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合肥学院毛泽东思想PPT报告13级材控(2)班1306032001王凯1306032003何曙1306032005洪广孝1306032044倪奇1306032046耿晨光《实践论》一、主要简介二、写作背景三、结构特点四、主要内容五、简要评述一、《实践论》主要简介《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该著作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时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并阐明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二、《实践论》写作的历史背景《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为纠正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实践论》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全面清算,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备。三、结构特点•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全面地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它不仅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内省论相反,而且与旧唯主义的机械论不同,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二部分(6—24自然段).阐述了认识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中的两次飞跃。批判了哲学史上的唯理论、经验论;批判了中国党内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第三部分(25—26自然段),总括全文,概括出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四、主要内容(一)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毛泽东:“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还是在各种阶级社会中,人们都要以各种不同形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种生产活动,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3)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4)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对于社会的认识,也都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1)社会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同时人们正是在总结实践提供的新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对新识题给予回答,形成新的理论。(2)实践不断地为人们的认识发展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大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改善了人们的感官,推动了人们认识的发展和深化。(3)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思维器官(人脑)不断完善和进化,从而不断增强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人们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符合客观,而达到实践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首先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实践到认识、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飞跃即质变)。感性认识获得的是对事物外在(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深入实践,调查研究,获取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是正确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保证。籍此,毛泽东批判了哲学史上的唯理论与经验论。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毛泽东:“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守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首先,理论必须是正确的。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仅表观在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理性认识的实现过程中。再次,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最后,正确的理论在具体化为群众性的大规模实践以前,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使理论具体化,即形成理想的意图,制定计划方案,选定方法途径。3.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但是,“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为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得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一是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二是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四、《实践论》简要评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造客观世界酌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掌握和运用认识运动的辩证法•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毛泽东著作《实践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0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