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大红楼思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915年张裕葡萄酒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15年的新式纺织厂(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政治上: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袁世凯称帝标准像进入山东的日军1915年袁世凯祭孔(3)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填写表格,并在课本上标注表格所列的知识要点。自主学习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活动基地主要内容⑴提倡____与____,反对____与____;⑵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⑶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兴起1915上海请仔细观察图片,从中找出陈独秀创办此杂志的用意?法语:青年美国:卡内基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蔡元培(2)代表人物(3)活动基地和阵地活动基地活动阵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敬告青年》辛亥革命后某百姓门前的对联袁世凯复辟关键词:袁世凯、普通百姓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民关键词: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民关键词:小脚、贞节牌坊20世纪初期中国的国民专制愚昧旧道德民主科学新道德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精神封建传统纲常道德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用什么来拯救???3.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敬告青年》(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时期旧道德和新道德各指什么?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材料二: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李大钊打倒“孔家店”思考: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思想,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胡适鲁迅《狂人日记》(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而生的!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诓骗我们的!我们如今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科学这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敬告青年》节选议一议:推广白话文的好处《吃人与礼教》节选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9年《新青年》6期6号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2)积极作用:③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推广使用白话文。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新文化运动影响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2)国际:俄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1)五四运动前:①代表:李大钊②成就: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等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③意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如春雷一般……惊醒了无数青年……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个时代……(2)五四运动后:①理论:李大钊的《》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②组织: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的早期组织。③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一图二关键词:李大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结合课本知识,运用以上三个关键词,请用最简短文字分别表述出它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图三中共“一大”会址3.影响(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2)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器物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度科学与民主马克思主义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END
本文标题: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1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