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第一节鲁迅生平与思想简介第二节鲁迅小说简论第三节鲁迅散文论第四节鲁迅杂文论第一节鲁迅生平与思想简介一、家庭变故二、婚姻变故三、兄弟失和四、论战种种五、鲁迅思想发展概况一、家庭变故1、“科场案”2、父亲的病与去世3、求学南京4、留学东瀛二、婚姻变故1、朱安女士(1878—1947)2、许广平女士(1898—1968)三、兄弟失和周作人1923年给鲁迅的“绝交信”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请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四、论战种种1、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2、与“学衡派”的论争3、对“甲寅派”的批判4、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5、“革命文学”论争6、与“新月派”的论争7、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8、“文艺自由论辩”与对“第三种人”的斗争9、“京派”与“海派”之争10、对“论语派”、“性灵派”的批评11、“两个口号”论争五、鲁迅思想发展概况(一)个人主义观念(二)反传统的思想(三)“国民性”批判(一)个人主义观念◆鲁迅把人的主观结构作为他广泛的社会历史批判的唯一依据,从而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设计他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蓝图。◆他不遗余力关心人的生存境况和命运,寻找人的异化的原因与人类的出路。居于其意识中心的,不是政治与经济变革,而是人的主体性建立及其与人类解放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建立在主体性思想基础上的批评理论。鲁迅的批判理论有着双重历史基础:1、它是面对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与文化传统沦落而作出的历史选择。不同于主张实业救国的洋务派,也不同于实行政治革命的革命派,鲁迅的选择是人的解放:◆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2、现代思想对于现代性自身的怀疑伴随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从政治制度、物质文明到精神文化的危机,西方哲学内部发生相应的“转向”:◆在尼采等人看来,以存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由于把人的生活需要置于无足轻重地位,由于不研究个人生活的最重要尺度,而无法为个人在复杂的世界上确定目标。理性主义哲学,建立了解释一切事物的体系却完全忘却每个个人自有其主观性。◆尼采说,哲学应当“是一种个人的哲学,从独立的个人开始,就其禀性着手,使个人对于他自己的一切不幸、需要和限制有一番深刻认识,并且追寻出抚慰它们的补救方法来”。◆鲁迅敏锐地觉察到尼采等人“以改革而胎,反抗为本”的哲学体系在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转换过程中的地位,并以此为出发点,批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批评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理论,他预言,基尔凯廓尔、尼采:其说出世,和者日多,于是思潮为之更张,骛外者渐转而趣内,渊思冥想之风作,自省抒情之意苏,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以就其本有心灵之域;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二)反传统的思想1、“整体观”的思维模式2、“反传统”的两难困境3、鲁迅“反传统”的深刻性4、“反传统”问题的复杂性1、“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反传统”实际上是对过去文化的一种否定性的强势的理解方式,一种以“新”为特征的价值体系。从启蒙运动以来,传统常同“成见”、“权威”作为理性的对立物而只具有否定的意义。◆“五四”反传统主义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整体的理解方式,这涉及两种理论预设:(1)须把过去的社会—文化—政治秩序视为一个整体;(2)这种社会—文化—政治秩序须作为一个整体予以否定。2、“反传统”的两难困境◆功能分析、由果溯因、启蒙需要、现实发展、主体论哲学……形成鲁迅激烈的反传统倾向,旧有的社会—政治秩序、伦理—文化体系、心理—行为方式,以至语言文字都作为一种导致中国落后的“传统”或“旧轨道”而遭到批判否定。◆但是,这种明确决绝的反传统精神趋向恰恰使鲁迅陷入了逻辑上的悖论和实际上的两难困境,而对这种逻辑悖论和两难处境的自省,必然打破文化心理上的统一与平衡。◆“反传统”呈示的主体与传统的对抗关系由此转化为人与其自身心理上的关系,它将涉及到人的显示的或隐示的行为与精神文化或心理事实关系。3、鲁迅“反传统”的深刻性◆他在“反传统”过程中同时洞悉了自身的历史性,即自己是站在传统之中“反传统”。但是,这种对理解的历史性洞悉并没有像伽达默尔那样直接引申出对“传统”、“成见”的本质价值的辩护,相反,对“传统”的否定性价值判断导致对自身的否定性价值判断,因此,自我否定构成了鲁迅“反传统”的基本前提。◆鲁迅用“自我否定”来解决“反传统”与主体的传统性之间的悖论关系,使“反传统”的最深刻体现,或者说,与“传统”决裂的最终极标志,不是他的犀利的社会文明批评,而是他对自己的自我审判,更确切地说,是对自身与无法摆脱、割舍不开的传统之间的联系的自省与否定。因此,越是对传统进行尖锐的彻底的剖析与反叛,也就越是对自我进行痛楚的、毫不留情的解剖与否定。◆“与黑暗捣乱”和“绝望的抗战”是鲁迅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反传统”主义的最深刻的体现。◆只有当我们理解了鲁迅对自身的“绝望”来源于自身与传统的联系,理解了鲁迅对传统的否定性判断来源于对民族新生的期望,才能理解鲁迅关于个体的悲剧人生观为什么没有把他引向虚无哲学,而是以“反抗”为核心、以“绝望”为出发点,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对鲁迅来说,“反传统”已是一种内在需要,一种“赎罪”活动,因为他已把自己与传统相联系,并判定“传统”有“罪”,只有赎清了“传统”的“罪恶”,才能赎清自己的“罪恶”——对于置身“传统”中的个体来说,这是一个无望的、却又是不得不为的努力。4、“反传统”问题的复杂性◆策略层面上的整体估价是一回事,操作层面上对文化遗产具体的研究整理又是一回事。不应当简单地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更没有理由指责鲁迅割裂了传统。◆鲁迅绝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于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这种分析态度是一贯的。◆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作为文学家,鲁迅在创作中更多表述一种情感、精神,对传统批判表现很决绝,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为学者,他有冷静和严谨的一面。在批判传统同时,又用大量精力认真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遗产,发掘其中那些有活力、可资借鉴、可能实现转型发展的成分。◆鲁迅用了近30年时间,整理了22部古籍,包括《嵇康集》《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他收集过大量古代的碑帖、拓片,曾试图撰写一部中国书法变迁史。◆他在北大等校上课并写出《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讲稿和著作,有些已成为古代文化研究典范性学术成果,其研究的某些方法、命题和概念,一直为学术界广为采用,影响巨大。◆鲁迅自己创作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丰富的养分,特别是与“魏晋文章”风格一脉相承。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送鲁迅一副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当时的朋友都认为这副联语很恰当,鲁迅也默认。◆鲁迅对传统文学并非全否定。在大学讲坛上,在研究小说史的专著中,他都发现和肯定古代文学优秀的值得传承和借鉴的成分。如对《红楼梦》,就非常赞许,认为其“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肯定的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手法。◆鲁迅既是对传统激烈的批判者,又是对传统最有见地的解释者,他在对传统的解释中发现与肯定有利于新文学新文化的东西。即进行“价值重估”,从文化转型的角度,对传统重新评析、判断和批判继承。◆鲁迅的同时代人,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对传统批判都曾表现得相当激进,甚至是全盘否定,以求冲破旧文化惰性,但他们毫无例外地又都在研究、整理、评判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巨大成绩。(三)“国民性”批判1、日本“国家主义理论”2、梁启超的理论贡献3、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4、安冈秀夫《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5、鲁迅的国民性理论1、日本“国家主义理论”◆日本明治维新时,出现了一股反思国民性的国家主义思潮。一批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如福泽谕吉、西周、中村正直、森有礼等,都曾致力于日本民族文化和国民性的研究。他们研究的理论来源,则是欧洲(尤其是英国、法国)的民族文化理论,如塞缪的《自助论》《性格论》《节俭论》《责任论》,巴克尔的《英格兰文化史导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这些论著对各民族的具体评价不尽相同,但所采用的标准却是大体一致的”,“这些标志包括: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及该民族对此环境所提出的挑战的反应,民智发展的程度及知识的积累,民族政治的进步,等等。从总体上看,在追求人民所渴望的进步及良好的国民性的过程中,上述文化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由的程度”。◆日本近代启蒙主义者在接受英、法关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理论的同时,在东西对比中,更多从批评的角度论述日本的国民性。如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劝学篇》等。◆二战后,有本尼迪克特《菊与刀》,高桥敷《丑陋的日本人》等。2、梁启超的理论贡献◆在中国接受西方和日本近代思想影响、建立改造国民性理论的过程中,梁启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他流亡日本后主办或重要参与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成为国民性批判思潮的重镇。他在这两份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国性国德的文章,不但以真挚的激情感染着读者,而且以透彻的分析震撼着读者。◆梁启超的文章成为20世纪初中国最具号召力和鼓动性的文字。他对中国文化专制特征的剖析,对中国国民性改造方案的设想,是当时社会普遍的舆论。梁氏思想,对成长中的五四一代,影响尤其重大。“五四”前陈独秀、“五四”中鲁迅等的国民性改造理论,就常常有梁启超理论的影响痕迹。梁启超论国民性的理论文章一、《新民说》二、《论中国国民之品格》三、《中国积弱溯源论》四、《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五、《论中国人种之将来》六、《国民十大元气论》3、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史密斯中文名字叫明恩溥,1872年来华传教,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农村从事布道、医药、救灾、教育及其他慈善事业凡二十年,对中国北方农村生活有深入体验,试图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进行真切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初以单篇形式于1889年在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连载,全书英文版1892年在美国出版。这部书共27章,从26个方面描述中国人,将中国人的特性归纳为好面子、神经麻木、无视精确、缺乏公德、缺乏同情心、柔顺、生命力顽强、节俭、忍耐、勤劳、知足等。◆由于民族生活经验、语言文化的隔膜,尤其是作者所考察的对象既在狭窄的地域(北方),又是中国社会最愚昧和贫穷的底层,根据中国“礼不下庶人”的文化等级制度,这个阶层通常是被正统文化排斥在秩序和道德礼教之外的。因此史密斯此书以有限的资料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进行整体的分析、判断,不免以偏概全,有相当多的错误和牵强。◆但这部书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认为是19世纪关于中国的最重要的社会学考察。清末中国知识分子国民性话语与史密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这部书的日译本产生的。◆史密斯这部书日译本《支那人气质》于1896年在日本出版,极大地影响了日本人对中国民族性的评价,在中国读书界也流传颇广。◆它对晚清舆论的影响,大都通过日本留学生传播——当时中国改革派知识分子在日本发行的若干报刊杂志,如《清议报》《新民丛报》《浙江潮》《湖北学生界》《江苏》《河南》等,都热衷于探讨国民性。◆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就是产生在这个时期。20世纪初期的晚清新小说,经常涉及到对中国人“性质”或“气质”的分析,“性质”、“气质”的概念,显然也是character或characteristics的日译。4、安冈秀夫《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1926年7月2日,鲁迅在东单买到日本人安冈秀
本文标题:第三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8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