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逐步放宽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逐步放宽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一、我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面临的新形势(一)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新特点新趋势1、国际形势自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各国纷纷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力求摆脱危机、恢复增长;同时,加大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应用,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急剧下滑趋势有所缓解,出现一些复苏的迹象。一是主要经济体经济有所好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加快。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正增长。联合国12月预测,明年全球GDP增长3%,其中OECD国家增长2.5%,美国增长2.5%、欧盟增长0.9%、日本增长1.8%。二是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趋稳。全球股市较年初有明显回升,今年3-11月,美国道琼斯指数、伦敦富时指数、日经指数的升幅超过或接近50%。三是经济活跃度有所增强。摩根大通全球PMI数据显示,10月份全球经济活动和新订单都创下了2007年末以来的最高增速,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63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总的看来,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将好于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由负转正。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一是全球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各国经济好转主要依赖政策刺激,市场投资意向不强,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金融领域深层次风险尚未消除。发达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过程和剥离有毒资产进展缓慢,银行慎贷惜贷状况难以改变,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难以尽快恢复正常。近期,由于公共财政恶化等因素,美国信用评级公司12月分别下调了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更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三是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面临调整压力。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飙升、债务负担沉重,今年美国财政赤字将达约1.8万亿美元,约为当年GDP的13%,是二战以来最高的;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为当年GDP的6%。主要经济体央行实行零利率政策和大量收购不良资产以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也导致金融风险从私人部门向中央银行转移,财政和货币政策均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四是能源资源产品价格趋涨。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各国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实体经济尚未完全企稳、缺乏投资热点的情况下,新增流动性可能进入商品市场,形成新的价格泡沫,同时还加大了通货膨胀预期。今年10月以来,国际商品市场多种产品价格上涨,原油曾达80美元/桶,铁矿、粮、棉等也呈涨势,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五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今年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99项贸易保护措施,正准备实施的还有134项。今年1-11月,共有19个国家针对我国发起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16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2、国内形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增速逐月加快,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加快,第三季度分别达到8.9%和12.4%。预计全年GDP增长8.5%。经济效益不断好转,1-10月全国22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865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1-9月缩小5.7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当月同比增长64.6%;全国财政收入1-11月同比增长9.2%。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增幅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持续较旺,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实际增长16.9%,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结构调整积极推进,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从GDP构成看,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比重为40.8%,上升了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1-11月外贸总额同比下降17.5%,降幅比上半年减少5.9个百分点,其中11月同比增长9.8%,为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我国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也相当大。一是进一步扩大需求存在制约。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过程缓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对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明年外需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同时,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将逐渐递减,民间投资尚未有效启动,将对明年的内需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二是结构调整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在危机冲击下更加凸显,风电设备制造、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也出现一拥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的倾向。三是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偏低,激励创新的机制还不完善,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偏低。大规模的信贷投入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以及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等问题也需关注。四是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后危机时期,我国在贸易、能源资源、资金、技术等领域面临的国际竞争和摩擦进一步加剧。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的条件下,国际经济金融动荡会更加直接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二)准确把握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我国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但面对的国际引资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全球流动性和跨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渐改善,跨国投资有望逐步改变下滑趋势,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在国际金融动荡、世界经济总体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亮点,而我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依然存在,我国将继续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美国商会12月公布的报告表明:明年中国仍是美国公司投资首选地。对396家美国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企业认为在中国运营前景乐观(去年为80.7%);64.5%的企业计划明年增加对华投资(去年为58.6%)。今年1-11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78.9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了9.9%,但是从8月份以来降幅逐渐收窄。全年引资规模估计会略低于去年水平,在跨国投资大幅下降的整体环境下,我国的引资情况基本稳定。但另一方面,国际引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2008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了14%,今年预计将下降30%。为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加大了引资力度,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国投资。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2、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机遇,但优化外资结构的难度有所加大各国对自身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将催生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能导致传统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为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来机遇。同时,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服务外包需求,研发、营销、物流等环节向外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将给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良机。今年1-10月,我国服务业外包承接合同执行额8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0%,新增企业约3500家,就业约68万人。但另一方面,优化外资结构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一是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难度加大。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对高新技术等鼓励类外资的政策吸引不足。二是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转移面临考验。中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资转移面临越南、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在经营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仿,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而我国近几年大幅减少了外资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资面临刚起步就断奶、政策吸引力不足的困境。3、境外投资发展态势较好,但也面对诸多制约和风险从2004年起,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境外投资达到418.6亿美元,是2004年的7.6倍。截至2008年底,我国累计对外投资1840亿美元(含金融类),境外企业总资产超万亿美元,已跃居全球第十二大投资国,并位居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第二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资源和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资源类和高技术类公司市值急剧缩水,许多国家为振兴经济对外来投资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国内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境外投资,既获得了投资收益,也帮助被投资对象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据商务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外投资达328.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三季度境外投资达2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较上季环比增长135.3%。预计2009年我国境外投资额将比去年有所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滑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境外投资能继续保持较大规模来之不易。但同时,境外投资发展也面临诸多制约和风险。一是法规政策不健全,管理服务有待完善。境外投资立法步伐滞后,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也需进一步衔接、配套和落实。现有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支持政策优惠幅度小,特别是对于战略性重大投资合作项目,缺少明确有力的支持措施。各部门相互沟通、分工协作还不够顺畅,存在管理漏洞和职能交叉等问题。中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网络、行业组织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二是企业实力有限,竞争秩序亟需规范。部分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健全、国际化专业人才匮乏,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不少企业投资能力下降。盲目投资、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等问题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文化差异,不尊重当地习俗,不注意环境保护,从而引发各种形式纠纷。三是产业、金融资本结合度较低,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与企业走出去融资难的现象并存。近年来,投资入股境外金融机构数量逐年上升,中资银行掀起了一轮境外投资收购高潮。与此同时,国内行业企业走出去依然面临外汇头寸不足、资金实力有限的困境,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外部风险有所加大,国际投资环境并不宽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对世界经济利益格局调整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威胁论有所抬头,国际上对我企业开展投资仍存在较多的疑虑和限制。4、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空前紧密,维护经济安全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经过此次金融危机洗礼,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明显提高,这为我国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全球经济变化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也逐步深化,国内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维护经济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问题。国外需求的变化和重要商品价格波动都会传导到国内,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物价水平。此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更加依赖外部条件。2008年外资企业直接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比重超过11%;去年山东、广东部分外资企业撤离或停产倒闭,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关键敏感领域开放问题。比如,金融、电信等领域进一步开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合理应对,一方面既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又比如农业领域开放问题。近年来,外资加大并购我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并逐步向种植、粮食加工和仓储等领域渗透扩张,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潜在风险,需要妥善处理。三是热钱大规模进出问题。受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走弱、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等因素影响,人民币面临新一轮升值压力,可能引发热钱大规模流入,给我国的流动性管理增加困难。5、我国涉外投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要求更加突出随着开放的深入和经
本文标题:逐步放宽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2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