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银行经营管理学,朴明根主编)
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经济原因•中央银行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在此之前,习惯上称为商业银行的银行已经存在和发展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大致经过了以下4个阶段: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阶段;货币信用关系广泛存在阶段;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阶段。•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原因包括: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统一票据交换与清算的需要;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需要;保障政府融资的需要。•二、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在世界各国中,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它成立于1656年,虽然经营很多中央银行业务,但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却是1897年以后的事情。•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中央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初,它拥有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只处于一般的往来关系。后来,才享有一般银行不能享有的特权。首先,它向政府放款,满足英国连年殖民战争的资金需要;其次,它获准以政府债券为抵押,可发行等值银行券。再后来,英格兰银行还代理国库和管理政府证券。182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准许其他股份银行设立,并可发行钞票,但限制在伦敦65英里以内,以区别于英格兰银行。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只有英格兰银行具有钞票的无限法偿的资格。这样,英格兰银行成为全国法偿货币的发行银行。1844年,英国的银行法案《英格兰银行条例》(又称比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随后,英格兰银行逐步垄断了全国货币发行权,并于1928年成为英国惟一的发行银行。•(二)中央银行的发展•1.法兰西银行•2.英格兰银行•3.德意志联邦银行•4.欧洲中央银行•(三)二战后中央银行发展的新特征•自从1920年的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以来,到1942年,世界各国改组或设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全世界金融业进入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阶段。从1945年起至1971年止,全世界金融业进入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阶段。•1.中央银行国有化•2.中央银行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3.货币政策运用综合化•4.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合作不断增强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一方面,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同样具有银行固有的“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另一方面,它的业务活动又与普通的金融机构有所不同。•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来看,它是保证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中央银行通过国家特殊授权,承担着监督管理普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重要使命。同时,由于中央银行处于整个社会资金运动的中心环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枢纽,是货币供给的提供者和信用活动的调节者,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和对货币、信用的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随着国家对金融和经济实施干预和调控的加强,中央银行的国家机关的性质也趋于强化。当然,中央银行也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央银行履行职能时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第二,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依靠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调节。•第三,相对于其他行政机关,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一)发行的银行•(二)银行的银行•1.银行存款准备金的保管人•2.银行的最后贷款人•3.全国票据清算中心•(三)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资金•2.为政府提供信用•3.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4.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5.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6.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三、中央银行在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要为政府服务,特别是在政府债务的筹集与管理方面给予支持,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其约束,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二是中央银行作为具体制定和贯彻执行宏观货币政策及相关措施的机构,要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为根本目标,遵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的制定和执行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根本需要,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特定阶段需求的货币政策措施。•(二)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不同形式•1.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中央银行一般可以独立地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和指示。现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和德意志联邦银行为例说明该形式的特征。•(1)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独立性的表现。(2)德意志联邦银行独立性的表现。•2.相对独立性中性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在实际上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现以日本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为例介绍该形式的特征。•(1)日本银行独立性的表现。•(2)英格兰银行的独立性表现。•3•在这种形式下的中央银行必须服从政府的指令,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这种模•(三)中央银行的作用•中央银行从萌芽、产生至发展到今天,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总的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货币,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2)调节经济,促进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3)加强联系,促进国际金融的合作与交流。第三节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多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二、中央银行的所有权类型•(一)国家所有制形式•(二)公私混合所有制形式•(三)非国有资本形式•(四)无资本形式•(五)多国共同所有制形式•三、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1.决策与执行权力集于一身的模式•2.决策与执行权力相互分开的模式•3.决策与执行权力相互交叉的模式•(二)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与分支机构•1.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1)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机构。•(2)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和分析的部门机构。•(3)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机构。•2.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2)按业务需要设立分支机构。•(3)按行政区设置分支机构。第四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施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是涉及宏观经济指标的,是着眼于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干预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中央银行货币目标一般分为最终目标、中期目标和效果指标三个层次•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它是距离政策工具较远但接近于最终目标的金融变量,是中央银行不容易对它进行控制,但与最终目标的因果关系比较稳定的变量。操作目标是接近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金融变量,是直接接受政策工具的影响,中央银行容易对它进行控制,但与最终目标的因果关系不太稳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建立,对于及时测定和控制货币政策的实施程度,使它正常运行并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货币政策的时间滞后现象的存在也要求建立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1)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基本标准。•第一,可控性。•第二,可测性。•第三,相关性。•第四,稳定性。•第五,适应性。•(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指标。•第一,长期利率。•第二,货币供应量。•第三,信贷规模。•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一)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1)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基本内容。•(2)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与运行。•2.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3.公开市场业务•(1)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内容。•(2)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二)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除了上述的一般货币政策工具以外,还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所谓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但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同的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利率来发挥作用。这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优惠利率四种。•1.消费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三)中央银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等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其手段主要有利率上限、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直接干预和特种存款五种方式。•2.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间接办法对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施加影响的一种控制手段,主要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两种方式。•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影响经济体系内的各种经济变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途径和过程。•(一)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1.从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至企业和居民•3.从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至产量、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的变动•(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1.货币传导渠道•2.信贷传导渠道•3.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第五节中央银行业务与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一)非盈利性•(二)流动性•(三)主动性•(四)公开性•(五)相对独立性•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一)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二)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金融调查统计业务和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业务等。•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其基本业务活动的综合会计记录,是中央银行发挥职能的基本体现。要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资产负债的情况,必须首先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其构成。•为了便于各国之间相互比较和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编制的《国际金融统计》刊物,以相对统一的口径提供了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称之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表2-2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表2-2简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国外资产储备货币国内资产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国内资产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发行债券国内资产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国内资产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外负债国内资产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中央政府存款国内资产对私人部门的债权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一)资产•一国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1.国外资产•国外资产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持
本文标题:第二章中央银行业务(银行经营管理学,朴明根主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2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