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第二章_城市建设
第二章城市建设第一节概说城市——奴隶主、封建主统治的据点,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成就。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按阶段划分: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氏族间暴力斗争促使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兴盛起来。我国境内已发现原始社会城址30余座。技术上:采用夯土筑成。城址中存有大面积的夯土台,推测为统治者的居住地和活动场所。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安阳废墟中还具有成片的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城市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城市发展高潮。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环以高墙,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汉代,列侯封邑达到万户允许单独向大街开门——封建专制主义在城市形态上突出表现。城市布局较自由:大城包小城——曲阜鲁故都、苏州阖闾故城。二城东西并列——燕下都故城战国《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方形,每面长9里,各开3座城门,城内有9条纵街,9条横街,纵街宽度能容9辆车并行,王宫居中,宫左右分布宗庙、社稷,宫前为外朝,宫后设市场,市和朝的面积各为“一夫”,即100亩。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曹魏都城——邺开创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组成“里”(北魏后称“坊”)特点: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更为壮观。代表城市——唐长安。“里”与“市”管制有所放松,夜市屡禁不止。江南的扬州、苏州夜市更是热闹。城市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向里坊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4.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北宋都城汴梁取消夜禁和里坊制,形成开放式城市布局。城市建设经验:1.选址——很重视,派遣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水源上,保证饮用水;供应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2.城与郭的设置——从春秋到明清。城:保护国君;郭:看管人民。在汉代以后,主要发展郭包于城之外的形式。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明代南京和北京则有四道城墙。筑城的办法:夏商——版筑夯土城墙唐以后——砖包夯土墙门洞结构:早期采用木过梁,宋以后推广砖拱门洞。水乡城市则设水城门。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城市中设有两道城门,形成“瓮城”另外,还设有敌台、窝铺、城楼、敌楼等。3.道路系统布置: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局。地形平整和完全新建的城市——均齐方整的布置方式(隋大兴城)改建或有山丘河流的城市——根据地形随宜变通,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的均齐。城市道路宽度≤150m,宋以后砖石路面广泛应用于南方城市。4.居民的娱乐场所:南北朝至唐多依靠佛教寺院及郊区的风景区。名胜和私家园林也是春游的胜地。《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东京清明时节市民到郊外春游的盛况。戏场单独成立“瓦肆”,包括各种技艺在内。5.绿化:城市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北方以槐、榆为多,南方则柳、槐并用,由京兆尹负责种植管理。都城中轴线上御街的绿化布置: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6.城市防火:五代与北宋建都后,城内每隔1里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瞭望,屯兵百余人,备救火用具。南宋时,军巡铺更密。南北朝以后,都城及州县城设鼓楼、谯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从元大都开始,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北京钟楼北京鼓楼西安钟楼(明)西安钟楼鸟瞰西安鼓楼鸟瞰7.城市排水: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城——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明代,设沟渠供排泄雨水,并设有街道厅专司疏浚挑挖之职。清代,设街道厅和值年沟渠河道大臣,负责内城沟渠。8.城市规模宏大:面积与人口都居世界前列。第二节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1.新建城市(平地起城,先秦时期)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以后的都城较多采用)(1)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隋大兴城)(2)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元大都)3.在旧城基础上的扩建(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城建设的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围绕着宫廷而展开。在建设程序上,先宫城、皇城,后都城和外郭城;在布局上,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一、汉长安的建设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苑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长安城墙全部由黄土夯筑,高度在12米以上。城墙周边有宽8米的壕沟,城的每面各有3座城门。文献记载长安城内有9市、160闾里。9市的位置在横门大街北段两侧。3市在街东,称东市;6市在街西,称西市。闾里:就是指后来的居住里坊。汉长安城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这些陵邑都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每个陵邑都达到五、六万户的规模,组成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城市群。在长安城西面则建有建章宫及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以及范围广阔的上林苑。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的记载,考古探明,通向城门有8条主干道,大体上呈直线,互相交叉成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最长的安门大街,长5500米。这些大街由排水沟分成3股道,中间是皇帝专用的御道,街两旁种有槐、榆、松、柏等树木。在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还有一处规模颇大的武库,用以藏兵器。二、北魏洛阳的建设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建都于此。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全城呈外郭、内城、宫城三城相套格局。内城是东汉、西晋故城,外郭是北魏时新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内城居外郭中轴位置,除北部有宫城和苑囿华林园外,主要分布官署、庙社、仓库。居住区大部分都在外郭,分为320个里坊。商业点的市也很集中,主要有城西的“洛阳大市”,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外商云集的南郊“四通市”。洛阳城内的树木也很多,登高俯望,可以看到“宫阙壮丽,列树成行”的景象。北魏洛阳也是北方佛教中心,全城有佛寺1000余座。主要的官署、太庙、太社和著名的永宁寺塔,都分布在宫城前的御道——铜驼街两侧。意义: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承继了曹魏邺城以来近400年都城建设的经验,正式完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对后来的隋唐长安和洛阳城均有很大的影响。三、南朝建康的建设建康位于今南京市,东依钟山,北枕玄武湖,西北濒长江,东、南有青溪和秦淮河环绕,形势险要,历来有“龙蟠虎踞”之称。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建都于此。城市布局: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至齐时才筑城墙,外郭则始终是竹篱。建康的居住区也有里的名称。如:长干里(最著名的吏民居住的里巷。“干”指山陇间的平地)、乌衣巷(东晋时王、谢等诸名族权臣的累世居住之地)。城市规划的特色:地形对于城市布局起了明显的作用。在道路上,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的牛首山,其他道路则“纡余委屈,若不可测”。六朝的帝王都信仰佛教,建康城内外遍布佛寺,总数在500所以上。作为六朝古都的300多年中,建康一直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四、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大兴城分宫城、皇城、郭城。宫城先建,皇城次之,郭城到隋炀帝时才开始建设。大兴城规模浩大,郭城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全城面积达84.1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史,也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隋大兴城建设的革新之处: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之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宫城:由三区宫殿组成,中为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西为宫人住居的掖庭宫,东为太子住居的东宫。郭城城墙为夯土筑造,东、南、西三面各辟3座城门,郭城内设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通向南面三门的3条街道和沟通东西面三门的3条街道,合成“六街”,是全城的主干道。以明德门为起点,包括朱雀大街、承天门街和太极宫主轴所组成的纵深轴线,总长度将近9公里,是当时世界古代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轴线。宫城与皇城间横街宽200米,朱雀大街宽度则有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唐代城市则基本沿用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在城市改造上,除了修建大明宫,在城内东部建兴庆宫,城东南角整修曲江风景区。意义:隋唐长安城以恢弘的规模、严整的布局,壮观的宫殿、封闭的坊、市,宽阔而冷寂的街道和星罗棋布、高低起伏的寺观塔楼,充分展现了中国封建鼎盛期的都城风貌,谱写了世界城市史上的一大杰作。局限:城市地形的选择不够恰当。街道采用很大尺度,但全是土路,大雨后泥泞不堪,甚至影响到上朝,反映出工程技术与庞大的城市规模未能同步适应的历史局限。东都洛阳的建立:地势平坦,布局很整齐,规模比长安较小,共区划成103坊3市。优势:漕运比长安畅通,皇城内城墙特别多,在防御上,比长安作了更多考虑。五、宋东京的建设北宋名义上有4京: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以东京为首都,亦称汴京、汴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建都于此。城内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贯通,号称“四水贯都”,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东京城由宫城、内城、外城三城相套。宫城也称皇城,宋称大内,是宫室所在地。东京城的三重城墙均有护城河环绕。外城辟旱门、水门共20座,内城每面辟3门,宫城每面辟1门,四角有角楼,南面正门宣德门有御道直通内城正门南熏门。这条宽阔端直的干道成为全城的纵轴大街。东京城的这种宫城居中的三城相套格局,为金、元、明、清的都城所沿用,对后期都城的规划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东京城的城市结构:里坊制走向街巷制。北宋初年,东京城仍实行过里坊制和宵禁制,设有东、西两市。宋太祖继位第6年,正式废除夜禁,准许开夜市。仁宗时进一步拆除坊墙。这样,封闭坊市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都被打破,完成了从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过渡。东京城一片繁荣景象:1.商业街成批出现,专业性市街和综合性市场相辅相成。2.夜市、晓市的风行。3.周期性市场的开辟,以相国寺庙会最为著名,每月开放5次,“万姓交易”4.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建筑空前活跃。称为“瓦子”的游艺场,设有供表演的戏场——“勾栏”和容纳观众的“棚”。意义:这些街景和建筑,深刻地反映出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东京的桥梁以汴河上的虹桥最为突出,是用木材作成的拱形桥身,桥下无柱,有利于舟船通行,表现了宋代木工在结构技术上的创造。六、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元大都的规划是由太保刘秉忠来主持营建的。元大都规划、建设是很有特色的:1.保留了金中都的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新旧两城并存,既能充分发挥旧城作用,又能无障碍地创建理想的新城。2.形成大城、皇城、宫城三重相套的格局。3.对河湖水系的特别关注。规划中把整个太液池圈入皇城,并环绕水面布置宫城、兴圣宫、隆福宫,从而决定了皇城偏南、偏西的定位。大城的定位也使积水潭处于全城中部,并将城市的几何中心——中心台设定在积水潭东侧近旁。这种结合水系的布局,使宫城处于南部而积水潭近旁的商业区处于北部,再加上太庙和社稷坛,吻合了“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模式。4.规整的街巷布局。南北向街道贯穿全城,东西向街道受居中的皇城和积水潭阻隔,形成若干丁字街。构成了棋盘式的街道网,划分成50坊,但坊没有坊墙、坊门,不同于封闭的里坊制,而是在南北向大街之间平行地分布胡同。5.开发了两个系统的河湖水系。一个系统是开挖从积水潭连通大运河的通惠河,并从昌平、西山一带引水,经高粱河,注入积水潭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第二章_城市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