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7·5 宗教建筑 (NXPowerLite)
§7·5宗教建筑§7·5宗教建筑一·佛寺、佛塔1·河北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代,原名龙藏寺,宋用名龙兴寺,清康熙起用隆兴寺.·现存宋朝佛寺总体布局的重要实例·布局全寺建筑依着中轴线作纵深的布置自外而内,殿宇重叠,院落互变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组群及主要建筑·摩尼殿左右配殿大觉六师殿(已毁)钟楼、鼓楼山门琉璃照壁第二进院落弥陀殿佛香阁碑亭慈氏阁、转轮藏殿戒坛·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中国现存唯一平面呈十字形的佛殿·殿基近方形,平面呈十字形,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两间抱厦,为现存木构中四出抱厦最古实例·殿身全是厚墙围绕,只抱厦正面开门窗·梁架结构—普拍枋—补间铺作用斜拱—昂式耍头·转轮藏殿·重檐歇山顶,两层·经后代重修多次,但基本保存宋朝的风格·殿内部下层柱子,为了容纳轮藏,把两中柱外移,形成平面六角形的柱网,同时上下两层间没有平坐暗层(与辽独乐寺观音阁不同)——移柱法·慈氏阁·永定柱造的孤例·佛香阁(大悲阁)·隆兴寺内的主体建筑。以高阁为全寺中心的布局方法,⇒唐中叶以后供奉高大的佛像,主要建筑不得不向多层发展,陪衬的次要建筑也随着增高,反映了唐末至北宋期间佛寺建筑的特点·现存的阁是1940年前后重建的。阁高约33米,三层,歇山顶,且上两层都用重檐,并有平坐,给人的感觉比其实际要高大。阁内所供即千手观音高24米,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建阁时所铸,为中国古代最大的铜像2·天津蓟县独乐寺·重建于辽统和二年(1052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均是辽代的原物·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椽·分心槽·单檐庑殿顶,举折和缓,出檐深远·台基上立木柱12根,4根角柱——侧脚·斗拱分析——斗子蜀柱——唐风·山门内部不用天花·正脊两端的鸱吻,龙头有形,尾向内卷,是鸱尾向龙吻演变过程中的实例·观音阁·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也建于统和二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九脊殿·低矮的石砌台基,前附月台·观音阁外观两层,内有一暗层,实为三层。一、二层间有腰檐,檐上出平座。高23米·平面:上减去当心间缝中柱,内柱网布置采用内外两周的配置方法,构成大圈套小圈的双层圈柱平面。·结构分析:—叉柱造—斜撑,加强了结构的刚度—斗八藻井—次间用平綦—柱子仅端部有卷杀,有侧脚·斗拱分析:—下檐:瓜子拱、慢拱—平座铺作:斗子蜀柱—风格:雄健,排列疏朗,留有唐代遗风阁内有16米高的11面观音像3河南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ll25年),为研究《营造法式》的实物例证·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的后代佛徒为纪念达摩祖师而修建的寺院4·山西大同善化寺·平面及主要建筑——山门(金)——三圣殿(金)——大雄宝殿(辽)——普贤阁(金)①大雄宝殿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图·面阔7间,进深5间10椽·砖砌月台,单檐四阿顶·平面:减柱造·斗拱当心间60度斜拱次间45度斜拱②山门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梁架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正面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图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善化寺三圣殿内景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山西大同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内西南隅,面向东·寺内碑文记载,辽末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入西京(大同),寺大部分被毁,仅余教藏等殿五处。薄伽教藏殿梁下题记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明代华严寺始分为上下二寺。下寺在上寺东南,是辽华严寺的藏经殿,其殿内外之半拱及梁柱之比例权衡甚美,尚存唐代建筑遗风。下寺内还有海会殿,现已拆除,仅余薄伽藏殿。薄殿内部墙排列藏经的壁藏38间仿重楼式样,忠实地反映了辽代建筑的风格,是辽代小木作的重要遗物,也是海内唯一孤例·下寺①薄伽教藏殿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天宫楼阁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鸱尾②海会殿薄伽教殿内彩塑合掌露齿菩萨·上寺·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③大雄宝殿·单檐庑殿顶·为现存单檐建筑体量之冠·“平面接近金箱斗底槽”·斗拱:使用斜拱5·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塔平面八角形,高九层,其中有四个暗层,高67.3米,底层直径30.27米·体形庞大。各层屋檐上配以外挑的平座与廊结构上使用明袱、草袱两套构件;叉柱造·木塔采用了分层叠合的明暗层结构,各暗层在内柱与内外角柱之间加设不同方向的斜撑·塔的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6·泉州开元寺双塔·东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西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宋淳佑年间(1241-1256年)改为石塔·镇国塔高48米,仁寿塔高44米。双塔是中国现存的最高石构古塔特征——仿木结构8边形——斗拱——绰幕枋——平座、勾栏7·宣州广教寺双塔·两塔均为方形平面·楼阁式,可以登临·风格:兼唐塔的沉雄和宋塔的秀劲二·儒教建筑、民间祠社1·山西太原晋祠·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原祭奉春秋时晋侯的始祖叔虞,故称晋祠·现有建筑除圣母殿、飞梁是北宋,献殿是金代以外,都建于明清·明清扩建后,园林化①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间(1023—1031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正面朝东,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达二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前檐副阶柱身施蟠龙·梁架:柱有显著侧脚、生起、有普拍枋、合朩杳·斗拱——下檐柱外跳:昂式华拱——上檐柱外跳:昂式耍头·殿内有塑像43尊,其中宋塑41尊,尤以33尊侍女像姿态秀丽生动,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作②献殿·重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阔三面·单檐歇山顶,造型轻巧③飞梁·飞梁是位于圣母殿前方形水池上的十字形桥梁·结构:先在水中立石柱,柱上置斗拱、梁木,再覆以砖·根据斗拱、石柱和覆盆莲瓣石础的形制分析,应是宋代遗物2·山东曲阜孔庙①·概况·距今曲阜城五公里,曲阜城实际以孔庙为中心重建的。城正南门正对孔庙南门·曲阜孔庙的格局为宋代定型,金代重修,明清依旧制重建②孔庙(文庙)现象·各州县都有文庙;制式较高,曲阜孔庙仅次于宫廷建筑,一般州县文庙也超过州县衙署;不同于一般宗教建筑,没有神秘、压抑之感,有的是森严的秩序。因为儒教之“教”,不是宗教,而是教化形成固定的格局和形制,如棂星门、泮池、大成殿等;除了礼仪功能,尚有期盼一地文风昌盛意义。影响对学宫、书院等建筑有直接影响③曲阜孔庙分析·沿南北600米的狭长轴线逐步展开,(东西仅145米)·全庙由南而北,以垣墙廊庑分为八进:——前三进为引导部分,布置牌坊和棂星门,植柏树。——由棂星门至大中门,为孔庙前奏——大中门起始为孔庙本身:自此起有长方平面的院墙,四角置角楼,近似宫禁制度。——奎文阁,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横街,东西有门:其间有碑亭十三座,皆重檐高阁,有金、元各一,余为明清所建——主体建筑:大成门和大成殿组团
本文标题:§7·5 宗教建筑 (NXPowerLit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