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3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先讨论补充材料)一、负债业务的涵义、特征和作用1、涵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应该偿还而尝未偿还的经济义务,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2,特征:(1)能够用货币计量的;(2)必须是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3)是必须要偿还的;(4)只有在偿还后才会消逝的(5)必须是合法的(见链接!)。3、作用:(1)第一性作用(负债是前提,是第一位的)(2)基础性作用(支付中介的基础,信用中介的基础)(3)决定性作用(决定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4)转换性作用(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资金)(5)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二、负债管理的原则1、依法筹资原则2、成本控制原则3、结构合理原则4、量力而行原则三、负债结构分析1、负债的构成负债存款负债借入负债结算中的负债(1)、存款负债存款的分类:1)按是否可开列支票交易账户:支票账户(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NOW)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股金提款单账户(SDA)等非交易账户:储蓄存款、定期存款2)按存款者身份不同单位存款(企业存款、事业单位存款、财政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银行同业存款3)按存款期限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2)、借入负债同业拆借回购协议转贴现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包括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注意:欧洲货币的产生与当今的涵义!)长期借款(金融债券)(3)、结算中的负债(4,20)指在结算业务活动中形成的负债。主要是指一些特殊结算方式所形成的临时性负债。如:信用证结算方式可以使购货单位的开户银行获得一笔暂时的结算负债。具有数量大,成本低,而且不用支付利息等特点。对策:(1),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通讯设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的条件,大力开办对单位和个人的票汇,电汇和信汇业务,扩大信用证结算和信用卡消费,增加应解未解汇款的沉积量,扩大无息资金来源;(2),掌握好联行资金的变化规律,合理占用联行资金,充分利用联行资金;(3),利用资金调拨解付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合理使用财政性资金;(4),正确处理与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上级行的关系,合理占用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上级行的资金,大力开展各项代理业务.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构成的特点负债结构日趋多样化银行负债中储蓄存款增幅最大企业存款波动大存款期限结构由以短为主变为以长为主负债持有市场份额不平衡四、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分析1、负债成本的概念是银行在组织资金来源过程中所花费的开支,包括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支出两大部分,非利息支出包括劳务费、印刷费、广告费、差旅费、设备费、房屋租赁费等2、负债成本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成本概念:1)利息成本2)营业成本3)资金成本4)可用资金成本5)相关成本主要有两种形式:风险成本和联动成本(连锁反应成本)6)边际负债成本五、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分析1、影响负债增减变化的因素分析(1)外部因素银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周期的阶段(繁荣还是衰退)金融法规的宽严程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度。物价水平的高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居民的消费习惯与偏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及市场竞争格局。(2)内部因素存款的品种、存款的定价、服务项目与质量、存贷款的依存关系(银行对客户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的信誉及实力、网点设置和营业设施、营销手段、银行公共形象与同社会各界的关系、商业银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2、负债管理的目标与策略(重点!)目标: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1)数量增长;(2)成本下降;(3),运用充分;(4)结构合理:(5)风险降低。(如何科学把握目标?见链接)策略:(1)价格策略(2)创新策略(3)服务策略(4)宣传策略六、存款负债的经营管理1、存款经营管理的目标提高存款增长率增加存款稳定性降低存款成本率调节存款运用率优化结构、降低风险七、影响存款增减变化的因素及策略1、影响储蓄存款增减变动的因素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社会成员的消费支出结构商品的供求状况和市场物价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金融资产的种类社会综合保障制度建立状况社会成员的文化传统和消费信贷发展状况储蓄存款的定价、银行的信誉及实力、服务项目与质量、银行同社会各界的关系、银行员工的素质等。2、企业存款增减变动的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金融政策的变化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银行的业务种类和服务质量银行的实力、形象和同业竞争状况3、储蓄存款的经营策略重视价格杠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存款种类的多样化注重业务操作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存款销售和开发调动储蓄人员吸储积极性4、企业存款的经营策略提供全面的服务项目,密切银企关系发展多样化的企业存款种类以贷引存、存贷结合协助企业管好用好资金九、借入负债的经营管理六十年代以后,负债管理理论发展起来,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来扩大资产规模、解决流动性受到重视,借入负债比例不断上升。1、商业银行借入负债的特点2、借款对银行的意义可以规避存款利率上限的严格管制、不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费使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银行能够更加自如的统筹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以把握盈利机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控制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可以精确地安排借入资金的运用及偿还计划;可以突破银行现有存贷关系的束缚,筹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随时购买资金以获得流动性供给3、同业拆借概念特点:同业性、短期短、金额大、不交存款准备金。同业拆借的过程:资金拆借双方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准备金账户,当资金拆借发生时,双方账户发生以下变化:4、向中央银行融资1)再贴现中央银行预扣利息=票面金额×再贴现率×距到期日天数/360申请银行贴现金额=票面金额(1再贴现率×距到期日天数/360)2)再贷款可信用贷款;可抵押贷款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头寸贷款5、证券回购1)特点期限短(一天~半年)、利率稍低于同业拆借利率、协议双方可直接成交也可间接成交、金额较大2)操作流程:6、商业银行长期借款主要形式是发行金融债券好处:获得长期资金来源;使负债多元化,增强负债的稳定性;没有挤兑风险;根据自己需要有计划发行;成本低于发行股票,股权不会被稀释;利息在税前开支,计入经营成本;不缴纳法定准备金,不参加存款保险;股东可获得财务杠杆作用效果。严格的规定(需要银监会和证监会审查批准!)
本文标题:第3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2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