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资讯检索服务与协定(CNS-13416
1-2資訊檢索服務與協定(CNS-13416,Z39.50)草案研發單位:教育部、國家圖書館提供單位:國家圖書館使用單位:國家圖書館一、擬圖書資訊相關技術規範計畫:(一)簡介Z39.50是美國圖書館界為實踐「連結系統計畫」(LinkingSystemProject,簡稱為LSP)而訂定的標準之一,該計畫以OSI為基礎架構,發展一系列的協定,稱為「連結系統協定」(LinkingSystemProtocol,也簡稱為LSP),這些協定包括Recordtransfer,InformationRetrieval,Messagetransferandtest,其中的InformationRetrieval協定於1983年被考慮修訂為國家標準1,並於1988年出版為Z39.50第一版,亦稱為Z39.50-1988。第一版是由NISOStandardCommitteeD負責(此單位主要在發展圖書館界使用的應用層協定),第一版通過後這個單位也就解散了,另外成立Z39.50MaintenanceAgency,由國會圖書館負責,往後各版的修訂就是由此單位所提出,目前最新的正式版本是Z39.50-1995(version3),不過第四版的修訂也已進行多年了2。在Z39.50研訂為國家標準期間,ISOTC46也在討論兩個圖書館系統應用層的相關標準,後來分別發展了ISO10162,ISO10163以及ISO10160,ISO10161,前兩個是資訊查尋與檢索協定,相對於美國的Z39.50,後兩個是館際互借協定。3ISO的標準都是成對出版,如ISO10162、10163,前者在定義資訊查尋與檢索的功能與相關參數,後者為協定規範,主要在定義訊息傳遞的格式與程序。目前ISO已放棄10160,10161標準的維護,而完全採用Z39.50,所以也將其標準編號改為ISO23950。(二)名詞解釋由於Z39.50是架構在OSI模式之應用協定,因此在說明Z39.50之前,必須先對開放系統互連之相關術語及Z39.50的專用術語有一些基本概念。41.應用本體(Applicationentity)在OSI中各層之活動元件(activeelement)稱為本體(entity),本體可以是軟體本體(如程序)或硬體本體(如智慧型輸入/輸出晶片)。不同機器上同一層本體就叫同層本體(Peerentity)。第七層本體稱為應用本體(applicationentities),第六層本體即為展現本體(Presentationentities)。5應用本體由一個以上之應用服務元件(application-service-elements)組成,而ILLProtoco1、SRProtocol等就是所謂的應用服務元件。2.服務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ServiceUserandProvider)為了減低網路設計的複雜性,大多數的網路都以一連串的層(layer)或階(level),層層相疊而成,如OSI模式即分為七層。無論層數的多寡,所有的網路都有一個共通點,即各層之目的是在對更高階的各層提供某些服務,而讓更高階之層不必擔心低階各層是如何實現其所提供之服務。換言之,第N層的本體裝置了第N+l層所使用的服務。在此情況下,第N層就稱為服務提供者(serviceprovider),而第N+l層就叫做服務使用者(serviceuser)。所以,在Z39.50中所稱的serviceprovider指的是第六層,而非遠端系統,serviceuser指的是第七層本體,而非圖書館慣指的讀者。3.服務原式(serviceprimitives)服務一般是由一套可讓使用者或別的本體取用的原式(primitive)來制定,以作為服務使用者與提供者間互動的傳達,OSI模式中有四種服務原式:請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回應(response)、確認(confirm)。在Z39.50中大多數的服務屬於確認服務,即一個請求發出後,對方須給予回應,否則連結會被終止;只有一個服務是屬於非確認服務,即請求發出後,對方不必給予回應。在Z39.50協定中,大部份的服務皆屬於確認服務。4.連接導向服務(connection-orientedservice)Z39.50所制訂的是一種連接導向的服務方式。在OSI模式中,層可以對該層上面的各層提供兩種服務:連接導向服務與無直接連接導向服務。所謂連接導向服務可以電話系統為例,如欲和某人交談,需拿起話筒、撥號、交談,然後掛斷;同理,使用連接導向的網路服務時,服務使用者首先要建立連接,使用這個連接,然後結束此連接。無直接連接服務則可以郵政系統為典型,每個訊息(信件)都帶著完整的受訊者位址,每個訊息在系統內行走路徑和其它訊息毫無關係,正常情況下,應是先發先至,4-1但也可能先發訊息受到延誤,而使得後送的先抵達。以連接導向服務而言,這種情形是不可能發生的。65.應用協定資料單元(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s,簡稱APDU)我們可以想像各層本體間所交換的就是訊息,而應用層間交換之訊息即稱為應用協定資料單元。它們在應用本體間傳達不同的服務原式、及資料。這些APDU乃由應用使用者資料(applicationuserdata)及應用協定控制資訊(applicationprotocolcontrolinformation)所組成,並透過應用服務提供者(即第六層)來作交換。7一般而言,運輸層、會議層、展現層及應用層之協定資料單元分別稱為TPDU、SPDU、PPDU及APDU,而網路層間交換的訊息則稱為封包,不稱NPDU,資料鏈路層間交換的訊息則稱為框架,而實體層所傳輸的則稱為位元。6.主從模式(clientservermodel)Z39.50所定義的資訊系統是一主從模式之分散式架構。在此模式中,使用者(人或程式)與client端之軟體互動,client端機器再透過網路為其使用者向server端請求資訊,server端找到符合此請求條件之資訊後,即透過網路傳回client端,使用者並不直接與server互動,資訊檢索應用協定主要即在定義client與server間交換之資料及交換資料之規則,而非定義使用者如何與client互動。在Z39.50或ISOSR中,通常以來源端(origin)代表client端,以目的端(target)代表server端,因為有些client/server系統,二者角色不可互換,但Z39.50的client/server是可互換的,換言之,在此次的連結中,甲系統可能是一來源端,但在下一次的連結裡,它可能是一提供資料庫的目的端。7.服務群(Facility):Z39.50將服務(services)依功能分成幾個邏輯的服務群。一個服務群可能包含了一個以上的服務,如檢索(retrieval)服務群包含了展現(present)服務與分段(segment)服務;一個服務群可能只包含了一個服務,如查詢(search)服務群包含了查詢(search)服務;一個服務群也可能不包含任何服務,如解說(explain)服務群沒有定義任何服務,但使用了查詢與展現服務。(三)Z39.50之基本功能Z39.50之目的乃在定義客戶端(Client)與伺服端(Server)間資料庫查尋2與檢索之服務及語法,以便能以一套標準方式存取各種異質資源。由於此Client與Server之間的通訊協定是Z39.50,因此又簡稱這種Client/Server為Zclient及Zserver。所謂的Zclient與Zserver及使用者介面及資料庫的關係可以下圖表示之,在下圖中使用者以使用者介面所提供的功能打入查尋指令後,Zclient程式需將此需求語法轉為Z39.50的語法送出,Zserver收到Z39.50的語法後需要將之轉換為資料庫的查尋語法進行查尋。資料查到後,Zserver需將資料庫送出來的訊息轉為Z39.50的語法送出,Zclient收到後也要將之轉為使用者介面上可以讀取的資料語法。圖1-2.1Z39.50系統示意圖DatabaseDatabaseapplicationServer(target)Z39.50protocolClient(origion)UserapplicationUserinterface吾人可以想像在資訊查尋與檢索環境中,server端擁有某些資料庫,同一資料庫中之記錄應具有相同之檢索點,雖然並非每一筆紀錄都有完整的資料內容,但應可以用共通之格式將這些記錄傳給client端。不同的資料庫檢索,其資料結構、問句型式、資料內涵等都不相同。簡單的說,Z39.50之基本功能乃是:client端可送出一個查尋句,指定要查尋一個或多個資料庫,及一些相關參數以決定查到之紀錄是否需送回;而server則回應查到的紀錄數及部份或全部的紀錄內容。client可將查到的紀錄當成是一結果集(resultset),結果集是一有順序的集合,順序編排方式由server決定,結果集內之紀錄可依其位置被參照。除此之外,Z39.50還提供一些選擇性功能,例如:1.若client端不希望server送回完整之紀錄,它可指定一個元素集(elementset),指示應送回那些資料元素。例如client可以要求若查到之紀錄在5筆4-3以下,則送回完整(full)紀錄,超過5筆時,則送回簡短(brief)紀錄。2.client可指定希望以何種紀錄語法(preferredsyntax)送回紀錄,例如,可要求以USMARC格式送回。3.client可為結果集命名以供後來被參照使用。4.client可刪除結果集。5.server可發出存取控制(accesscontrol),以質詢或限制client之權限。6.server可送出狀況報告,對client端作資源控制(resourcecontro1),並待client對此現象有進一步之指示,再決定服務是否繼績。為達成上述功能,Z39.50定義資訊檢索服務系統應具有下列十一種基本服務群:8(四)Z39.50的基本服務群1.啟始服務群(InitializationFacility)啟始服務群包含了啟始服務(InitService),此服務允許來源端提出啟始參數值以建立連結,目的端對來源端提出之參數值可以不接受或提出其他參數值替代之,來源端必須接受,否則終止連結。Z連結的成功與否,主要的控制權在Z伺服端。Zclient與Zserver之間可以或不可以進行某項作業都是由Z伺服端決定。在取用控制與資源控制服務群中,還會做更詳細的權限控制,而由啟始服務所設定的參數主要如下:A.使用的Z39.50版本:如果採用最高的共通版本,則第三版客戶端與第二版的伺服端就可以連接。B.帳號與授權控制:通常是以密碼控制。C.功能選擇:以YES/NO字串回應是否同意使用該功能。查尋與檢索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所有的Zclient與Zserver都會支援的功能。其它的功能選擇還有:刪除、資源報告、瀏覽、排序、延伸服務、資源控制、取用控制等。D.是否使用分段功能:如果記錄太長,應如何將之分段以傳送回應訊息。E.並行作業:可否使用並行作業,以便同一時間內有多個作業同時進行,如可否在同一個伺服器上同時查尋不同的資料庫。2.查詢服務群(SearchFacility)查詢服務群包含了查詢服務(SearchService)。Z39.50協定可以用較4彈性的方式來建構複雜的查尋。查尋書目記錄的參數,定義於Bib-1屬性集中。這個屬性集可以用在傳統的OPAC書目查尋,也可以用在其他的資訊檢索系統。一個好的Z39.50系統不僅用同一介面跨圖書館系統查尋,也可以用來查尋其他類型的資料庫,如政府資訊系統(GILS)或電子博物館系統。A.參數設定以下說明傳送到Zserver的查尋敘述如何被包裝,以及主要的參數設定有那些:參數備註查詢形式查詢問句可以根據共通之形式傳送,本標準定義了五種查詢形式:1.形式-O(type-O):用在來源端及目的端於本標準所規定的形式外,另有其他的協議時;2.形式-l(type-
本文标题:资讯检索服务与协定(CNS-134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2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