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作者:唐光慧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参考文献(34条)1.金润圭市场营销学20002.A佩恩服务营销精要20033.A佩恩服务营销精要20034.王超服务营销管理19995.A佩恩服务营销精要20036.艾略特艾登伯格4R营销20037.申光龙整合营销传播战略20018.艾略特艾登伯格4R营销20039.亚瑟.梅丹金融服务营销学200010.国际结算营销活动方案11.民生银行开通国际结算新干线12.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难点和对策13.服务营销14.关于银行服务营销的基本模式15.利用市场营销方法发展国际结算业务16.周建波.刘志梅金融服务营销学200417.基于顾客满意的营销战略研究200418.商立平关于提高国有银行竞争力的思考200319.曹文.程汲保证和维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享受优质服务的权益-关注银行服务质量200420.陈韶旭今年银行业大事多,三大关键词见证200421.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王广宇竞争关键客户:金融业CRM应用的命脉四问200422.田晓军银行再造简析[期刊论文]-国际金融研究1999(4)23.关于金融服务及金融服务营销的几个基本问题24.冯俊玲国有银行个性化服务亟待提高200325.银行:外资企业眼中的中资银行服务200326.救救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200227.葛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及其发展策略28.冯强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模式及其借鉴29.刘晓丽利用市场营销方法发展国际结算业务30.马莉.郭燕庆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31.谁动了中资银行的奶酪?32.服务利润链33.菲茨西蒙斯.张金成.范秀成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200334.泽丝曼尔.比特纳.张金成.白长虹服务营销2004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朱雪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09,(17)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其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结算本身国际性、融资性、知识性、惯例多等特点决定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复杂性,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但风险不等于损失,操作得当,风险可以预防,可以转化为收益;如不当,风险即会成为损失.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技术、经营和管理上寻找防范对策,最大程度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2.学位论文傅薇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研究2005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是保持中国金融系统持续健康发展并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必要条件。建设银行是国家确定的首家改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其服务效益与国际竞争力,首要任务是建立内控严密、运营安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与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内部控制薄弱是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案件充分暴露了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监督检查不到位等。建设银行制应该重新认识和改革完善其内部控制机制,持续改进内部控制水平。本人结合工作中的具体业务,针对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即调整国际结算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引入ISO9000标准构建风险平台和完善国际结算业务监督检查体系。期望通过该措施的实施,对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操作进行系统和动态的监控,实现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提高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共分为五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篇(包括第一章),概要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和局限,为下一步国际结算业务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实务篇(包括第二、三、四章),分析了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对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最后一部分为评价篇(包括第五章),对该措施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措施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而是借鉴了当前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内部控制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期刊论文才金卉.邹释.CAIJin-hui.ZOUYi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国际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信息管理滞后,涉外单据审核制度存在缺陷,结算规则较为复杂,面临市场波动时经验不足,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因此,我国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结算对象进行信用调查与审核,健全涉外单据审核机制,完善结算业务规程,建立风险调查和反馈制度,以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4.学位论文杨飏中行广东分行应对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的策略研究2008中国加入WTO的五年保护期已经结束,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在地域、客户、业务和人才等各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最激烈的当属外币业务而非人民币业务。面对新的更加严峻的金融市场竞争态势,以外币业务为主打的中行广东分行将如何应对,是一个重大问题。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如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服务创新与产品创新的方法带给中行广东分行更多的发展思路,提升竞争能力。同时,外资银行丰富的管理经验,高科技的网络和高素质的人才配备又带给中行广东分行很大的压力。本文就是要研究在这种新的竞争形式下,面对国际结算业务方式: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究竟有那些?有何发展策略?中行广东分行相对于外资银行有何优势?有何劣势?劣势的成因在哪里?采取什么策略改进?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八部分:第一、导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贡献;第二、对商业银行竞争理论和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第三、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策略;第四、分析中行广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第五、对中行广东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环境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分析;第六、根据竞争环境分析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第七、策略的实施和风险防范;第八、结论,这些策略的实施必能使中行广东分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水有一个质的提高,并且带动本外币业务的全面进步。本文从作者自身在中国银行和美国银行从事国际结算业务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出发,对比分析了中国银行与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竞争状况,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加深中国银行对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管理上的了解,对于外资银行激烈竞争采取相应的策略。相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5.学位论文滕花邦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2006到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和金融服务需求面临广阔发展空间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国内各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特征的中间业务更是成为竞争的重点。作为中间业务重要内容之一的国际结算业务能带来较高的利润,并且商业银行在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服务优质客户,加强与国际公司的业务合作,开拓和巩固重要客户关系,从而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因而国内外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国际结算业务的争夺。可以说,在未来的会融业竞争中,谁能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谁就会在金融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通过近几年的改革,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经营绩效显著提高,但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国际结算业务市场上,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否取得生存空间,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关于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首先分析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内、外部动因,并客观地展示了其发展现状;然后采用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的有关理论与分析框架,通过比较分析国际结算业务的行业竞争与市场状况,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整体优势的情况下,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外资银行虽然在国际结算领域具备强势竞争力,但自身也需要通过合作方式来突破瓶颈限制。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银行的经营效率,明确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具有一定的潜力。与此同时,结合对招商银行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重点突出了国际结算业务客户结构分析和客户忠诚度分析。在总括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在合作中增强竞争实力,以合作求发展;采取侧翼进攻型营销策略,避免与竞争对手的正面冲突,细分市场,发现机会;建设基本客户群,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构建良性的客户结构,从而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6.期刊论文张晖.ZhangHui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6)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7.学位论文尹媛基于国际结算业务的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研究2007近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然而,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进出口额的增长、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更新的贸易融资方式为之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外资银行的纷纷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存在许多差距,如果不能在金融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将无可避免地处于劣势。近年来,国内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规范化仍处于完善之中。因此只有从理论和实务上对国际贸易融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提出科学的、可操作的发展创新途径,从而卓有成效的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更好地支持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向国际商业银行的转变。鉴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本文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收集和阅读了国内外相关著作、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传统结算方式下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并将其进行了比较,并对西方相关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理论进行分析,阐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必要性,归纳西方国家贸易融资创新特点,如在观念、技术、服务模式、业务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创新;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对国际保理、福费廷、结构贸易融资等产品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融资方式单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对于特定贸易融资客户的营销和授信主体缺位;对企业的融资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等,并对制约其发展的原因:社会环境、利率汇率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运用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贸易融资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构建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全新理念:建立供应链贸易融资模式,寻求更加灵活有效的贸易融资授信管理,加入第三方物流的金融挑战,树立贸易融资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等。对我国贸易融资产品创新进行设想,例如,进行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组合,应收帐款融资创新,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建立贸易融资电子化平台等。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外部制度体系,探讨如何为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并在学习西方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纳入到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体系内,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0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