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论》绪论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教学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学论就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一节教学的概念、地位和任务1、教学的概念: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2、教学的地位: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是特别重要地位。3、教学的任务: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乃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满个性的形成。第二节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第三节教学诸要素的系统分析一、教学活动诸要素:(教学活动七要素:学生、目的、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1、教学活动是为谁而组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2、为什么要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不同层次、不同性质或方面的目的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或结构,落实到学生身上);3、教学目的凭借什么去完成?主要凭借教学内容或课程,这是教学活动中最有实质的因素,他指的是一定在知识、能力、思想与情感等方面内容组织的结构或体系。4、教师怎样根据并运用课程教材来使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的?方法(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5、教学环境(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教学环境)。6、反馈(教学是在教室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7、教师(指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师态度、教学能力)二、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七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要围绕学生主体组织安排,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的受社会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制约;教学的目的主要通过具体的课程与方法来实现;课程受制约于教学目的;方法受制约于课程,它是把课程的内容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从而达成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在方法的进程中受到教学环境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环境受制约与外部环境(物质和精神,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分为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反馈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课程和方法表现出来的,主要是要靠教师有意识的捕捉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测验、考试、教学评价等)。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它的主动性,收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法、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第二章过程论第一节教学过程的本质;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问题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问题2: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问题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问题1:教学过程的实质和特点是什么?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1、从认识方面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2、从交往实践方面来看:学校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形式,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具有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表现在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一是从认识方面来看,学生的认识对象、认识条件、认识任务均具有特殊性;二是从交往实践方面来看,交往实践交往的目的、实践环境、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四个: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同时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再次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起决定性作用。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发展包括(身体、智力、非认知心理因素)。教学受制约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再次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教与学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要正确运用“教学诸要素的合力”规律和“教学最优化”原则,主要靠教师全面了解实际情况,从客观条件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在各要素之间建立最佳联系产生最大合力收到最佳教学效果。问题2: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教学论同许多科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受到这些学科的制约和影响,研究教学过程就必须了解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心理学与生理学、社会学以及系统科学。1、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是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教学过程的实质、特点和规律,就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机械主义的泥坑。2、教学过程的心理学、生理学基础。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研究和组织教学过程就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特点和规律。3、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基础。教学活动受制于特定社会背景,表现为教学过程知识存在的特殊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社会学士教学过程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基础。4、教学过程的系统科学基础。系统科学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系统科学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现象、建立教学模式,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具体化、深入化,还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认识。此外,人类学、伦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也为教学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教学论要对这些学科成果的借鉴、吸收、改造,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问题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有哪几个方面?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这其中相互紧密联系,交互重叠和渗透的统一整体。1、知识传递功能。传授知识是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础,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间接经验。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到实践中去运用,学生获得的知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有生命。运用知识也就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扎实的巩固。2、技能形成功能。形成技能的过程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统一的。技能和知识也是互为表里,互为依存,技能分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形成熟练的技能之后,可简化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技能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是从不熟练到熟练,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要求教育者在训练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稳步前进的原则。3、智能培养功能。培养智能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统一过程中进行的,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着的统一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意味着自动的培养了智能,要培养学生的智能不仅要强调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学生从探索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在解决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活动中运用已获得知识、技能,是培养智能的最好途径。4、个性发展功能。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智能,也就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每个学生在原有经验背景和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知识、技能和智能结构,成为个性发展的基础。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取决于思想、品德、价值体系、情感、动机、态度、意志的培养。身体素质的健美,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对发展学生个性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三章目的论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系统和层次;第二节教学目标的分类;第三节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立问题1:我国学校教育目的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问题2:简评几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分类方式?问题3:你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应从哪里入手?问题4:你对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什么看法?..问题5:教学目标有哪些作用?怎样确定?问题1:我国学校教育目的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教学目的是学校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和制约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我国当前教育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学校教育目的一般认为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部分组成。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教育的总目的是国家为整个学校系统制定的,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在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又需确定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分阶段、分专业的培养目标系列。教育目的只有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而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课程内容为媒介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联系。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测量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问题2:简评几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分类方式?我国教学论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在“教学任务”下进行。包括三方面:第一,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第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力;第二,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三方面的教学任务也就是我国对教学目标所作的初步分类。苏联教育家提出了三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和技巧。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的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认知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形成价值情绪)、“技能领域”(观察、模仿练习、适应)。问题3:你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应从哪里入手?教学目标的分类有多种着眼点和逻辑起点,应当多角度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完整和系统地认识我国学校的教学目标。在对教学的一般目标进行分类时,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第二,是通过教育教学所要形成的学生个性心理要素,包括:知识、智能(智力、能力、创作力)、价值(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意(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和行为(动作技能、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第三,是各部分和要素的发展水平。着眼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形成全面完整的三维立体结构,教育目的的各组成部分和作为教育教学结果的个性心理要素是统一的,“五育”中的每一育都包括知识、智能、价值和行为等主要个性心理要素。问题4:你对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什么看法?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一是在中小学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怎样的规格要求,即培养目标;二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规定各门课程的设置,提出课程目标。学校教学目标一般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或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自行制定。问题4:你对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什么看法?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就要看该目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合理的教学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产生最大成效。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三种作用:指向作用(是通过影响人的注意而实现)、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标准作用(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要确保教学目标发挥三种作用,在确定教学目标是要遵循以下要求: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本文标题:《教学论》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9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