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一每个人。2.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3.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如何中如何尊重他人。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彼此尊重,生活才能快乐,社会才会和谐。阅读教材P32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答案:(1)第一个场景展示的是比赛结束的时候,无论胜负都主动和对手握手。这一举动体现了对对手的尊重,显示了一个人良好的素养,令人心情舒畅。第二个场景展示的是行人随便丢垃圾,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行为,令人感到不舒服。(2)尊重他人就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正当权益,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理解他人。教师:乱扔垃圾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手的尊重。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时内容——尊重他人。【讲授新课】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教师:尊重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尊重的详细内容。2.阅读教材P33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提示:(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2)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帮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3.教师: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4.阅读教材P34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答案提示:读者甲看以每个人都有进馆阅读的权利,但是没有看到衣冠不整者进馆阅读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读者乙看到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是对其他读者的尊重;读者丙没有看到尊重是相互的,每个人享有穿着自由的权利,但也需要尊重他人。5.教师: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会与他人打交道,我们要做到尊重从我做起。二、尊重从我做起1.阅读教材P34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答案提示:情境一:我会先给小萌讲试题,然后再和同学去参观美术馆。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情境二:我会先和同学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情,如果耽误了足球比赛的直播可以另找时间看重播。这是尊重同学们的表现情境三:我会认真倾听,和舅舅分享快乐。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2.教师:由此我们看出,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3.阅读教材P35探究与分享,回答: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提示:学生说出自己的合理理由即可。4.教师: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由此我们看出,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5.教师:请同学们发散思维: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答案提示:尊重大自然,尊重动物生命等。6.教师: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该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和怎样尊重他人。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等。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第2课时以礼待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2.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导入新课】情境导入: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思考:他悟出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即可。教师: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以礼待人。【讲授新课】一、待人礼为先1.教师:小时候,我们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对小孔融的有礼记忆犹新。我们看下下面这位同学的做法是否有“礼”?2.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该如何改进?(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答案提示:(1)到了就餐地点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不尊重我;我会找个借口早点离开。3.教师: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4.教师:大家齐读P37相关链接,刚才我们学习了文明有礼对个人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学习文明有礼对社会的作用。5.阅读教材P38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2)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答案提示:据实回答即可。6.教师:结合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期望,我们总结一下需要改进的方面: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7.教师: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8.阅读教材P38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上述情境体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想。答案提示: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形象。感想: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9.教师: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10.教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11.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三、做文明有礼人1.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2)我们应如何向杨时和游酢学习,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答案提示:(1)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懂礼貌、讲礼仪,是文明有礼的人,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2.教师:同学们总结得不错。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3.活动:情境判断——明礼守礼(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桶。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学生分组讨论回答。4.教师: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正确,举止得体;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正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5.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等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第3课时诚实守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养成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2.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3.知识目标◆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重点:诚信的重要性。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提示:学生说出做人要诚信的意思即可。教师明确:大家回答得都非常不错。诚信是做人的美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诚实守信。【讲授新课】一、诚信无价1.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为什么?答案提示:(1)小方的言行是不守时,不遵守承诺,不诚信的表现。(2)不愿意,因为他不讲信用,不诚信。2.教师: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8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