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79年5月6日,来自惠阳、东莞、宝安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山人海吞噬了。南岭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急吼吼地赶到深圳与香港的界河边,向着黑压压的逃港人群扯开嗓门喊:“南岭村的跟我回去!”在奔向界河那边的人群中,就有张伟基的妻子。但是,偷渡者回答他的是:“死了以后,骨灰都不要吹回这边来!”这一夜,南岭村有400多名青壮年逃往了一河之隔的香港。——《深圳回首:1979年百万人四次大逃港事件》,新浪读书为什么要开放:中国的窘境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香港)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100倍。——《深圳回首:1979年百万人四次大逃港事件》,新浪读书为什么要开放:中国的窘境习仲勋:“解放快三十年了,那边(香港)很繁荣,我们这边却破破烂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划出一块地方,设置海外出口加工,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减税收,简化手续,打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下放权力,彻底开放,把市场经济引进来……”1972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或共同开发本国或其它国家的资源,根本不会同外国搞联合经营,根本不会低三下四地乞求外国的贷款。”为什么要开放:中国的窘境外因:政治: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经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内因: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但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经形成。为什么要开放?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课本P.58“学思之窗”(结合P.59“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对外开放的过程——血路,杀出来!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第一,经济特区的含义是什么?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特”在哪里?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在哪里?对外开放的过程——血路,杀出来!课本P.59第二段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课本P.59第二段80年打破“铁饭碗”81年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82年率先终结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83年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84年“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载入史册85年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86年个别企业发行股票87年率先放开土地市场作用和影响深圳的不断创新与突破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提供宝贵经验作用和影响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984年1月广东“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更好些。”——邓小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第一步经济特区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的过程——开放,四步走!海南浦东第一步经济特区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步内地对外开放的过程——开放,四步走!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对外开放的过程——浦东,新飞跃!阅读课本P.60~61“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目,请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目的、有利条件、地位和作用)对外开放的过程——浦东,新飞跃!请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目的、有利条件、地位和作用)目的: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对外开放的过程——浦东,新飞跃!请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目的、有利条件、地位和作用)有利条件: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②地理优势;③交通优势;④人才和产业优势。对外开放的过程——浦东,新飞跃!请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目的、有利条件、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浦东开发)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对外开放的过程——浦东,新飞跃!1990年,国际形势出现了重大动荡。中国报刊出现了“社会主义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观念》《用科学态度对待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批驳“社会主义失败论”》…….这样密集地宣传和灌输社会主义,是几十年以来所少见的。有的人就利用这些文章,一阵紧一阵地提出姓“资”姓“社”问题。民间议论纷纷。“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现在国际上担心我们会收,我们就要做几件事情,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而且要进一步地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把开放的旗帜打出去”。——邓小平海南浦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感悟历史:如何认识对外开放?昔日深圳今日深圳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如今,深圳罗芳村的村民们不再种地,他们不再像当初那般夜以继日的冒死前往香港。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物业,他们自己开公司办企业,整个村更成立了股份制公司,资产过亿。如今,香港在内地置业的人数已达50万人之多,在深圳长期居住的香港人也有近8万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的沧桑巨变在深圳,在罗芳村得以完美演绎。20多年后,就是那个流泪的老革命再次来到深圳,他说,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世界很多地方,但最美的还是深圳。课堂练习1、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照片反映了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国人已普遍使用外国商品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表述,错误的是()A.1980年设立的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B.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C.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D.中国政府对特区实行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BB3、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入注目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史妹聚在一声小田里精耕细作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邻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AB5、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6、1992年初,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的含义不包括()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国内针对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DC合作探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不同时代的青年总是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还可以有哪些作为?
本文标题:对外开放(新)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8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