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耕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内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到清朝前期国力强大、幅员辽阔。一方面,政治的稳定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繁荣的经济,反过来为政治统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政治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清朝前期的经济领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课,一起来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师:明朝末年,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使不少地区人口骤减,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清初,社会经济满目荒夷、百废待兴,当时统治者认识到经济对政治的重要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段材料,请一位同学阅读。生:(略)师: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措施?生:(略)师:积极吸引人口,鼓励开垦荒田,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垦荒令。为了确保垦荒令的有效落实,清政府还颁发了开荒执照,我们来看这幅图片是乾隆年间的开荒执照,这上面就注明了农民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免受赋税,也就是用政策给予农民开荒一定的保障。实际上,奖励垦荒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策,这种由清政府引导的、自上而下的垦荒,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各地农民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垦荒活动中,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接下来了解一下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请同学们做一道数学题,从1661年到1766年这一百余年中,耕地面积增加多少?生:师:大家知道1920919顷换算成平方公里是多少吗?128061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十个沈阳市,将近整个辽宁省的面积。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则材料,请一位同学阅读。师:靳辅是康熙年间的河道总督,他的这条上奏,向统治者提出了什么建议?师:他阐述了治理河道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生产规模小,地域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旦发生涝灾、旱灾等,对农业生产的伤害是致命的,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河流治理。靳辅组织了大批民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将淮河和黄河等大运河进行治理,还修建了堤坝,使河流沿岸地区成为沃野,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环境。师:自然条件完善后,清初的粮食种植也出现了新发展,我们来看这两种农作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上图是玉米,下图是甘薯,首先请同学介绍一下玉米的引进,再请同学介绍一下甘薯的引进。生:师:玉米有什么生长特点呢?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甘薯呢?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因此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单位面积上产量较高,是什么样的农作物?生:高产作物师:清初对这些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与推广,就使得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师:除此之外,我们再来了解另一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发展,什么叫做经济作物呢?生:师:经济作物就是指经济价值高、商品率高的农作物,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当时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有哪些?生:师:棉花、甘蔗等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并且种植范围广,例如在清朝时,原种植于南方的棉花推广到东北,东北成了了棉花种植基地。师:耕田面积扩大、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这些表现说明清初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那这会产生什么样影响呢?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师:好,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我们以制瓷业为例,来感受传统手工业发展,当时有远销普鲁士的瓷盘,瓷盘边缘的图案是普鲁士红色雄鹰标志,有色彩艳丽、专为统治阶层使用的珐琅彩瓷壶,还有精美的青花瓷瓶,这说明这一时期制瓷业有什么特点?生: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清初手工业发展的第一点表现,传统手工业的进步。师:我们再以清代纺织业为例,与宋代的纺织对比,请同学们看这两张图片找找不同。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数多师:此外,生产设备多,说明规模大师:再从整个纺织流程来看„„„„说明分工明确。师:好,这几段材料中,出现了两个我们比较陌生的词,机户和织工,好,机户出资、织工出力,那么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师:机户雇佣了大量织工在工场内进行集中的手工业生产,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手工业工场,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手工业工场的场不同于我们今天常说的工厂,前者表示从事生产的场所,后者是指机器化的生产方式。师:那么我们总结一下手工业工场的特点,人数多、规模大、分工明确、雇佣关系,这说明手工业工场的发展程度较高,因此手工业发展的第二点表现就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师:好,那么手工业工场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呢?大量产品用于交易,那就同农业一样,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接下来学习清朝商业的发展。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6页,请一名同学阅读商业发达的表现。师:这里我们就以一个城镇为例,来了解一下它的商业发展历程。湖北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了清朝前期呢,已经成为商船集散地,并且是内河的最大港口,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这说明汉口镇的发展速度快。汉口镇盛产茶叶,在当时就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市,成为“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这说明汉口镇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商业发展的第一点表现,以汉口镇为例的商业城镇繁荣。正是因为商业的繁荣,使一些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逐渐形成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家山西商帮从事的商业活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我们没见过的词,票号,看一段视频,了解什么是票号。那请同学们思考,票号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生:原来在山西省内部流通的票号,后来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所开设,这说明什么问题?生:师:当时像晋商一样的大商帮共有十个,这些商帮经营着全国各地间的商业贸易,促进了清朝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进步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第二点表现,是什么的兴起?大型商帮的兴起师: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不断进步将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推向顶峰,当时中国经济总量一度居世界首位,同时,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得到保障,我们看一下清朝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图。从顺治八年到乾隆十六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人数是呈什么趋势的?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数字,由4200多万人口增长到3亿,100年多年里增长了6倍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呢?生: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生产力,我们再来看一幅图,清朝前期人均田地数量,从顺治十八年到乾隆四十九年,总体上是呈什么趋势?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数字„„„„„„好,我们将两组数字进行对比,100多年的时间内,人口增长六倍,耕地面积的增长不足一倍,同学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耕地的增长速度是大大落后于人口增长的,人多地少、无田可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过度开荒垦田,破坏生态环境。此外,还有什么矛盾被激化呢?土地是有限的,但是人是在快速增长的,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农民之间产生矛盾。人均耕地面积减小,生产数量少,赋税却依然存在,农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总结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尖锐,带来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社会压力日益增大。两对矛盾的激化,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影响呢?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是人口迅速激增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师:这节课,我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了解了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请同学回忆一下农业发展表现?手工业表现?商业表现?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使矛盾激化,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互相作用,这说明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民生和政治有什么影响?生:师: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政治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康熙和乾隆统治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盛世——康乾盛世。师:接下来呢,我们进行一项小活动,这是一个电视剧的片段,请同学读一下故事背景。师: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个视频里的错误是什么?玉米和甘薯明朝时传入中国,清朝得以推广,所以在北宋时不可能出现在农户的餐桌上。师:好,本节课呢,我们只是对清朝经济发展进行些简单的了解,如果有同学对本节课内容感兴趣,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中国经济发展史和中国商业通史,大家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
本文标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9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