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陆地水体补给江河水湖沼水冰川陆地水类型、水体补给关系、水文特征、水循环1、熟悉陆地水体类型及其之间的补给关系;2、能够分析主要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和特点;3、掌握等潜水线和等承压水线的判读方法。一、陆地水体类型1、按空间分类地表水地下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山岳冰川(高山)大陆冰川(两极)潜水承压水2、按循环周期分类静态水资源动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按存在的状态分类固液气4按性质分类----咸水和淡水陆地水体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冰川水、沼泽水、土壤水、生物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由图可知: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而冰川水对其他三者的转化是单向的。冰川水的来源?来源水体属于陆地水体吗?大气降水,属于海洋水体。二.陆地水体类型及其互相关系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枯水期湖河湖河注意河流的流向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大气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重点)大气降水河流水补给主要类型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河流补给与径流特点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当地夏季(夏雨、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高纬度温带季风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如:长江源头的补给是________,但从整条河流域来看,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因此长江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的变化。规律技巧总结降雨量冰川融水雨水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①河流流量的大小;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③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规律技巧总结(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即补给类型)决定的。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规律技巧总结区别:雨水补给量大,冰川融水补给量小④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⑥流量曲线变化和缓,多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规律技巧总结(3)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规律技巧总结①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量,特别是对纵坐标应更加注意,要看清它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②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的流量,确定汛期、枯水期。③统计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补给确定河流补给的形式。雨水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变化相一致降雨量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气温西北地区1471012200(月)流量(立方米)100030040050060070023568911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东北春汛夏汛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特点:稳定、流量较少湖泊水与地下水补给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地区的河流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南地区2.该河流4、5月份的汛期的形成原因是A.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补给河流B.春雨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C.地下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D.山地永久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的汛期读我图某地区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012345650100相对流量雨量(mm)123456789101112(月)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理由是: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①②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1.水文特征:①流量大小;②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③汛期长短;④含沙量大小;⑤冰情(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蕴藏量。凌汛现象分析成因:冰坝挡住水流。时间:初冬结冰,初春融冰时。河段:由较低纬河段流向较高纬河段。案例:我国黄河宁夏河段、山东河段;俄罗斯自南向北流的河段。3.水系特征•(1)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力资源等方面。•(2)河湖水系、水文特点成因分析•①流经地区②气候③地形④补给类型⑤植被覆盖⑥土质特性1、图示河流流经的地形区名称______________。(2分)2、试分别描述该河的水系和水文特征。(8分)刚果盆地水系:水系呈向心形,由西南方向入海。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流域面积较大。水文:河流流量大,水位年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上游和下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水流较缓,利于航运。项目潜水承压水位置补给特点第一个隔水层之上两个隔水层之间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补给潜水补给(1)有自由水面,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2)埋藏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3)易受污染(4)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5)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1)有承压水面,承受静水压力(2)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大小,局部可由低处流向高处(3)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4)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5)分布区与补给区、排泄区不一致潜水与承压水比较*图内A、B、C三个水井中,属潜水井的是,属承压水井的是.*三个水井,水量不稳定的是,水质较好的是.CA、BCA、BABC考点等潜水位线判读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也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位海拔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1.定义:2.数值:3.疏密:4.走向和弯曲:hHM海平面潜水的埋藏深度=H-hM的海拔高度:M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h题型一: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B、5米C、2.5米D、0米B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的海拔高度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A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题型二: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甲乙丙丁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A.甲B.乙C.丙D.丁D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题型三:读疏密,判断流速判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河流流向如何?画出河流左右岸潜水的流向5.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7月下旬呢?(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地势高地势低题型四:看走向和弯曲,判断潜水流向及补给关系A.地下水汇集处(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B.埋藏深度最小处甲处题型五:潜水井的位置选择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A.1.5米B.2.5米C.7.5米D.8.5米3、从图中可知,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C.有盐碱化倾向D.大气污染严重4、图中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A.2月B.5月C.10月D.12月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一水井。读图回答2—4题:555260特征应用数值疏密走向和弯曲闭合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本文标题:陆地水体补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8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