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8张PPT)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凝聚法治共识思维导图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感受政府作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情景导入交通管理部门工商局教育局民政局林业局交通指挥安全检查环境监察上述图片的实施主体是谁?说明了政府的作用是什么?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1、政府的作用(记)(1)管理社会生活;(2)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法治政府9月16日,清溪公安分局在暴风雨中及时救助群众、清除路上多处安全隐患。三中警务区一名辅警脱下雨衣披在迷路老人身上,送其回家他们不是不害怕“山竹”这超强台风他们只是想让群众在台风中有安全感“山竹”来势汹汹,清溪公安不惧危险,奋战在抗击台风的第一线,说明了政府的宗旨是什么?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就要依法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探究与分享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p51什么是法治政府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记)就此,李克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群众办事时,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事项,不允许向群众索要证明;第二,对确需在法律法规规定外提交的证明,要由索要单位列出“正面清单”,并经司法行政部门核准;第三,“正面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再新增证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要怎么做?政府要依法行政。仔细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原则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相关链接(1)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p52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p52(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52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探究与分享公民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情况(信访举报制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舆论监督制度).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习近平感悟:这些话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4)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3)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归纳小结:2018年4月18日,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多措并举建设法治政府。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④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D对公民: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对政府: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4.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意义5、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如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仔细阅读教材第53页内容,结合“相关链接”,思考:厉行法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厉行法治要求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我守法,是因为法律规定不能违法。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我守法,是因为为发挥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采用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2)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厉行法治要求仔细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结合“相关链接”,思考:以上内容说明了什么?提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工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厉行法治要求仔细阅读教材第55页内容,思考: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有那些启示?材料呈现:二十多年前,老杨的女儿被单位无理由辞退。老杨自学法律,将该单位告上法庭,官司最终打赢。十多年来,老杨坚持学习法律,搜集了五十多万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识材料,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许多当事人讨回了公道。2014年,老杨被评为“守法好公民”。老杨说“当个人的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积极维护,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时那么最终受损害的还是集体的利益”。启示: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4)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厉行法治要求(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工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4)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5)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厉行法治的要求)(1)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6.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青少年如何实践德治与法治共舞?1.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诚信意识。3.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4.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5.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2.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有社会责任感。课堂小结1.2018年4月18日,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多措并举建设法治政府。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④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D2.2018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谈到严肃查办腐败犯罪时表示,检察机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反腐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加快法治中国建设,须维护和强化司法权威B.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C.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D.表明反腐败离不开民众的监督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这说明政府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做到()①行使行政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②行使行政权力可以按本行政机关的约定办事③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④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B4、我国政府依法行政,金面推进务公开,这有利于()①打造阳光政府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①构建杜会主义和谐杜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5、继中央部分单位和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账单后,地方政府也已开始公开“三公经费”。“三公经费”不仅要“晒”更要“筛”,用科学的标准筛掉不该支出项目和费用,公开“三公经费”()①有利于树立洁、高效的政府形象②有利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③有利于接受群众的有就监督,提高办事效率④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进程,是建设社会主法治国家的要求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A6、针对一些机关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新闻第一线推出“热线1+1《探窗口》”栏目。记者们用镜头记录所采访单位实际情况,向公众展示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并给予评分。这一行动()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务水平④表明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D
本文标题: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8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