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宜宾县育才中学任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以及秦王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2、通过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理解历史事件。3、通过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难点:1、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准备】PPT课件《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数字故事等【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巨鹿之战的数字故事师:这是历史上的那个故事?里面有个成语大家知道吗?生:……过度:破釜沉舟,也就是我们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灭秦的决定性战役,想当初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的时候,自称始皇,希望他的统治能传至千秋万世,可强大的秦朝却二世而亡,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究其原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秦始皇的千秋大梦,为何会昙花一现?(揭示课题:千秋大梦昙花一现)二、新课教学(一)走进历史,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要求:1.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过关部分。2.小组内自由订正,决选一人起来汇报结果。过渡:告诉我,你们走进历史搜集到了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二)自学展示,论从史出:你觉得上述哪则材料可以论证你的观点?生:……过渡:秦朝的暴政,已经严重破坏了秦朝的社会经济,深深地伤害了秦朝人民的思想感情,人民对秦朝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如果你是秦朝的人民你会选择继续忍受苦难,还是勇敢地起来抗争?最先起义的揭竿而起,对抗暴秦的是谁?生:……(揭示课题:揭竿而起前赴后继)(一)再现历史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数字故事,了解大泽乡起义的经过,里面有几个成语,看同学们能不能找到生:观看视频,找出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鱼腹丹书,篝火狐鸣(二)结合教材,分组讨论师:看了数字故事,结合教材,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去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见大暴雨,那么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生:……(三)你说,我们听(学生尝试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生:……师:相机指导,如何讲清楚农民起义,主要讲清楚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和五要素(事件、地点、人物、事件、影响/意义)过渡:自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以后,天下群雄积极响应,各路起义军不断壮大,其中就包括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继续起义,实力不断壮大,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于此同时刘邦率军入咸阳,秦朝灭亡。当初起义的时候,诸侯们就有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论实力,项羽自然是最强的,所以,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一山不容二虎”,楚汉之争由此开始。(揭示课题:揭竿而起前赴后继)(一)了解历史,观看数字故事---刘邦、项羽入咸阳以后的不同做法生:观看视频(二)对话历史结合教材,合作探究:刘邦为何能够战胜军事实力强大的项羽?(三)借鉴历史,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三、课堂总结师: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顺势得民心而得天下!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四:课后作业布置五:教学反思本课容量较大,教师最大限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必要时给予方法指导,尽可能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本文标题: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8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