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实证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实证研究姓名:张振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谭德庆20080505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实证研究作者:张振军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德魁非审计服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浅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7)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有利于切实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审计质量,但同时又可能影响审计的独立性.非审计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有关管理部门适当地推动和引导.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全国性管理组织,需要对非审计服务加以规范.2.学位论文李长军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相关问题研究2008自从非审计服务产生以来,就与审计服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上还是以审计服务为主。注册会计师通过提供法定的审计服务,树立了独立、客观、公正的“经济警察”的形象。随着会计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服务空间的不断拓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所占收入的比例和创造利润的能力不断下降,管理咨询、认证服务等非审计服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中的主力军。那么非审计服务的比例过高,会不会对审计独立性造成影响呢?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人认为,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管理咨询服务,不仅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内部系统及其运行,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也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还有人认为,管理咨询服务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于非审计服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措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以美国来说,2000年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了新的独立性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认定非审计服务是否有损审计独立性,并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审计、信息技术咨询以及其他非审计服务的费用额。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循严格的独立性标准,禁止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同时提供九种非审计服务,其中包括记账服务、财务系统设计、人力资源服务和法律服务等。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从业人员执业素质不高;执业范围偏小;新的业务领域开拓缓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全球化,非审计服务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期望通过发展非审计服务带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这种单一服务的产品格局难以和国外大型事务所竞争。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提供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可以自动拓展至税务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这一承诺使我国的非审计服务市场也对外开放,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逐步加剧。那么针对我国非审计服务的现状,研究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的相关问题,对于正确处理好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的关系,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多元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与相关文献回顾,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结构。第二部分是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的基本理论概述。从不同组织对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划分标准入手,提出了本文对非审计服务范围的界定,以及注册会计师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动因,最后介绍了国外非审计服务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是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先介绍了审计独立性的含义,接下来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程度的因素,最后是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关系的经济学解释。第四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国非审计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先介绍了我国非审计服务的发展历程,接下来选了天津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调查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天津地区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的开展情况,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我国非审计服务的现状。最后是我国非审计服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服务的措施。首先明确了现阶段应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服务,接下来从完善法律规定、加强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和后续教育、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在公司制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的角度提出措施建议,从而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我国的非审计服务市场,科学拓宽注册会计师业务的领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3.期刊论文徐丹丹从安然事件看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北方经贸2002,(9)安然大厦的倒塌也引发了会计界的危机,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争议.从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利弊入手,结合我国会计界现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4.学位论文汤敬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2007非审计服务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传统服务项目,在审计服务蓬勃发展时期已经存在。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审计服务一直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核心业务,非审计服务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非审计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非审计服务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增值服务。到90年代,非审计服务创造的利润更是超过了审计服务,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独立性堪称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道德的精髓所在,失去了独立性,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大力发展非审计业务是西方国家会计公司实现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非审计业务比重的急剧上升,社会公众担心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要求会计公司“禁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现阶段,我国会计公司是否也应禁止从事非审计业务,非审计服务是否损害了审计独立性,值得我们研究。有关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在理论界并没有得出统一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能够增强审计独立性;也有学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角色互串”和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因而有损审计独立性。然而在实务界,非审计服务收入占事务所总收入的比重与日俱增,并逐步取代审计服务成为注册会计师业务体系中的“主角”。伴随着非审计服务的迅猛发展,执业界的争论、社会公众的质疑不断高涨,2001年末,安然事件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原“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分崩离析。1、本文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部分首先从安达信的垮台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接着提出问题,即研究我国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了审计独立性?最后提出文章的研究目的,那就是总结国内外对非审计服务研究的成果,从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第二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第三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勾画整个文章的框架结构图。第四部分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非审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的理论阐释本章是文章的研究的一个理论铺垫,也就是关于非审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的一个理论阐释。第一部分是非审计服务的理论。首先从联合国、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非审计服务的不同分类方法引出本文关于非审计服务的一个界定,从而为以后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接着阐明了审计服务发展的动因;最后论述了非审计服务在外国的一个发展历程。通过对这部分的论述,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非审计服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是审计独立性的理论。审计独立性是文章重点要阐明的一个问题,因为研究非审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审计独立性,对于这个特征应该有个比较清晰的界定,首先文章说明了什么是审计独立性,又分别从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对审计独立性进行了解释。其次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审计独立性是一种主观的概率,从另外一个侧面阐明了审计独立性的意义。第三部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谈了非审计服务和审计独立性的关系。首先是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双重特征以及与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说明注册会计师、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从寻租理论的角度,用寻租理论来解释非审计服务对审计服务的影响。第三章文献综述本章分为两个大部分,分别从国内和国外来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一部分是国外研究。首先是总结的规范方面的研究,按照时间的顺序总结归纳了国外学者对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成果,规范研究能够为审计理论提供统一、规范的标准,指导并优化审计实务。其次是实证研究,从最早进行这方面实证研究的Schulte开始总结了几十年来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实证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方法越来越多样、模型越来越科学、变量的设置也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可谓硕果累累。第二部分是国内研究。因为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晚,而且主要以规范为主,笔者列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第四章实证研究本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笔者进行实证分析的工具是Excel和SPSS12.0。第一部分是研究设计。首先是数据的收集和选取,文章列举了数据收集的一些条件以及数据的来源。其次是指标的选取,其中包括了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的选取。因变量文章选取了审计意见的类型。自变量方面,一为整体服务费用的总和,二为非审计服务占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变量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被审计公司的特征,包括公司资产规模(LNASSET)、公司偿债能力(CURRAT、DTA)、公司盈利能力(ROE、NAPS)、公司盈余管理程度(RECEIVABLE、INVENTORY)、流通股比例(CURRENT):二为会计师事务所特征(ASIZE、TENURE)。再次提出研究假设,本文的研究假设是: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研究工具选择,本文的模型为:Ln(p/1-p)=β,0+β,1totalfee+β,2feeratio+β,2lnasset+β,4dta+β,5currat+β,6roe+β,7naps+β,8croe+β,9inVentory+β,10receiVable+β,11current+β,12asize+β,13tenure+ε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首先文章提出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披露的总体情况,说明了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中关于事务所费用的一个披露规范问题。其次是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其中包括样本公司行业分布统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影响的描述性统计、上市公司特征对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影响的描述性统计。接下来进行共线性分析,用来证明模型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最后做回归分析,文章从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错判矩阵、模型回归的多变量分析来分析整个模型的回归结果。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我国2002-2005年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的若干因素,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非审计服务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服务中的实质独立性。接着又提出了文章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和以后研究的设想。第五章我国开展非审计服务的现状和政策建议第一部分是非审计服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说明我国的非审计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部分是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是我国发展非审计服务的监管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规范审计费用和非审计费用的披露,这中间包括了笔者对非审计服务和审计服务披露的一个设想;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同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的类型;完善风险机制、强化对丧失独立性的惩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行业自律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对于非审计服务的研究。2、文章的特色、主要贡献和不足文章的特色:文章采取了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既有理论的铺垫又有数据的支持,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特色。另外,文章结合经济学原理进行理论解释可以多角度论证,加强理论的论证力度,这是本文研究的又一特色。文章的主要贡献:
本文标题: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4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