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注意保密
附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二○○六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一、指导思想......................................................................................1二、实施原则......................................................................................1三、工程目标......................................................................................1第二章实施内容.........................................3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3二、区域热电联产工程......................................................................6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8四、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10五、电机系统节能工程....................................................................14六、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17七、建筑节能工程............................................................................20八、绿色照明工程............................................................................23九、政府机构节能工程....................................................................25十、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8第三章保障措施........................................31一、加强组织领导............................................................................31二、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31三、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32四、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政策机制............................................33五、切实加强项目管理....................................................................351第一章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围绕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约能源资源的自觉性,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能力,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实施原则(一)坚持企业为主实施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二)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三)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四)坚持依法强化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五)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与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相结合。(六)坚持整体推进与分年度有效实施相结合。三、工程目标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2.4亿吨标准煤(未含替代石油),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3第二章实施内容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一)现状和问题工业锅炉目前,全国在用工业锅炉保有量50多万台,约180万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约48万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左右,平均容量约3.4蒸吨/小时,其中20蒸吨/小时以下超过80%。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约有燃煤工业锅炉24万台,90万蒸吨/小时,均占全国的1/2。工业锅炉主要用于工厂动力、建筑采暖等领域,每年耗原煤约4亿吨。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效率低,污染重,节能潜力巨大。锅炉设计效率为72%-80%,平均运行效率约60%-65%,平均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每年排放烟尘约200万吨,二氧化硫约600万吨,是仅次于火电厂的第二大煤烟型污染源。燃煤工业锅炉存在主要问题是: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锅炉平均负荷不到65%,“大马拉小车”;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低,燃烧设备和辅机质量低;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不匹配、质量不稳定;缺乏熟练的专业操作人员;污染控制设施简陋,多数未安装或未运行脱硫装置,污染排放严重;节能监督和管理缺位等。工业窑炉工业窑炉每年消耗原煤约3亿多吨,主要集中在建材和冶金4行业。水泥、墙体材料窑炉每年消耗煤炭约2.24亿吨,其中水泥窑约7800座,年耗煤1.6亿吨,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墙体材料窑炉约10万座,年耗煤6400万吨,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以上。钢铁工业窑炉每年消耗煤炭约6600万吨,其中球团工序迴转窑生产线20多条,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0%以上;石灰热工窑炉约350座,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耐火材料热工窑炉约1900余座,平均能效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工业窑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水平低,装备陈旧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大部分缺乏污染控制设施,污染严重;运行管理水平低,管理粗放;缺乏能效标准和节能政策。(二)主要内容工业锅炉1、更新、替代低效锅炉: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房系统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提高锅炉热效率。2、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针对现有锅炉房主辅机不匹配、自动化程度和系统效率低等问题,集成现有先进技术,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提高锅炉房整体运行效率。3、建设区域煤炭集中配送加工中心:针对目前锅炉用煤普遍质量低、煤质不稳定、与锅炉不匹配、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北方地区,建设区域锅炉专用煤集中配送加工中心。4、示范应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用煤,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工业窑炉51、淘汰改造立窑、湿法窑及干法中空窑等落后水泥窑炉。2、采用低压旋风预热分解系统、保温耐用新型炉衬材料、高效燃烧器、高效熟料冷却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等技术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综合节能改造。3、采用节能型隧道窑、内燃烧砖节能、余热利用节能型干燥、稀码快烧、窑体改造等技术对落后的墙体材料窑炉进行改造。4、改造钢铁企业球团迴转窑、石灰窑、耐火材料窑等。(三)配套措施1、制定《锅炉节能技术监察规程》、《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管理办法》,制定有关工业锅炉的能效标准及用煤质量标准,修订《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和《工业锅炉经济运行导则》等法规和标准。2、根据相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限制落后锅炉的生产,淘汰在用落后锅炉,依法关停规模小于20万吨/年的水泥生产企业,加强与技术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局工作配合。3、鼓励开发和应用工业锅炉、窑炉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4、建立锅炉信息平台,发布工业锅炉、窑炉节能信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5、加强锅炉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四)组织实施1、组织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各地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科技厅(科委)、“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多6部门协调小组。2、实施主体: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的企业或单位。3、参与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钢铁工业协会、建材工业协会、城镇供热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二、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一)现状和问题到2004年底,全国已建成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约2300台,装机容量4800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5.6%,年供热16.6亿吉焦。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我国热电联产总规模小,发展不均衡。北方采暖城市中集中供热普及率不到30%,其中热电联产仅占20%。在北方采暖城市、南方工业园区及一些工业企业,低效、污染重的小锅炉大量存在,大多数小锅炉应由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二)主要内容1、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的方式替代城市燃煤供热小锅炉,提高热电联产在供热中的比例,扩大集中供热范围。燃煤热电厂发展2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供热机组,城市附近的30万千瓦以下纯凝汽发电机组改为供热机组,鼓励建设热电冷联供机组,北方小城市建设背压式供热机组热电厂。2、加强工业开发区热电厂的管理,工业生产用热尽量采用热电联产方式,以背压供热机组为主。73、建设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供。4、因地制宜建设低热值燃料和秸秆等综合利用热电厂。(三)配套措施1、加快城市供热体制改革。2、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为热电联产创造条件。热网不落实的热电联产项目,不予核准。3、结合城市规划改造和工业园区建设,将现有供热机组改建为热电联产机组。4、修改完善《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研究热力和电力价格管理办法和税收政策,研究制定严格的以单位热力煤耗作为主要指标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建立热电联产认证制度,对于达不到热电联产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要求的项目要给予处罚。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行监督管理,防止以热电联产名义建设火电项目,引导热电联产规范有序发展。5、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做好工业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组织落实各省(区、市)热电联产规划和法规。6、研究并完善有关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的标准和政策。(四)组织实施1、组织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央和地方发电企业。2、实施主体:实施热电联产建设与改造的企业或单位、中央和地方发电企业。3、参与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8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一)现状和问题我国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的余热余压以及其他余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钢铁企业的焦炉气、高炉气、转炉气,煤矿的煤层气,焦化企业的焦炉气等可燃副产气,大量放空,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我国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约110余座,有30座以上尚未配套炉顶压差(TRT)发电设备;有大型转炉的企业19家,中型转炉的企业42家,只有7家使用转炉负能炼钢技术。我国焦化炉干熄焦比例较低,干熄焦产量仅占机焦总产量的17.4%。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可充分利用副产煤气,但一次性投资较大。我国现有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225条,只有少数配装了余热发电装置。(二)主
本文标题:“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注意保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