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42米大跨度吊车梁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42米大跨度吊车梁制作安装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2-11.编制依据及说明2.质量目标……………………………………………………………………3.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4.质量体系文件在项目上的引用与运行……………………………………….5.主要施工方案……………………………………………………………….5.1钢结构制作施工……………………………………………………………5.2钢结构安装施工……………………………………………………5.3防腐工程施工………………………………………………………………5.4库区施工放火措施…………………………………………………………6.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见附图)……………………………………………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8.劳动力及机具计划……………………………………………………9.安全技术措施………………………………………………………………10.保质量措施…………………………………………………………………11.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该方案为唐钢第三、四轧钢厂异地大修改造工程中成品区主厂房内42米吊车梁制作安装编制。该吊车梁截面尺寸1500*3600,总长度近42米,重量约113吨,属特大型金属结构件;是整个吊车梁施工中的重点部分,必须作为重点工程给以足够重视同时也必须服从整体工程施工场地工程进度的统一安排二.编制依据及说明本施工方案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唐钢设计研究院《成品区主厂房吊车梁系统设计》施工图2)《碳素结构钢》GB/T700-1998;钢材质量控制部分3)《碳钢焊条》GB/T5117-95、GB/T5293-19854)螺栓必须符合GB/T5780-86、GB/T41-86、GB/T95-855)坡口形式GB/T985-88、GB/T986-88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8)成品库工程招投标文件9)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10)我单位相关程序文件三.质量目标本工程施工将作为整体工程中主要分部工程组织。质量目标: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工程整体达到优良等级。四.质量体系文件在项目上的引用与运行4.1文件和资料控制⑴本程序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实施,以确保项目的施工验收标准、规程、规范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且为有效版本。具体操作按程序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⑵本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文件和资料编制依据中的有关文件工程图纸⑶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设备说明书,图纸及质量证明文件由技术员收集,交资料保管员存档。需用时办理登记手续,且只借复印件。⑷项目技术文件要建立收发台帐进行管理。⑸质量活动作业指导书的选定焊接工艺详见焊接工艺卡。4.2物资供应的控制⑴为加强对成品或原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进货产品的质量,对自行采购的物资和顾客提供的物资必须按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和《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执行。⑵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本项目的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对材质单(合格证)进行登记编号。⑶由项目材料员负责材料标识、检验、发放和保管等进行控制填写检验记录、台帐、发料单等,要求项目的验收单、发料单、调拨单、台帐及标识牌中编号与材质单编号一致。⑷对甲供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应与自采或调拨的物资相同。4.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⑴对产品标识按程序文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⑵物资的标识通过标牌、材质单、验收单、台帐、合格证和记号等实现。对过程产品通过各种记录、验评、试验报告、标牌(或标记)、钢印等来实现。对于物资的试验状态的标识通过红、黄、白、绿及绿底加黄线等五种标识牌来实现。⑶该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可追溯要求进行标识。4.4施工过程控制⑴过程控制按程序文件《过程控制程序》执行。a.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b.按规定进行电焊工的培训与考核,电焊工由分公司焊接责任师根据焊工的合格项目选定,并要求持证上岗,由焊接责任师检查持证上岗情况。c.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要对作业人员执行工艺情况进行检查,严肃工艺纪律。d.由焊接责任师确定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卡。e.所用的钢材、管件、焊材等应进行严格的入库检验,由项目总工(材料责任师)对其质量进行确定,对于无材质单、合格证的不得入库,更不得使用。f.施工前由技术人员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g.当环境条件不符合焊接要求时,工程技术人员应停止现场的焊接作业。h.现场使用的焊条必须进行烘干,并放在保温桶中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负责进行检验。⑵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将下列工序设置为质量控制点。钢结构控制点放样(A)焊接(B)总装(B)无损探伤(NR)⑶项目每周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项目生产付经理、质检员参加,并应有记录,该记录由项目生产经理负责整理,项目资料员保存。⑷施工设备的管理由项目生产经理负责,应定期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运转情况和资料进行检查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⑸项目的一图一表两牌应按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开工前设置。⑹项目施工日志由项目经理负责填写,项目经理不在时,应委托副经理填写。⑺施工中的例外转序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转序后对该过程做好标识,转序应有申请审批手续,而且仍然需要对工序质量进行验证,对于转序后不能或无法验证的过程,不得使用转序程序。⑻施工现场布置、施工方法等必须严格按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执行,如有变动应制定补充方案(设计)并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能实施。4.5进货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⑴进货物资的检验应按程序文件《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⑵进货物资的检验由项目材料员组织进行,项目材料责任师、专业技术员参加。其记录由材料员填写并保存。⑶经检验合格的物资做好标识,妥善保管。不合格的物资,项目不得接收和入库。⑷检验标准:严格按相关材料的国标及行业标准执行。4.6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⑴本工程的过程检验和试验按程序文件《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⑵项目的自检由小组进行,质检员确认。项目的互检由工长、技术员组织,对于检验发现的质量问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⑶专检员的日常检查记录应注明哪项是对班组自检进行的复检数据。⑷隐蔽工程的验收应在自检确认合格后隐蔽前进行,顾客代表、质检员、班组长参加并签字。⑸该工程进行的试验工作主要有无损检测试验。⑹质检员必须参加控制点的检验、项目经理部在过程进行前应提前通知质检员。⑺检验和试验计划序号检验和试验检验时机参加人员1钢柱验收吊车梁安装前进行甲方代表、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班组长2材料进货检验材料入库前材料员、材料责任师3隐蔽工程检验隐蔽前甲方代表、质检员、技术员、班组长4分项工程检验分项完成后技术员、质检员、业主代表5分部工程检验分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分部负责人、质检员4.8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⑴对于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按程序文件《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执行。⑵由项目总工负责本程序的管理。操作人员、技术员、检验人员要在使用前对量具和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有效性。⑶对于本工程中使用的水平仪、水准仪、经纬仪、盘尺、氩气表、氧气表、乙炔表及卡尺、压力表等必须在其有效期内使用,项目不得私自购买计量器具。⑷使用的器具应有有效标识,使用前进行确认,对于无标识的技术员应立即报项目总工安排检定。4.9质量记录控制⑴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保管按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⑵项目总工负责该程序的组织实施、项目技术员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项目经理部每月至少对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组织一次检查。对质量体系运行记录要保管好,工程完后交工程技术科存档保管。⑶本工程应提供以下质量记录。探伤记录、报告隐蔽工程记录防腐工程施工记录构件合格证材料合格证和材质单施工日志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监查报告(证书)施工设计修改文件及材料代用记录工程交接验收证书技术联系核定单图纸会审记录高强螺栓副实验报告4.10不合格品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⑴对于不合格品控制按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⑵对于检查或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按情况不同而分别进行。顾客提供物资的不合格品由材料员提交顾客处理;对于自采物资的不合格品由材料责任师负责联系退货,材料员(采购员)具体办理,对不能退货的应与顾客代表和设计部门协商降级使用或按报废处理。项目每月要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该措施由项目总工批准实施。对于检验人员所提出的质量返工,应由项目总工组织评审,制定实施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表,质检员负责跟踪验证,并填写记录。⑶对于工程质量通病,项目要制定预防措施并严格贯彻实施。⑷不合格品控制措施a.该项工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进行控制,对于出现的不合格负责组织评审,项目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班组长、材料员等要及时将出现的不合格进行反馈。项目应建立质量信息台帐,并填写质量信息记录传递到c.进货物资应由项目材料员通知材料责任师和质检员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填写记录,出现的问题由材料员负责及时反馈。d.对于紧急放行的物资(能按原状态追回的方可放行)在出库前由材料员做好标记并填写紧急放行记录表,当检验不合格时,由材料员和分项技术员立即组织追回,并按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存放。e.工程施工时,项目至少每周应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掌握各组的质量动态。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应及时评审并填写不合格记录、评审、处置表。f.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来自顾客、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和公司、分公司、质检员及项目自查的不合格记录及时进行收集汇总,并以此做为每月质量分析会的信息来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g.项目质检员对不合格信息应在二日内传递到质量科。h.应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五.施工部署该工程采用预制厂预制,现场组对安装形式组织施工,以便于对质量、工期进行控制。即在土建工程开始柱、基施工时在预制厂地开始吊车梁的分段制作,该梁拟分为三段预制,每段约14米。预制完成、尺寸质量无误后运抵现场组对吊装。六.具体方案6.1施工顺序平台搭建放大样下料组对焊接整体检验运抵现场现场组对校验补漆整体吊装尺寸检验补漆6.2吊车梁制作1放样放样使用核对的标准钢尺进行,其它钢尺均与这一钢尺进行核对、校正,安装时也应用这一钢尺测量,未经校验的钢尺不能使用。放样时先要核对图纸的安装尺寸和孔距,在钢平台上按图放出实样后,再复核各部分尺寸,主梁放样后要经工地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放出的实样采用样冲眼全部标记出来,以留作组装时使用。⑵钢架的下料钢材入库前,首先检查材料的材质单,并由材料责任工程师按钢材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不能验收。合格后按要求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并按要求对每批材料进行编号,材料编号应在入库通知单、实物帐,出库单上予以标识,以便对其进行追溯控制。钢板下料前,应用平板机进行整平,合要求后才允许下料。下料之前,要按钢板来料尺寸进行排版,以保证成品的几何尺寸,并考虑到节省材料,科学用料,并使各处连接焊口的相对位置符合规范要求。3号料根据图纸和来料的尺寸,统筹安排,合理配料,其拼接缝错开,距离要符合图纸规范要求,要避开安装孔,连接部位和复杂部位。接头尽量布置在受力较小,便于操作的位置。号料时,留出对口间隙(每口减少2mm)气割余量,(每道切口加3-4mm)和焊接收缩量(每道焊缝加0.3/1000,每个接口加1mm,每对钢筋板加1mm。拼装口留修口余量10mm(余量留在非标准边)。予制允许要求:长宽为±1mm,对角线差为±1mm,两端孔中心距为±1mm,相邻孔中心距为±0.5mm,两排孔中心距为±0.5mm。4切割采用半自动切割机和剪板机进行,切割前先进行试切,以消除影响切割质量的因素,切割偏差与划线尺寸偏差不得大于0.5mm。切割上下翼
本文标题:42米大跨度吊车梁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2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