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1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化学检测及答案2018.01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O2B.N2C.稀有气体D.CO2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硫C.红磷D.铁丝3.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H2B.O2C.N2D.CO2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B.CuOC.KOHD.H2SO4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液体的倾倒B.读液体的体积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6.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已知一种铝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则该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3B.14C.18D.277.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主要原因是体内缺少A.铁元素B.锌元素C.钙元素D.铜元素8.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B.2H+C.H2OD.2H29.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A.挥发性B.吸水性C.导热性D.延展性10.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1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A.纯碱B.烧碱C.熟石灰D.石灰石12.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稀硫酸213.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铁B.金C.铜D.锌1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或干冰)用途的是A.人工降雨B.灭火C.火箭燃料D.制碳酸饮料15.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之一:MgCl2+Ca(OH)2=CaCl2+Mg(OH)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1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17.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所需条件B.生成物氧气的状态C.生成水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D.氧气可助燃18.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C.在交点M处,表示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9.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这种黑色物质能灭火的原因是A.使楼板隔绝了氧气B.该黑色物质可以燃烧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D.清除了可燃物2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C.比较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D.鉴别稀盐酸与石灰水硫酸铜CuSO4氯化铁FeCl2氢氧化钾KOH氧化镁MgO温度/℃t1t2XY溶解度/gMO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21.(4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2)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填字母序号)。ABCD(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6分)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维生素C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宝石的成分复杂,有一类宝石中含有Al2O3,其中Al的化合价是_______。(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右图所利用的新能源的是。③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3.(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元素。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图所示,将高低两个燃着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4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3)辩证地认识物质功过相对论。以二氧化碳的“功”、“过”事实分析。“功”:为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是;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导致的危害,需要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加以利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4.(8分)根据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④的一个有硫酸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填离子符号)。25.(8分)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也会产生少量硝酸。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O),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二氧化氮(NO2)。NO2是一种红棕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酸雨对环境、工农业生产、建筑、森林、植物等危害巨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NO2的物理性质有。(2)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4)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526.(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27.(8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2)乙实验中,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待检验的两种气体样品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实验现象是。(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28.(4分)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的20%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已知:Na2CO3+CaCl2=2NaCl+CaCO3↓)。(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AB29.(14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某同学先取50mL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6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Na2SO4和CuSO4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方案与验证】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溶液为无色猜想不成立实验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三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pH=7猜想成立【拓展延伸】(1)将2.3g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钠g。(2)金属钠在保存中应注意的是。7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毕业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BDACD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CBBDCA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注:此答案参照执行,答案合理均给分。21.(每空1分,共4分)(1)2(2)D(3)①AB②变大22.(每空1分,共6分)(1)物理3︰4+3(2)①煤②风能③CH4+2O2===CO2+2H2O23.(每空1分,共5分)(1)①氧②分子(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3)C6H12O6CO2+2NH3======CO(NH2)2+H2O24.(每空2分,共8分)(1)H2SO4+Zn=ZnSO4+H2↑(2)碱2NaOH+H2SO4=Na2SO4+2H2O(3)H+25.(每空2分,共8分)(1)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3)2H2SO3+O2=2H2SO4(4)N2+O2====2NO26.(每空1分,共3分)(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D27.(每空2分,共8分)(1)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或除去难溶性杂质)(2)滴加石灰水的滴数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不变浑浊(其他合理答案得分)(3)偏大28.(每空2分,共4分)(1)B中溶液倒吸进入A中,且出现浑浊(2)NaCl、NaOH[多填Ca(OH)2得分]29.(每空2分,共14分)【猜想与假设】四2NaOH+CuSO4=Na2SO4+Cu(OH)2↓【实验方案与验证】实验一三实验二酚酞溶液实验三一【拓展延伸】(1)4(2)密封(或隔绝空气等)点燃高温高压闪电△
本文标题: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4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