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1第1章导论1.1本文研究的背景家电行业大体上分为四类:一类是黑家电,如电视机、VCD、DVD、音响等:一类是白家电: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一类是小家电:如电风扇、电吹风、按摩器等;还有一类是厨卫家电:如热水器、抽油烟机、微波炉、电饭煲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电的种类和品种也将不断增多,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家电自80年代开始起步,通过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在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一大批家电生产企业应运而生。我国的家电行业从导入期到成长期,最后到成熟期,经历了一段高速的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家电企业进入了它的成熟期,一些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家电品牌逐步形成。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家电行业的整合加剧,产生了像海尔、长虹、科龙、TCL、美的等家电航母。目前,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用电器产品的产业集中度已达75%以上,我国独立的家电企业已由1997年的100多家锐减到10多家,家电企业规模在扩大,产能也在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家电生产制造基地。我国的家电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基本上掌握了核心技术,如TCL、长虹、康佳等国产液晶电视、背投电视和等离子电视高端产品在技术上和品质上已能和LG、东芝等国外品牌相抗衡。目前,由于我国家电产能的急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家电市场从价格竞争,品牌竞争,广告促销竞争,已逐渐转变为各家电企业对营销渠道的竞争,营销渠道对家电企业来说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企业新的利润来源。近几年来,各家电企业在产品技术、外观、品质、功能等方面相差无几,越来越同质化,在广告、传播和促销的手法上也相差无几,如各家电企业在家电卖场做终端促销的手法也大多是送赠品、以旧换新、买家电送电费、抽奖、现场演示、导购员促销、广告宣传等,难已产生差异化的优势。而且像海尔、科龙、TCL、格力、美的这些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方面各有所长,各有顾客所爱。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家电企业大打价格战,价格一次又一次跳水,家电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通过降价来取得竞争优势,也已经越来越难以凑效。根据这一市场情况,各家电企业开始在家电营销渠道上展开竞争: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销能力强、反应快速的渠道模式,二是抢占渠道资源。由于顾客对这几大企业产品的选择性不强,因此,让本企业的产品能够有更多机会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买到它,将会增加本企业产品被购买的枧会,成为竞争的方式之一。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西方国家有关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分为三个领域:(1)渠道的结构。1954年一1973年间,以韦尔德、奥备逊、巴特尔等为代表人物,他们以营销渠道的效率和效益为重点,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营销渠道产生、结构演变、渠道设计等问题。韦尔德(1966年)首先论及营销渠道的效率,认为职能专业化产生经济效益,由各个专业化的中间商从事某项职能是合理的。巴特尔(1923年)认为中间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基本效用、形式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康弗斯和胡基(1940年)认为营销纵向一体化的作用是营销费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销路的确定性,同时他们也指出,营销纵向一体化带来了相应的管理和协调问题。舆备逊(1954年)认为经济效率标准是影响渠道设计和改进的关键因素。(2)渠道的行为。1969年一1990年间,以斯特恩、葛雷玛、弗雷兹耶等为代表人物,重点研究渠道的权力和冲突,认为非强制性权力来源常降低渠道内冲突,而强制性权力来源则可能强化渠道内冲突。斯特恩(1969年)认为渠道成员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某个成员对其他成员的依赖性较大,那么后者将更有权力,渠道中的权力靠依存和承诺来维系,如果一个成员认为其他成员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渠道冲突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凯苏黎和斯培克曼(1980年)认为管理者应发展认同系统价值观和目标的渠道成员,盖斯凯(1985年)通过研究渠道行为,认为供应商实际用强制权利来源比仅主张这些权力和来源对经销商满意和渠道冲突产生更强烈的影响。弗雷兹耶(1983年)认为渠道权力与渠道成员在执行任务时的水平有较大关系。葛雷玛(1987年)认为渠道中的权力关系和谈判者特征将会影响谈判过程,从而影响到谈判结果。2(3)渠道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以辛吉瓦、贝克尔、斯特恩为代表人物,以关系和联盟为研究重心,认为由于利益之争,组织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面生。他们主要研究渠道联盟的目的和效果,以及怎样选择合作者实现联盟。辛古瓦、贝克尔(1998年)的研究表明:渠道联盟能产生更高的利润,并使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更受益。莫和内文(1990年)认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沟通相互加强,渠道联盟的一般程序是:承诺、践诺、向对你践诺的人践诺,如果对方践诺,另一方应毫不犹豫地投资,这些关系专用性投资过程和沟通过程创造信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联盟是日常互动行为的函数,而日常互动行为可包括经济绩效和非经济性满意;经济绩效既是诚信关系的原因,又是诚信关系的结果,联盟在财务方面越成功,参与者越满意,他们投入到联盟关系的信任也就越多;同时,非经济性满意对于联盟也非常重要,非经济性满意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满意的渠道成员发现,与对方共事时满意和轻松,并认为合作者令人尊敬,这还要求双方在程序上和分配上相互公正地对待。海德和米纳(1992年)研究认为渠道成员都希望联盟具有连续往,建立联盟需要获得对方的忠诚,双方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投资的保值增值本身就是维持联盟的一种目的。顾莱惕(1998年)认为企业应拓展其商业网络,增进业已深植的社会资本,集权有损信任,破坏了参与、合作和日常互动行为,决策形式化有损信任是因于互动行为的机械性剥夺了参与者的自主权.斯特恩(2001年)认为渠道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忠诚的重要因素,企业应选择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作为建立联盟的对象。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研究也较多,刘宇伟(2000年)通过研究渠道理论的最新进展,认为营销渠道的建立、维护和更新是一种与客户建立新型联系以捕捉商业机会的方式,其本质是“企业一客户关系”的互动,营销渠道管理是接触、了解和管理客户的系统工程,包括选择、激励、评价渠道成员和改进渠道等方面的决策,因此,他建议我国企业在渠道管理中,建立建全以分销商为主体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陈涛、余学斌(2001年)认为企业应越来越多地注重与顾客的关系,优化营销渠道,选择最能贴近顾客的营销渠道模式,并把产品,技本推动型的营销渠道模式与顾客需求拉动型的营销渠道模式有效结合起来。王朝辉(2003年)认为当前的营销渠道的作用、职能和地位已经发生以下变化:一是已经成为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而非仅作为一项管理的职能与日常运作;二是渠道由原来的“物流”形式向增值服务转化,强调服务功能;三是渠道构建需求导向由单纯从企业及其产品出发,转换为从顾客购买行为为主出发,使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此外,鲁怀坤等比较了分销渠道的各种管控模式;苏勇、陈小平提出了“关系型营销渠道”;庄贵军研究了西方渠道理论的权力、冲突与合作。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其体地结合家电行业,没有区分不同的市场、不同规模的家电企业而采取不同的渠道模式,没有研究现代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对家电营销渠道结构、营销渠道效率的影响,而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1.3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近几年来,家电流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电渠道模式,即由生产厂家一代理商或批发商一二级批发商一零售商一顾客的这种多层次的金字塔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家电卖场如百货商场、专卖店也日渐萎缩,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可能。以国美、苏宁、三联为代表的一批家电连锁渠道对传统的家电渠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新兴渠道凭借其网络的扩张规模效应和高效运转,其销售额在省会城市家电产品销售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还将进一步占领地市级市场,这种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剧,渠道权利也在向这些超级终端转移,一改以前由制造商定价、制造商对零售商具有较强的控制力的局面,以2004年国美与格力电器的冲突为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提高分销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快速反应的渠道模式、抢占渠道资源已经成为各家电企业新的利润来源,也是各家电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也将对家电营销渠道产生深刻的影响。家电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的过程中,其仓储、运输的成本非常高,作为家电生产厂商需要层层的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来承担很大一部分仓储和运输功能。而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将极大地降低这一成本,缩短产品在途和储存时间,家电企业将可以不再依赖这些代理商和批发商来承担仓储、运输职能。同时,现3代电子信息技术也可以大大简化一些渠道成员原先承担的谈判、信息、订货职能,并极大的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因此,在现代物流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一些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由于缺乏效率、对市场反应慢而缺乏竞争力,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多层级的渠道中的一些渠道成员也将成为多余。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使家电营销渠道扁平化成为了可能,以扁平化为特征的直营零售模式、直销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将更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未来的家电营销渠道模式,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加扁平化,更好的掌控终端,更加接近消费者。本文以科龙公司为例,研究科龙公司的营销渠道优化策略。科龙公司集团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集团之一,主要从事冰箱、空调、冷柜、小家电等系列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拥有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等知名品牌。自2001年以来,科龙公司集团经改制、并购扩张和国际化经营等,科龙集团冰箱产能达到全球第二,仅次于伊莱斯,并且正朝着打造世界主流家电制造商的战略目标迈进。长期以来,和国内许多家电企业一样,科龙公司的营销渠道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营销渠道模式,存在着营销环节多、对市场反应慢、管理失控等问题。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渠道模式、提高分销能力并借助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加快营销渠道中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和科龙公司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营销渠道理论与模型,探讨适合我国家电行业的营销渠道模式,即以与家电专业连锁企业联盟模式、直营零售模式和直销模式为主的多元化渠道模式,减少代理商、批发商环节,代理商、批发商的职能出其它渠道成员承担。并分析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扁平化的必要性,提出渠道扁平化的关键是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1.4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渠道为王”是对营销渠道重要性的高度概括,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各家电企业采取的营销渠道模式各不相同,正处于探索与调整之中,降低渠道成本、提高分销能力、加快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更好地掌控渠道成为了各厂家追求的目标。本文将营销渠道理论应用于家电营销实践,期望对我国家电企业有所借鉴。(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家电企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和国外家电企业竞争,不仅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促销方面竞争,也在分销渠道方面展开竞争。LG、西门子、三星等洋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实行本土化战略,纷纷建立自己的渠道网络,抢占渠道资源。和国外家电企业相比,我国家电企业在构建分销渠道网络、管理渠道方面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家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优化渠道策略,提高渠道管理水平和营销执行力。(2)在传统营销管理中,渠道的功能是弥和厂家和顾客之间的缺口,在厂家与顾客之间传递信息,所以营销渠道的主要职能是仓储、运输、联系、融资、谈判等。在现代营销中,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越来越重要,为顾客创造价值成为营销活动的核心理念,不同的家电营销渠道为顾客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带来了不同的价值,选择家电营销渠道成员,要将其能否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否为顾客带来增值服务,作为选择标准。(3)我国地区之
本文标题: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3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