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生物说课标说教材讲稿大兴安岭林业育才中学刘晓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育才中学的生物教师刘晓华,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对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理解。我将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解读,即三说: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一、说课标包括两方面——1、课程目标2、学段目标。1、课程目标。我这里讲的课程目标是生物课程的总目标,目标要求学生(1)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2、学段目标:基于总课标要求及本册教材的内容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认识各类群动物、细菌和真菌及病毒各自的特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2、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3、促进学生生物科学观点的形成。二、说教材:本册教材是在2011版的新课标指导下所编选的一本既具传承性又具革命性的新教材。我将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及教材中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四方面对教材进行解析。1、编写的意图:课标对学生的期望第一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材在行文风格上、插图选配上、探究活动引导上等诸多方面诱导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对教课书爱不释手,从而感受生物学科是引人入胜的科学。编写特点:在意图的引领下教材的编写特点如下①紧扣课标,增加及合并教学内容依据修订后新课标的要求,动物学部分教材编写思路发生了变化,不再从生活环境的角度来介绍不同的动物类群,而是按照进化大致顺序依次介绍。介绍的动物类群从5个增加到了11个。作此修改,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对动物多样性认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大致看出动物进化趋势,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细菌和真菌”内容原教材分为两章介绍,新教材因为“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而整合为一章。“病毒”七年级上册移至本册。这样做,一方面可缓解七年级上册课时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完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②实验及探究活动,可操作性提高新教材对一些实验及探究进行删减和修改。“动物的主要类群”中只保留了观察蚯蚓和鸟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删去了可能伤及鱼体的“鳍的作用”的探究。在“细菌和真菌”中,除保留实验探究外,还增加了“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这样既提高可操作性更具教育意义。③突出重要概念的传递和建构“突出学科重要概念的传递和建构”,是新课标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教材各处都有非常好地落实。凡是重要概念都用黑体字标识,每一节都有“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这一栏目,以问题形式指出学生这节课应该掌握的重要概念。在每一个单元的小结中,更用非常醒目的方式对本单元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归纳。④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新教材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增加和更新了许多课外读栏目的内容,注重错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还在教材正文中注意体现。例如:各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更强调的不是人类的索取,而是对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课文介绍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野生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教材的编写体例:下面以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为例,介绍新教材编写体例。新版教材按国际通行的主副栏格式排版。主栏为正文,包括章、节,正文每一节开端都有“想一想、议一议”创设学习的情景;有“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呈现本节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正文和副栏中的小资料、小插图等及课外拓展,都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可帮助学生思考或扩大知识面。每一单元都是前有图文并茂单元页,后有帮助学生总结的单元小结。精心的设计,对教师备课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体例各有千秋,下面看生物学八年级上“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体例。突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与其维持自身生活和适应环境的特点,突出动物、微生物的生活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编写体例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导入各个章、节(或单元)的标题;⑴通过演示、展示等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信息⑵通过教师讲述或师生协作完成对知识的认识。3、说教材内容结构认识完“兄弟版本”的教材,让我们再回到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起进入“说教材”的第三部分:说教材内容结构。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共分为7节,前3节介绍无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后4节介绍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动物类群放在一节合并介绍。例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外型上都是细长的;而“鱼、鸟、哺乳动物”等因介绍的内容较多,安排的活动多,单独成节。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包括三节内容。先介绍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再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了解动物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繁衍和生存。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在前两章基础上,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进行介绍,与前两章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共五节内容,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呈现。先让学生从宏观上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们的分布,再从微观的角度深入认识细菌和真菌在形态、结构、生殖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回归到宏观的层面上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第五章《病毒》是本单元最后一章,只有一节内容。教材在介绍病毒时,也是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还安排了病毒的发现过程的科学史,可以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教材最后一项)本册教材在整体初中教学内容中不是重心,而是拐点。因此,教材的许多章节都起着连续,铺垫和构建整体内容的作用。(1)横向整合: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对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多样性的意义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为第六单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本章的连续和铺垫下,学生才能对生物圈中的动物有较全面的了解。(2)纵向整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七年级的(下)《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生物圈中的生物基本类群,体现了本套教材将绿色植物、人、动物、微生物等放在生物圈这一大背景下介绍的设计思路,是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知识的基础。所有第五单元的安排利于学生纵向上形成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三、说建议新教材新建议,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方面说建议。(一)教学建议依据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教学建议如下:1、新增内容的教学建议;2、重要概念的教学建议;3、生成性问题的教学建议。1、新增内容教学建议:“动物类群”内容的增加是本教材的亮点之一。(1)紧紧围绕着教材中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中紧扣每一节“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这一栏目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因为这一栏目的学习目标与课标具体内容是一致的。(2)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精美的图片,观察动物的基本结构,总结特征,关注动物的多样性。2、关于概念教学的建议(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每节的开头部分设置了“想一想,议一议”栏目。该栏目创设了一个与本节重要概念有关的问题情景,这些情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冲突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这个问题情境直接引发探究兴趣和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加强对重要概念辨析、应用练习是学生巩固概念的重要形式。新教材课后的习题题型丰富: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画概念图等基本题型,其设计目的正是针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应用和拓展。例如,“病毒”这一节的练习中,要求将“病毒”的特征图解补充完善。概念图最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重要概念的理解程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训练。3、生成性问题教学建议在课堂互动中,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是生成性问题。在学习第一章“鱼”,分析鳃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时,有学生会突发奇问:深海中氧气少,深海鱼和浅水鱼的呼吸一样吗?学习“社会行为”有关“蚂蚁的通讯”时,当学生知道蚂蚁是依靠气味,利用触角进行信息交流时,有学生会问:蚂蚁怎样利用触角将发现的信息一一传递给其他同伴的?首先能提出这些问题的学生往往发散思维灵活,善于思考。对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鼓励,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精神。其次对于老师而言学生的问题如能及时回答,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学生会有什么兴趣点,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平时多积累小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回答不出时,坦率承认,并鼓励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也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一个途径。(二)、评价建议1、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2、评价的内容:(1)课前评价:课前预习情况;(2)课堂评价:自主学习;(3)课后练习评价:落实巩固;(4)复习评价:掌握运用及迁移。3、评价方式:任何单一的评价都有局限性,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接下来谈目前应用最多的评价方式纸笔测验。现阶段还是离不开考试这个指挥棒,那么我们可以将传统纸笔测试这个指挥棒,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其“改头换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我的经验是:1、设计题型多样化,减少以记忆为主、简单复述性的命题;2、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3、题名、题干多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写法,改变以往严肃呆板的形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教学评价真正反映出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1.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专用实验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校图书馆。2.作为学校的主体学生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参观过的动植物园、领略过自然风光;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果树、花卉的经历;一些学生感受过传染病的痛苦等,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网络蓬勃发展的今天,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浏览与生物学有关的网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的兴趣。4.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多生物学课程资源。社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的不足。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和生命科学相关的工作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生产实践人员等)也是生物学课程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的学习研说,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建议和指导。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2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