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试题及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率.尔(shuài)长.乎尔(zhǎng)为小相.(xiàng)B饥馑.(jǐn)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摄.(夹)乎大国之间比.(比较)及三年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何伤.(妨害)乎C吾与.(赞成)点也宗庙会.(诸侯相见)同D其言不让.(谦让)孰.(谁)能为之大3.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如:假如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于C宗庙之事,如会同如:至于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4.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5.联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诱()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B吾与点也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D夫子哂之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7.下列加点字词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鼓瑟希.,鏗尔B.如会同,端章甫...C.风.乎舞雩D.三子者出,曾皙后.二、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带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是否)2.“因之以饥馑”中的“因”的含义是因为。(是否)3.“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是否)三、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言行的一部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中继承而来的,试举两例:、。一、选择题1解析:D.哂shěn。2解析:A比,等到。答案:A3解析:C如:或者。答案:C4解析:A为状语后置句。5答案:C6解析:B.“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不妥,应是“用移情入景,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7A二、判断题1是2否3是三、填空题孔子语录体儒家温故知新安贫乐道见贤思齐不耻下问
本文标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2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