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党性修养理论研讨党性修养理论研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需终生努力加强党员党性修养,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这是新时期我党巩固立党之基、执政之源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党性教育本质和方向的重要诠释。“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号召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以强化党性修养带动作风建设,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为我们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净化党风政风树立了标杆。一、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大现实意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弘扬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到底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而党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当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出发,全面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贡献力量。新形势下,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弘扬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一)加强党性教育是提高党员质量,转变工作作风的根本途径。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吸收什么人入党,党员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性质,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党的任务的实现,直接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着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决定着怎样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也直接关系着党的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党员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要求,其中最根本的是党员的党性强不强,党性是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党性决定党员质量,党员质量决定党员队伍质量。党员队伍的质量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基础,党员的形象不仅是他个体品质的外在体现,而且也是他所在政党的性质的反映,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我们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数量,而在于党员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党员队伍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并不影响政党的存在,不影响政党的性质、力量和作用。但是,一支数量多而质量差的党员队伍是难以形成战斗力的。与此相反的是,即使党员队伍暂时数量不大,但质量高、战斗力强,也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为此,当前更应把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好发展党员的“入口关”和疏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关”,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只有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践行好“为民、务实、清廉”,党员合格不合格群众是杆秤,党性是“定盘星”。谁是合格党员,谁是不合格党员,群众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有的党员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而有的党员虽然活着,但在群众的眼里却已经死了。群众以什么为标准来评价党员,就是用党性来看党员的言行,就是看党员是不是干党的事,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可以说,党性的强弱是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二)加强党性教育是建设优良党风的根本环节。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有着本质的一致性,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内在根据,作风是外在表现,修养是作风的内在动力,作风是修养的外在体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级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政党的性质、目标、作风、纪律等各方面要素的反映。党性决定作风,有什么样的党性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作风,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作风反映党性,彰显党的形象,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纲领和路线、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展示着党员的党性意识、政治品质、道德境界。党的作风是党员行为汇聚、凝结而成的党的整体行动风格,因而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行为都与党的作风的形成息息相关。从党员个体角度看,党性是一个人身上能体现其党派政治性的一面,包含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道德等内容,属于党员内在品质的一部分。而作风属于行为层面的东西,是人们做事的态度、标准和方式,即行为风格。“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是广大干部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而且具有坚定的革命性,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党性作为一个政党的本质规定,具有稳定性。但作为党性表现的具体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党性要求有着具体的、特定的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是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党性集中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生死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由武装夺取政权转移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党性集中表现为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中心任务由阶级斗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性的基本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它集中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纲领,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后党性集中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觉悟。(三)加强党性教育是锤炼干事作风的重要手段。重视党员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大特色。这个特色和优良传统的形成,既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培育、坚持和倡导的结果,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求解放、搞建设、图富强的伟大斗争中,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为全党同志作表率、当典范的结晶。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开拓、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力于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党员姓党,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抓作风必先强党性。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在群众心中铸就永远的丰碑,就在于他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党性宗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对待事业、带动群众。“本立而道生”,坚定的信仰、坚强的党性,是焦裕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二、当前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基础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日趋严峻,利益格局调整,体制摩擦加剧,各种矛盾凸显,价值取向多元,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各级党员干部面对的考验层出不穷。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激烈,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要求。从国内看,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对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提出了新要求。这时候,党的作风问题就更加重要,党性的强弱是决定思想作风好差的根本因素,解决得不好,必将危及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求加强党性锻炼。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西方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中国和“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一直没有停止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容易使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人迷失前进方向,看不清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局势出现种种新变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党性锻炼。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为党员的党性锻炼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如市场经济讲求效益、竞争、自主、开放、法制等,有助于党员增强开拓进取精神,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确立平等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观念等。但是,市场经济强调产权独立性、主体多元化以及求利性和竞争性等,又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淡化党性观念,滋生腐败现象,损害党的形象。(三)现实情况要求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各种体制改革转变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对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政治思想“错、淡、漠”。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等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党性锻炼,政治立场动摇,缺乏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理想信念淡、化有的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迷茫、困惑,不讲理想讲私利,不信马列信迷信,对共产主义和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产生了动摇,甚至少数党员干部看到市场经济中各种巨大的利润,错认为资本主义最好,走上了腐化堕落的不归路,蜕化为人民的敌人。二是工作作风“庸、懒、散”。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有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格,得过且过。对一些工作发表意见或者建议,他们的态度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有些党员干部纪律松弛,工作时间随意脱岗,呆在办公室就上网聊天、购物、玩游戏、炒股票,没有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的事业理想。三是为民服务“生、冷、硬”。有的“为民服务窗口”行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有的服务态度差,对待患者面孔冰冷、语气生硬、漫不经心。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对待群众不热心,解释说明不耐心,观察民情不细心、帮助群众不诚心。四是个别行业“私、奢、贪”。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有的政绩观不正确,有的个人主义严重,面对金钱的诱惑,没能遵循职业操守,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理想,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滋生了不正之风,甚至沦为腐败分子,最终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三、加强党性修养,促进作风转变作风关乎兴衰,作风关乎成败,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切实转变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党性这个源头上解决问题,注重“常”、“长”结合,力求实现改作风常态化、长期抓,从具体内涵上理解党性修养的新要求,关键是要明确党性修养的时代特征;从理想信念上看,核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从理论自觉上看,核心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践自觉上看,核心是强化党员意识,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党内生活上看,核心是增强原则性战斗性,严格遵守党纪党规,维护党的纯洁统一;这些新要求,为共产党员的党性赋予了时代内涵。(一)要修信。人不能没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对于当代共产党人来说,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
本文标题:党性修养理论研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9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