐砂浆法砌筑时,砂浆的温度不应低于+5℃,当气温低于-15℃时,砌筑砂浆强度提高一级。5.4.4.4按规定控制氯盐的掺加量,掺氯盐的砂浆中同时掺加微沫剂,应使氯盐和微沫剂在搅拌中先后加入。5.4.4.5尽量在施工中不采用冻解法。若采用冻解法,砂浆的温度不能低于10℃,并根据气温及时调整砂浆等级。5.5安全文明施工要求:5.5.1在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5.5.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防止塌方。堆放材料应离坑边1米以上。当深基坑装设挡板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时不得碰撞支撑,也不得踩踏砌体和支撑上下。5.5.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1.2米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外脚手架应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脚手架上堆放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二人。5.5.3.1不准用不稳定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上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再叠加一层。不准站在墙顶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工作。5.5.3.2冬期施工时,脚手板上如有冰雪、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操作。5.5.3.3如遇雨天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倒塌。5.5.3.4砖应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施工作业区域的落地灰及碎砖及时清理。5.5.3.5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施工中不得超载,并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6作业程序流程a)图纸、资料检查及准备b)材料采购,规格和数量检查26c)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d)施工前准备e)施工过程f)施工过程检查g)资料整理5.7施工步骤a)定位放线b)土方开挖c)基底垫层d)施工放线e)砖砌筑5.8产品标识5.8.1不同标号,不同生产日期,不同品种的水泥分开堆放,并且堆前有明显的标识。5.8.2不同级配的骨料应该分类堆放。6记录6.1砖砌筑时,质检员全过程跟踪检查。6.2根据《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及验收,并填写记录。
本文标题:04 砌砖工程创优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