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卫生文明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
卫生文明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卫生文明从我做起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我能代表296班全体同学做国旗下讲话,题目是《卫生文明从我做起》。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新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习惯。爱因斯坦也有言:“如果一个人忘掉他在学校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而学校作为一个公共场合,一个社会的缩影,没有一个整洁清爽的校园环境,其育人功效一定会大打折扣。而好的校园环境,必须靠老师的教育和同学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走进校园,到处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片纸屑,一个包装袋,愉悦眼球,快乐心情。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同学们,我们拥有自己的尊严。而这个过程之中,教育无处不在。“不随手乱扔垃圾”成了必然选择,不仅只是口号,更是目标,需要以贯之为这奋斗。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我们在这里学习、畅谈、播种、收获每一天。和谐、温馨、美丽的校园是我们的家。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理,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首先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但我们的校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地方还散落着同学随意乱扔的纸屑、瓜子壳、塑料瓶、食品袋子等。每天同学们辛勤地清扫干净后,总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又把这些垃圾随手乱丢,所有的这些,都跟我们洁净的校园是极不相称的。我们相信,没有哪一位同学喜欢在一个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上周,学校开展了以关注“世界厕所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卫生意识。今后,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值日卫生工作,做到不乱扔垃圾,垃圾丢入垃圾桶,并提醒乱扔垃圾的同学,做到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主动拣起来,教室垃圾桶满了主动倒掉。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不乱扔一点垃圾做起,自觉增强保护校园环境意识,做校园环境卫生的小卫士,做文明好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82班的梁红玲。我今天讲话的内容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位诗人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想成才,必先成人。在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一名优秀的港中人,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够的,只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那“道德”离我们远吗?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家里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有道德的表现,这是一片孝心;帮助同学理解一道题目是有道德的表现,那是一份真诚的友谊;捡起地上的一张纸是有道德的表现,那是一颗环保之心;为灾区贡献一份力量是有道德的表现,那是一片爱心;在公交车上自动为年迈的老人让座,那是有道德的表现,那是一份敬老之心;劝阻同学不要欺负别人是有道德的表现,那是一份仁义之心……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射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道德是一个人基本应具有的素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港中学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目标,成长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为港中争光,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为此,特向同学们提出如下要求: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和倡导者,用自身去影响和带动他人。2、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成为担负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接班人。3、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向社会献上自己的爱心。4、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家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主动分担家务,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学校,尊敬老师,从内心感恩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在社会,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牢记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感恩社会,奉献社会。5、严于律己,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自觉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实际行动爱护校园和谐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6、牢记我们所代表的是集体的形象,是高港中学的形象,要时刻意识到我们肩头的责任,今日我们以港中人为骄傲,明天高港中学以我们为自豪!同学们,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同学们,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做道德的捍卫者和践行者,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把握有限的青春我们是晨曦中的第一道光,尽情的挥洒着自己无限的光彩;我们是一阵怒吼的风儿,尽情唱响着自己的动听的歌谣,我们是一曲青春的旋律,尽情的飞扬着自己青春的岁月。还记得在《泰坦尼克号》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上帝给的,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说得很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上帝给予的恩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应该好好珍惜短暂的青春。青春,多么充满阳光的词啊,青春的我们是那么的青涩,懵懂,步入青春的大门,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青春的世界里,我们尽情飞舞,尽情释放。青春之所以称之为青春,是因为我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青春如诗如画,如风如火,是那样的难以形容,那样的千变万化,那样的诗情画意。找不到任何事物能完美无缺的形容我们短暂而美好的青春。青春是梦幻般的,那样的琢磨不定,那样的多姿多彩,留不住,也捉不住。就像手中的细沙,抓的越紧,流失的越快。当我们在为一件不值得的事情烦恼时,青春正悄悄溜走,不会跟你打招呼,而是在嘲笑你的懵懂无知,不过青春本来就是懵懂无知的,又有多少人能够及时的抓住跟着青春的脚步呢?著名作家魏巍曾说过: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也可以因虚度面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魏巍的话值得让人深思,我们的青春又会怎样度过呢?中国古代名人匡衡童年时,家境十分贫寒,无法继续读书,离校前老师叮嘱他:在哪里都可以读书,匡衡牢牢记住老师的教悔。匡衡家中点不起蜡烛和油灯,晚上不能看书。一天他发现墙壁的缝里有一丝悠悠的光线,心里一亮,拔出砖块,光线立即照射了进来,这样匡衡就能看书了。为了能看更多的书,他给隔壁老爷家打工,不巧的是,穿壁引光的事情被老爷发现了,但老爷律师感动,决定收他为书童。从此,匡衡读到了更多的书籍,终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大学者。然而,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同学不懂得把握有限的青春,不好好珍惜这学习的机会,只顾游玩取乐,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网络游戏、谈恋爱、吸烟、喝酒等这些不良行为上。在这儿,我劝告那些不懂珍惜的同学,把握现在,不要等到白发苍苍时,才后悔当初,那时也只能是秋风孤雁的一声哀鸣罢了。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把握有限的青春,创造出一片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堂,让有限的青春绽放出无限的光彩吧!文明习惯贵在养成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我要讲的主题是:文明习惯贵在养成,俗话说,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映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文明习惯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行为情操的重要表现。文明与不文明,二者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文明不仅体现在仪表上,更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上。在楼道里遇见老师,我们是否能主动问声好;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是否都能遵守纪律;在进出校门的时候,是否自觉排好路队;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我们能时时刻刻表现出文明的举止。社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损坏公物、在楼道里大喊大叫、打架等不文明的行为在校园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擦亮双眼,保持清醒的意识,学生干部也应到带头作用,坚决抵制不良风气。文明礼仪在我们学校一直是开展的主题,如今校园里的文明之风已经慢慢掀起,很多同学也都行动起来了,大家都开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开始争做文明人,一个人只有学会做人,学会善待这些小事,才算注备了成功的基础。然而,文明礼仪不是一阵风,吹过就无痕,我们不仅在生活中在校园内是文明人,活动过后在社会中我们仍是文明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转化为一种习惯呢?所谓的习惯就是在某种环境中不断的刺激强化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条件反射。文明习惯也一样如此,它的养成就像洗脸、吃饭一样随手拈来。就比如说捡垃圾这件事,如果你的脑海中反复有着“主动捡起”的意念躯体不断的做着“主动捡起”的动作,那么建立起来的主动捡起垃圾的条件反射就会不断的得到强化,这样主动捡起垃圾的文明习惯不就养成了吗?每一件涉及到文明的小事其实都很简单,只要你肯去坚持不懈的做那么真正的文明人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同学们,文明习惯无处不在,“成人先成长,爱国先爱校”的道理想必我们每一位师生都知道,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长期坚持。我们还必须从大处着眼,千万不能把一些不文明的言谈举止看做小事,因为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健康程度,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一所学校,也标志着它实际的办学水平。学校是我们的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学习环境。爱护公物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谢谢大家!做有责任心的中学生在从事一定工作的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中,责任感,是那样朴素而又十分可贵。忍着病痛走访贫苦百姓的焦裕禄
本文标题:卫生文明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8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