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03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问题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现代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现代教学论的社会学基础现代教学论的文化学基础现代教学论的科学基础一、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一)哲学是教学论的基石和理论依据1.外国教育史上哲学与教学关系考察在西方,古希腊主观唯心主义者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从“自我”来讨论哲学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哲学家。他反对认识自然现象,着力研究人的灵魂或精神,认为神为人“安排了灵魂”,要获得知识,靠直接的感知是不行的。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就存在于人的灵魂中,“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理。要寻找真理,必须从自己内心去探究,因为人的心灵中先天存在着观念和能力。他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套寻求知识的方法——问答法或“产婆术”。并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产婆”,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柏拉图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所构成,人的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体以外存在了。他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人的灵魂就存在于理念世界中。人的一切知识都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中,因而认识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柏拉图由此出发,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可见,柏拉图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之上的。为了发展理性,柏拉图建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教学内容体系(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学方法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的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先验论,他把人的灵魂分成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两个部分。前者的功能是思维、理解和认识,后者的功能则是本能、感觉和欲望。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借助于感官感知外物。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以来的主智主义传统,建立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而且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幼儿期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它重视练习和实践的作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教学思想对后来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能认识万物,其智慧是无止境的。他主张人性是善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适应自然的发展观,在认识论上,夸美纽斯是一位感觉论者,他深信人的外部感觉器官是认识现实世界的窗口,所有知识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认为感觉是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基础。这是他确立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认识论基础。夸美纽斯之后的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第斯多惠等进一步发展了“自然展开”说。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顺应天性的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社会就可以得救。教育的任务在于弃恶扬善,恢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归于自然,就是对儿童进行适合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提出了培养自然人这一教学目的。赫尔巴特吸收了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唯物主义经验派的学说,把心灵看作一块白板,坚持心理、认识产生于感觉和经验。否定人类具有先天的或直觉的才能,强调人的性格受教育和社会环境制约,从而他将自己的教学论体系建立在观念心理学和实践哲学基础之上,构建起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显著特征的教学理论体系。杜威反对旧的传统哲学,认为只有当哲学探索解决人的活动问题时,哲学才有生气和活力。他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包括认识活动都是适应环境。杜威看来,哲学是思维的工具,哲学中的概念、范畴只是人用来适应环境、调整经验的工具。因此,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将“经验”置于中心地位。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以“经验”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为显著特征的教学理论体系。2.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学关系的透视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后,孟子力主性善,确认人具有先验的善性。认为由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构成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心固有的“良知”、“良能”。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存心养性,把人性中固有的善端引发出来。要扩充善端,必须依靠教育。孟子所讲的教育,主要是“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因此,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启发的、鼓励的和积极的,教学就要做到“内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视为“存养”、“内发”、“自得”的过程。是典型的内发论者。荀子则把孔子倡导的“习相远也”加以发挥,形成了“性恶论”。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学生身上先天存有的恶的因素除掉,使其改恶从善,“化性起伪”,而不是恢复孟子的所谓人固有的“良知良能”。他特别强调环境和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思想。因而,教育方法应该是严格的、管制的和服从的,教学必须“外铄”。董仲舒综合先秦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他把人性划分为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董仲舒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影响很大,杨雄、王充、韩愈、张载、朱熹等均主张人之性有善有恶。性既善且恶论者重视后天习染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性非教化不成”的教育论断。(二)哲学是解读各种教学流派的钥匙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教学论:近代西方教学论的开端。(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教学论:近代西方科学教学论的奠基者。(伦理学、实践哲学基础)杜威的经验改造主义教学论:现代西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改革者。(实用主义哲学基础)在教学论发展史上有过三次大的争论,我们对它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正确而科学地运用哲学思想在教学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第一次争论实质上是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歧,第二次争论是第一次的继续;第三次是实证主义的分析哲学与意志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交锋。(三)哲学让缄默的教学事实“开口”大量的教学事实和教学活动经验总结,显然需要理解隐藏在教学事实背后的教育哲学观念和教学研究的方法论,否则,教学事实终将是缄默的、沉寂的。从哲学的视野来看,教学论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学理论背后都有哲学观念的支撑,而教师的教学意见、议论以及实际教学行为背后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教育哲学观念的支配。赞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立场,在认识论上会将人的认识看作对潜在心中固有观念的回忆,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强调提问法和对话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把潜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观念激发出来。若赞成亚里士多德和裴斯泰洛齐唯实论哲学的教师,在认识论上必然接受认识来源于人们对物体的感觉,因此,教学肯定会强调直观性教学。而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教师,则认为经验和知识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教学中会强调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并使学校教学与整个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哲学价值论角度看,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涉及教学论各个层次,就教学内容而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教学作为师生间的生活而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最有价值,最值得师生追求”。持唯名论或永恒主义立场的教学论者认为:经典作品最有价值。持唯实论或经验主义立场的教学论者认为:经过系统组织的科学知识和儿童的经验最有价值。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哲学可以提升教学论的理论思维层次。(四)哲学为现代教学论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仅为教学论的发展提供本体论基础、价值导向,而且还为教学论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分析哲学与教学论分析哲学能够提供给教学论的价值是检查教学论的概念,安排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次序,检查教学论命题的真假和有效。教学论概念的混乱已经成为教学论发展的一大障碍,做学问,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做概念”,通过可信而有魅力的概念描述、解释、外化,来认识和改变世界。概念的混乱,往往导致无效的劳动。例如:“什么是教学”、“教学是什么”是不是同一问题?教学论中命题的混乱程度也不亚于概念,出现了很多不可论证为真、也不可论证为假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例如: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学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哲学基础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教学论的哲学基础,其前提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因为教学主要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学生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确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教学论的哲学基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贡献是确立了我国课堂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以传递间接经验为主,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了我国的教学质量。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从“惟一”转向“中心”。合理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二、现代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学论1.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学论1913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一文,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关注的是行为,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而不是心和意识。他反对使用意识这个概念,反对内省法,提倡客观的方法,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因而就不能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其理论公式是“刺激—反应”(S-R)。华生以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即两条学习律,频因(练习次数)律和近因律。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学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其理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非常强调强化的作用,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因此,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S-O-R)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原理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他依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按照把教材划分成小步子、给予强化答案、自动控制学习步调等原则创造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从而创立了程序教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程序教学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中被广泛运用。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学论的影响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它不同于模仿,模仿仅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它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较之模仿,观察学习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有直接性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三种基本形式。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由于班杜拉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因而在方法论方面,班杜拉必然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研究,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从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至人类学习现象的错误倾向。(二)认知心理学与教学论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流派。广义上说,心理学中凡是侧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学派,都可称为认知心理学。一般认为,在认知心理学派中有三种理论:一是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二是心理主义的认知心理学;三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狭义上说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据此,我们可以把认知心理学定义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问。)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亚杰、加涅、布鲁纳和奥苏伯尔。1.皮亚杰的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与教学论皮亚杰的心理学是与他的发生认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结果,因而他的发生认识论
本文标题:03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9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