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上海建筑师的典型传统建筑作品
上海建筑师的传统建筑设计作品分析——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目录绪论选题意旨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章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背景第二章二三十年代涉足传统建筑上海建筑师第三章上海建筑师的传统建筑作品调研分析总结绪论一、选题意旨和研究意义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建筑设计风格,有着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鲜明烙印.西方建筑学知识的传入和外籍建筑师的出现,给中国传统营造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没有完全取代中国传统建筑。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近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上海建筑师在二三十年代所设计的传统建筑作品特点的研究部分则相对薄弱,使人们想到二三十年代,想到上海,映入脑海的都是西洋式建筑,而忽略的中国传统建筑的顽强和光辉。本文着重分析上海建筑师在二三十年代所做的传统建筑设计作品,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新时代来临时的发展。绪论二、研究现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没有完全针对上海建筑师二三十年代传统建筑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但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条不同的研究路径:一是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目前研究成果有《中国近代建筑史话》(杨秉德、蔡萌著),《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伍江著),《从〈中国建筑〉看1932-1937年中国建筑思潮及主要趋势》(朱永春文)二是对于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研究。目前成果有《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路中康文),《30年代的中国建筑史》(刘元举文),《中外建筑师与近现代建筑设计》(王晓晴、胡光华文),三是对于民国时期传统类建筑的研究。目前研究成果有《中国近代建筑复古之初探》(杨嵩林文),《中国近现代三次复古建筑思潮之比较研究》(符英、杨豪中、刘煜文)绪论三、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着重与将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建筑史与同时期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相结合,客观地分析当时传统建筑的特征。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期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后期实地调研分析综合整理在研究方法上。1)历史研究方法本文充分运用了历史研究方法的特点与优势,以唯物辨证的历史观为基础,以上海近代建筑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对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建筑史的基本历程和主要成果进行较为深入详实的研究。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目前,上海及上海周边地区,仍保留有上海建筑师在二三十年代所设计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作品,因此对于这些作品的实地调研分析,可以更好的将其与理论所结合,分析出当时的传统建筑作品的特征。绪论三、研究的基本框架一、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背景二、二三十年代涉足传统建筑的上海建筑师三、上海建筑师的传统建筑作品调研分析一、20、30年代上海建筑背景1.1经济背景20,30年代的上海市是近代上海经济最为繁荣的阶段。原因:1、一战期间西方各国放松了对华经济活动而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空前发展,2、战争期间,在英法等国对上海无暇顾及之时,美国、日本加强了在华活动,从而增加了上海外国资本的来源。1.2建筑发展背景中西建筑文化相遇,设计类型、风格多元化。上海开埠以后,中西文化相遇,上海出现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早期“殖民地式”建筑大多都是功能不分、各种建筑都带有居住建筑特征的状态。随着上海经济贸易的繁荣,人口数量的激增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上海的设计艺术逐渐繁荣起来,无论是建筑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还是服装设计、工业设计,都表现出了众多的设计艺术风格。各种新的建筑类型迅速发展,比如银行、博物馆、体育馆、邮局等等。这时候,这些新的建筑类型在设计和建造上无论是功能布局、材料结构还是建筑形式,大多直接移植西方的同类建筑。但这时候的建筑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式建筑的特征。这个时候建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西方工业革命后,许多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被越来越多地传到了上海。上海也开始大量出现西方职业建筑师和很多“洋行”,上海的绝大部分重要建筑物的设计几乎完全被他们所垄断。十九世纪90年代上海开埠初期中西文化初相遇,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从最初的相互对峙到后来相互有所融合。出现了大量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60年代后,西方建筑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出现在了上海的建筑舞台,部分建筑特别是教堂类建筑向“正统”欧洲建筑靠近。二十世纪20、30年代有三种较为主流的设计思潮。一是西方学院派思潮。二是现代式样与现代建筑。三是中国古典复兴与折衷主义。20世纪20年代末,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反映在中国建筑师身上,就是对传统中国建筑形式的重新肯定。1.3近代上海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就建筑的主流而言,近代上海建筑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西式建筑逐渐取代中国传统建筑的过程。但是在教会建筑中,西方传教势力试图以一种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的方式来推广他们的思想,因此出现了一些出于外国人之手的“中国式”建筑,但这个时候的中国式建筑气势只是运用了一些类似于中国传统建筑但却很不地道的曲线屋面的西式房屋,与真正的中国传统建筑大相径庭。但是这种中西结合的建筑新风格却唤起了在西化大趋势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20世纪20年代末,传统中国建筑形式被重新得到了肯定。1929年“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这在客观上促使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追求。与早期外国人设计的“中国式”建筑相比,这一次中国古典复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建筑师尤其是中国建筑师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理解要深刻的多,准确的多。当然,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古建筑的深入研究也为此奠定了技术基础。外国人之手的“中国式”建筑中国固有之形式二、二三十年代涉足传统建筑的上海建筑师上海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事务所。这个时候的近代中国建筑师有两大来源:一是在外国建筑设计机构中工作的中国人。二是在西方学习建筑学后回国的建筑师。而当时的上海建筑师,多为第二种。20世纪10年代,第一批留学西方学习西方建筑学的留学生学成回国,20年代后大批留学生回国,30年代后又有一些留学生陆续回国。他们大多学则了上海这座当时中国最大、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并有相当大一部分都开设了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33年出版的一本人名录中,共列入上海的建筑师6人,其中外国建筑师是主持公和洋行的威尔逊和乌达克洋行的乌达克两位,中国建筑师则有范文照、赵深、董大酉和李锦沛4位。1936年登记注册的建筑师事务所共39家,中国建筑师占12家。足见当时中国建筑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声誉上均已和外籍建筑师势均力敌。他的早期作品为“全然复古”,并喜欢以折中主义的思路在西式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1924年他设计的中山陵方案曾获第二名,是一个采用中国传统重檐攒尖顶的复古方案。1931年南京铁道部办公楼,1932年的广东省政府合署,都采用了“中国固有式”建筑的特点。但是后期,他对自己的中山陵方案中“掺杂中国格式”的折中主义表示强烈反省,在1935年周游欧洲列国后更是加强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他对于上海近代建筑中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范文照(1893-1979)作品风格比较混杂。早期多为简化的西方复古式样,且喜爱讲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融于西式建筑之中,比如青年会大楼、女青年会大楼等。后来他的设计风格也受到新建筑的影响。1929年设计南京中山陵的吕彦直逝世后,由李锦沛主持整个工程。李锦沛(1900-)曾留学美国1927年回国,1928-1930年在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任建筑师,后创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作品有南京铁道部办公楼、励志社、外交部大楼、福昌饭店、行政院大楼、铁道部购料委员会办公楼等。赵深(1898-1978)1924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25年获该校建筑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与考古系读研究生课程。1930年在上海开设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并担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和建筑师办事处主任。受国内复兴民族精神气氛的影响,他的大量作品都是中国复古建筑样式。董大酉(1899-1973)上海市图书馆。(1934)设计师:董大酉地址:黑山路181号。现使用单位:同济中学三、上海建筑师的传统建筑作品调研分析该建筑主楼风格为中国古典形式,包括外墙面饰面层、外廊栏杆、扶手、飞檐等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斗拱为木构件。建筑现状建筑目前闲置,正待改造。建筑外墙面的破损情况较复杂,有空调管与落水管外挂情况,外墙面的上端部分水渍霉变现象严重,中间部分出现剥落和裂缝较多,下端须弥座水渍沉淀现象严重,开窗的附近锈渍比较多。另外墙面剥落与开裂情况比比皆是。建筑现状除了墙面损坏外,有的原始门洞被堵死,也有改建现象。窗户损毁较为严重,虽然窗洞得以保留,但窗户的形式都不是原来的样子,被更换过。建筑现状室内多已改动或重新装修,原有彩画不复可见.投入使用时一层大厅一层大厅现状建筑现状红柱的漆也有掉落,室内墙面有生物侵害。投入使用时二层展厅二层展厅现状建筑现状投入使用时二层研究室二层研究室现状图书馆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建筑面积3470平方米。坐西朝东,采用对称形式格局,总体布局为工字形。中间为极富中国特色的门楼。建筑开窗大部分为条形窗,使空气对流畅通,光线明亮,室内层高较高,分间较大,过道很宽。建筑内部楼梯及过道铺磨光石,阅览室楼面铺软木块,其余楼地面用花铺檀木及树胶块。建筑平面图书馆平面历史资料设计特点建筑立面风格采用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手法,采用南北对称及”三段式”的立面构图,使建筑外观看起来庄重典雅。正面中央部分共四层,底层劵式大门,二层上有平台栏杆,上一层门楼顶部为双檐歇山式,黄琉璃瓦屋面。建筑立面设计特点门楼采用黄色琉璃瓦屋面,在其外部装饰华丽的雕饰。门楼四周用石栏杆围合,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特色,建筑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立面设计特点浅色预制混凝土须弥座形成了建筑的基座,在其门洞上用半圆拱券装饰.建筑开窗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形成错落有秩的开窗布局,而且在局部部位设置八角窗,使得整个立面丰富多变。中部墙体同样也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干挂,女儿墙采用预制混凝土花板压顶。建筑立面设计特点上海市博物馆。(1934)主设计师:董大酉地址:长海路174号。现使用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外观与图书馆大体相仿,都为“大上海计划”中二期设计的。建筑现状经过修缮,建筑的保存状况比图书馆要好很多。外立面尽管也有水渍、裂缝等现象,但整体状况较好。旧时的窗户也已经被替换,但大门多留有原有样式。建筑现状室内大多地方已重新装修,作为医院影像楼使用,但入口大厅仍是原有的中国固有式装饰风格。红漆柱,梁枋、天花、都饰以彩画。设计特点在设计特点上面,和上海市图书馆类似。工字型平面,门楼为四层,屋面双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内部也与图书馆相似。上海市政府大楼。(1929)设计师:董大酉地址:清源环路650号现使用单位:上海市体育学院建筑现状建筑保存较好,结构、色彩、装饰等都留有原始的面貌。立面的门窗也都是原有形式。平面:上海市政府办公楼平面呈“一”字型。中间走廊,两边房间。立面:是清宫殿式作法。共4层,一层的外形仿须弥座,有大踏步直达二层正门;中间两层用柱拉通,假扮成一层,以仿效古典形制;第四层在屋檐下斗拱的后边,以拱眼为通风采光的窗口。整个建筑分为三段,中间高大,两端矮小。中段作单檐歇山顶,两侧作单檐庑殿顶。设计特点装修:建筑内外装修完全按清宫式彩画形制,对外部檐椽、斗拱、额杭、柱头以及门、窗进行彩绘;内外的大红柱子,彩绘了内檐斗拱、梁仿、藻井;还做了高高的木墙裙。绿色琉璃屋顶、两个大狮子守门。设计特点行健亭(1935)设计师:赵深古人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行健亭即取此意命名。地址:南京中山陵内位于陵园大道和明陵大道的交汇处。建筑现状从建筑现状来看,该亭经过修缮,不管从建筑结构还是建筑形式,包括建筑装饰部分,都保存较好。亭呈方形,边长9米左右,高12米左右,亭每角立了4柱,四个角就有了16根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演攒尖顶,覆蓝色琉璃瓦,朱红立柱,沿柱设坐栏。顶部的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既艳且雅。建筑特征建筑是“中国固有式”风格的,从屋顶形式到建筑装饰都采用了古典样式。但是结构形式已经改变,运用了刚劲混凝土结构,而且每角立了
本文标题:上海建筑师的典型传统建筑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