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34张PPT.ppt
1、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2、分层设色地形图(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海平面——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海拔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100100110120110120130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ABCD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CD山坡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地点的连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内凹进去(低处突向高处的地点连接起来)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山谷山谷山脊鞍部鞍部山顶山顶思考:能在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吗?怎么判断?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稀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第二课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丘陵和山地褐色代表高山白色代表雪线以上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景观图五种地形的识别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山地: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丘陵: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盆地: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1000米以上500米以上200-500米没有一定数值200米以下地面起伏程度与外部相比高差大,高原内部起伏不大。崎岖,起伏很大起伏不大四周高、中间低较平坦,起伏不大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断高度,那么分层设色图呢?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地形剖面图表示地面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本文标题: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34张PPT.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9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