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聚大师 聚服务 聚产业
聚大师聚服务聚产业——苏州中国工艺文化城的探索《光明日报》(2011年10月07日04版)在5.2×3.3毫米的珍珠上创作微雕作品《登鹳鹤楼》。工艺师精雕细琢制作产品。资料照片制作精美的景泰蓝花灯。▲方寸小价值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世琪微雕作品寿山石红芙蓉飞鳌,印高7.16厘米,在下方微雕沈石田的《安居歌》。大师技艺高超,刻一个字值5000元,印章共200多字,仅工艺价值就超过一百万元。常量摄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各地兴办了许多文化产业园区,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文化地产或文化圈地的“地产概念炒作”,文化、文化人才的“内容空心化”,文化产业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知识化的内容生产或创意经济基础薄弱,智力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力创新基础薄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苏州中国工艺文化城的调研,对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诸多启示。“荒田荒地,不荒手艺”,紫砂壶、木雕、陶瓷、玉器、首饰、硬木家具等有着千百年传统的中国工艺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擦亮历史的尘封,形成新的经济亮点:独家独户的手工作坊,要对接现代文化市场;村野乡下的民间工艺,要融入当今文化创意;精雕细作的民俗作品,要成为有艺术价值的收藏品……一件件饱含中国能工巧匠心血和智慧的工艺美术作品,凝结的是传统的文化价值和全新的市场价值,可谓“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聚大师古树发新芽白墙灰瓦、小桥人家,这里有云集全国工艺美术的“大师坊”、有珍藏工艺美术品的“中国工美集团珍宝馆”、还有集中展示交易工艺美术品的“中国工艺第一街”——中国工艺文化城在苏州光福镇拔地而起,虽只有两年多时间的酝酿规划和建设,但却倚重苏州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活力,迅速成为苏州工艺美术产业的“排头兵”。作为苏州市五个“十二五文化产业重点支持项目”中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唯一一个由民营资本投资的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城的高起点、高规格、大规模建设引起了业界的注意,总规划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秉承“与工艺相伴,与大师为邻”,目前已有30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500家企业入驻。“不仅是荒地中建起了城,而且招来了商,未来这里将打造工艺美术产业最大的集散地,有最完善的工艺美术产业链,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最大的孵化地,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呈辉工艺文化城董事长陈辉信心满怀地勾勒着中国工艺文化城的未来。陈辉的信心是有根据的,苏州自古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高地,精致细腻的“苏做”工艺与“京做”和“广做”相媲美,尽管历经风雨兴衰,现在苏州以工作室和个体作坊为主的工艺美术企业仍达6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年经济总量超过50亿元。仅中国工艺文化城所在的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就有从事刺绣、玉雕、核雕、木雕、佛雕、红木等手工艺人17000多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产业支撑。一针一线绣出栩栩如生的《韩熙载夜宴图》,连人物的胡须、衣服上的图案、印章的深浅都和原画如出一辙,刺绣大师薛金娣说,传统的苏绣是日用品,而现在的苏绣是艺术品,这幅全长4米多的绣品,凝结了她4年的心血和20多年的工艺水平,价格也自然很高,有人出价百万元,她都舍不得卖。她希望借助中国工艺文化城这样的大平台,让她的绣品更有价值。除了苏绣,传统的工艺都成为“香饽饽”,年逾七旬的玉雕大师孙林泉的作品件件是精品,供不应求,还在创作时就被预定一空,一件作品至少30万元。他说,光福镇的玉雕工艺师达6000多人,光福玉雕行业的工艺家们准备集体入驻中国工艺文化城,要集聚起来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应对玉材料的紧缺,还要共同切磋,把苏州玉雕的品牌响亮地打出去。聚服务树下好乘凉“中国工艺文化城不做房东,而要通过增值服务,打造一个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升级—改造—传播的新平台。”陈辉坦言这样的文化项目有别于一般的房地产项目,建设培育周期长、回笼资金慢,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认准这是件有意义的事,就要坚持做下去。”他建议将工艺文化城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更大限度发挥传统工艺文化产业的价值。中国民间工艺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美术产业这个有过灿烂历史的产业,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暗淡下去。中国艺文化城就要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让传统文化提升价值。工艺美术品最怕“假货”,陈辉介绍,在中国工艺文化城“这棵树下”将通过先行赔付、建立“中国工艺品质量检测鉴定中心”等服务力求“保真”,消除消费者的担忧,搭建起第三方的信用平台,净化工艺美术品市场,促进工艺品消费。由于国家体制原因,长期以来,工艺美术一直划归手工业和轻工系统,被纳入工业产业范围。但这改变不了工艺美术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本质。中国工艺(集团)公司董事长周郑生说,工艺美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获得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有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支持。尤其还要发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作用,承担起政府、企业、大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用材、用料、用工的方式在近百年几乎没有突破,应该在技术性有所创新。”入驻中国工艺文化城的蜡染大师徐凌志说,她在传统的蜡染中,采用德国最先进的蜡锅,制作起来没有烟味,还能保持恒温,工作环境比原来的传统工艺大大改善了,而且更有便于艺术创作。“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要有技术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技术表现能力的研究与开发,使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紧随时代市场,有延续、出新、发展的能力。”聚产业根深树繁茂像苏州一样,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长沙刺绣、南京云锦、东阳木雕、福州漆器、北京景泰蓝……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遍及各省区市,每件工艺美术产品都有着自己的区域特征、历史脉络和人文内涵。工艺美术生产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的特点,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安置和关联带动就业人口突破6000万人。就连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也可以在工艺美术产业上有所作为,青海省突破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另辟蹊径,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推进唐卡、昆仑玉、藏毯、民族刺绣、石雕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产值从2003年的2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4亿元,七年增长7倍,从业人员增长到近4万人,为西部地区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艺文化城十分看好工艺美术产业,将聚合产业、做大做强。”陈辉如是说。工艺美术产业每年出口超过200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艺美术产业从国际市场为重心正转向国内市场为重心,据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对工艺美术品的需求更为强劲,紫砂壶、木雕、艺术陶瓷、玉器、首饰、硬木家具等产品,国内需求量已超过外销,不少早先出口的工艺美术产品现在通过拍卖等方式已开始回流至国内市场。目前,钢铁、电解铝、汽车、水泥、纺织等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些投资也开始转向中高端工艺美术产品。因此,近年我国翡翠行情一路看涨,一年时间,中档翡翠价格上涨了30%至50%,高档翡翠翻了一番;紫砂壶、玉器等工艺品也被收藏家追捧,徐朝兴大师1件“仿宋青瓷五管瓶”以70万元的高价被收藏家拍得。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出现近2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文化消费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空前旺盛,但是休闲产品单调、没有地方特色、工艺粗糙、文化品位缺乏等问题,向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专家认为,为顺应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要进一步重视对工艺美术产业国内市场的开发,尤其是中高档生活用品与旅游文化商品的研发。比如来自台湾的现代琉璃艺术家杨惠珊成功地在大陆推出“琉璃工房”品牌及玻璃工艺品,获得市场声誉,显示了品牌创意和营销策略在工艺品推广中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本报记者张玉玲)
本文标题:聚大师 聚服务 聚产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1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