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哲学史课件(新)
主讲:刘玉生教授《中国哲学简史》泉州师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一讲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哲学和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史是一种专门史。哲学家们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作了反思,又把他的反思用理论思维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史就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的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的思想体系。◆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经济基础是以分散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工商业和贸易兴旺发达的情况迥然有别。◆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始终一贯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得十分完善和巩固。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走过的道路却完全是“背道而驰”。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奴隶制成为奴隶制社会的典型形态,而欧洲君主专制政体则又十分晚熟,乃至后来成为了资本主义新经济形式的庇护所和支持者。◆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当西方文明的奠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建构他们的哲学体系,并从而最终奠定其哲学发展的基本格局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国已开始了由分封的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而走向“天下”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道路。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群体的出现和中国哲学的成形,是与当时奴隶主阶级向地主阶级的权力过渡和“大一统”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过程相伴随的。◆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西欧封建君主制的姗姗来迟,带给西方人的是神学主宰一切和哲学的停滞倒退。而中国哲学在封建社会却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中国的神学从来没有在整个社会占据支配地位。西方哲学对神学的批判则是在四个世纪后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革命等形式来完成的,它反映的是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在这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和工业生产加速发展,机械力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结盟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因此而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流行。与此不同,中国无论哪一派的哲学家都没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都是重辩证法的。由于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哲学学派的二分对立格局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严重和阵线分明。◆中国哲学史的分期●中国哲学以华夏民族的认识史为起点,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大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开始了中国哲学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国哲学史的分期●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夏商周哲学萌芽、先秦诸子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发展阶段。◆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从总体上来归纳,大致可以有如下一些基本的方面:一、辩证思维传统●物生有两与一分为二○“物生有两”即事物无不有其对立面,春秋时期的史墨首先自觉地予以表述。它要求既把握统一体之“一”,又抓住对立面之“二”(两),注重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老子》:“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观。○《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无限可分性思想。○儒家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下》)。○“二”既然是由“一”分成,“一分(生)为二”也就是更为一般的观点。○《老子》有“一生二”。○《易传》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分生成模式。○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一分为二发展成为普遍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王夫之对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来主分和主合的两派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分一与合二应当统一起来,合一与分二是“相为保合”、互相支持的关系。王夫之对一两分合问题的总结,反映了中国哲学首尾一贯的辩证思维传统。●和合与中庸○西周末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孔子遂以“和而不同”作为君子的标志,注重和合的社会功能。“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中庸》对孔子的“中庸”之德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中庸是处理两之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只有符合中庸,才算是把握了道。●整体与有序○整体观最早来源于原始人类的天人一体观。在他们这里,人的思维是宇宙过程的合目的性的反映。这一思维定向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传统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并以天人合一的思维形式凝聚积淀在整个民族心理之中。○有序性是与整体性密切联系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周易·序卦传》第一次自觉总结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注重次序、顺序和循序,是易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变化发展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传统,尤其表现在变化发展观上。○变化是宇宙生成的前提。自《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和“生生之谓易”以来,中国哲学便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的。○变是非常和常的统一。常是宇宙的存在本身,没有常也就没有宇宙。而变者,“改常”之名也。宇宙总是在变化中生成,变否定旧常又创造着新常,故变比之常也就具有更大程度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变”是矛盾的化解。二、浓郁的社会情结●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中国哲学以“道”作为自己最根本的范畴,而求道便成为治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论道的目的,首先不是论哲学本体及其体系的构造,而是服务于社会国家。西周成王时设立三公,规定他们的任务便是“论道经邦,燮理阴阳”。诸如“治世之道”、“思以其道易天下”之类的提法,也都是说明道是治世和改换天下的工具。●人伦道德本位,内圣与外王中国哲学立足于人际关怀,“以人为本”。在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形式下,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研究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孟子对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亲情进行了最强有力的辩护,他提出的“五伦”成为上千年不变的调节中国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在儒家,家与国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能齐家也就能治国平天下。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都在于使人们从小就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哲学注重道德修养,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联系到人的事业的成败,故“德”和“业”的问题必须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二者相辅相成。进德修业、崇德广业是自强不息的最为深刻的内容。○“地势坤(顺),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的刚健进取与地道的柔顺退让相辅相成。像大地一样的忍辱负重的品格和厚重博大、吸纳百川的胸怀,是事业成就和学术发展的必须基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统一在历史观中表现为忧患意识。三、独特的哲学基本问题与西方哲学有别,中国哲学的根本宗旨,在探究天人之际(相互关系)的问题,天人关系论贯穿于其他哲学理论之中,故天人之际也就有别于具体的哲学问题而成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范畴的含义○自然之天。自然之天包括作为实体和属性的存在两个方面。○主宰之天。主宰之天包括人格化至上神和客观必然性双重含义。○本体之天。本体之天包括气、道、理、性、心等不同的界定。○至善境界。天作为至善境界,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终极的目标和典范。●天人关系的两大命题○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通过自己的德行锻炼努力回归于天(性、心);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天人有分,亦称天人相分。天人有分之“分”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天与人分别构成为自然与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天意与人意无关或相违;二是天与人各自具有其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孔子曰:“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提出“忧患”的概念,并且以自己终生的忧患去担当国忧和民忧。●忧患精神○“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周易》是忧患之作。马王堆帛书《易传》:“夫易,上圣之治也。古君子处尊思卑,处贵思贱,处富思贫,处乐思劳。此四者足以长立,各以天地俱。”此四处四思,是忧患精神的精华。○两宋时理学的忧患精神得以发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道精神○乐道精神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发挥了乐道精神:“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认为,达到诚的境界,是人最高的乐道精神的体现。“万物借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儒家之乐,更多的是指道德心灵的体验和精神快乐。“乐者,服德者之所乐也。”○庄子则追求自然之乐:“与人和者,谓人之乐,与天和者,谓天之乐”,有和才能有乐,人和天和,人乐天乐,天人共和乐,这是和乐的自然境界。●和合精神和合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可能“三维”世界的思考活动,它是中国哲学所认同的理念。○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人际关系而推及为政,和是普遍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更是强调“人和”的作用。○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和合是以道德理性为基础的人文关怀。○“和合”作为人文世界的所应然和所以然的原则,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冲突的原则。“内得于心,外度于义。外内和同,上顺天道,下中地理,中适人心”,以达到天、地、人和合的境界。●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人本是指以人为根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管子:“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孔子的人本思想不仅尊重人,而且重视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在孔子的仁学中,充分体现了人本精神。○孟子认为人有人互相关爱的“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最一般、最基本、最普遍的“人性”。○荀子提出爱人和爱民。爱人是仁者之事,爱人是有限定的,非普遍的爱;爱民是政治价值的选择,而非道德价值的选择,是以普天下人为施爱的对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出人本主义原则,荀子提出“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的三大治政思想。●笃行精神○中国哲学认为,忧患精神的化解、乐道精神的实现、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扬,都有赖于笃行精神的支撑和践行。○孔子强调“行”的价值,讲求学与行、言与行的一致、融和。“君子不以言举人”。○荀子认为一种学说和认知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方可笃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矣。”○《中庸》凸显了自强、刚健的笃行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哲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笃行精神是中国哲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五大精神是主体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社会环境的腐败、凶险,人生关系的错综复杂,心灵环境的孤独、苦闷等的思考和回应,是对人的生命的尊严、价值、意义的重建,是人对精神家园、价值理想的终极追求。第二讲商周时期的哲学思想萌芽◆商周时期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主要表现是原始人已经产生灵魂不灭的观念。但是,在原始氏族社会条件下,只能有哲学思想的萌芽。哲学作为一种对整个宇宙的认识理论,作为一种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是在奴隶制社会中才产生的。◆商周时期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我国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夏朝,开始从原始氏族公社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夏代社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课件(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3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