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兴中国居住文化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转自:中国房地产报时间:2007年8月29日8:58居住文化是住宅建筑的灵魂,是住宅品质的综合体现。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打造符合中华文明特色和现代人居方式的责任建筑,8月4日,由中国房地产报联袂新浪网、和讯网,在绿城御园的名流会所共同举办了“中国居住文化复兴论坛”。一些房地产行业领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御园,共同探讨“复兴中国居住文化”这一博大精深的话题。而在3年前,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刘志峰在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中国特色的居住文化》的文章中指出,居住文化要融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斯时,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正在叩访北京三山五园的那块土地——现在已经“长出”御园。“赋予将要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建筑以灵魂,是先于工程建设考虑的重点。”宋卫平在“御园”的早期策划会上曾如是表示。居住文化的探索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一些建筑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功能、缺乏文化内涵等情况下,如何从零星的“标志”、“元素”运用阶段,走向系统、深入的居住文化建设阶段,由绿城打造的北京御园提供了一个复兴中国居住文化的范本。李安纲:营造心灵家园什么叫居住,居住很简单,我们有一个肉体,而肉体一定要有一个归宿,这叫家园,肉体的家园,是我们世俗的家。但是中国人还有一套精神体系,精神也要家园。所以中国向来所有的家园都是依据身心两方面的安宁而设置的。什么叫文化,文化是一个集团,一个单位,一个个人与另一个单位集团和国家区别的标志,这就叫识别标志,什么叫文,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胸前解开,露出纹身,就是文。什么叫化,就是教化,就是能够让人住在房子里,能够得到安心,得到升华,同时显示出气质,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御园有一个宗旨叫营造人心灵的家园,这个非常好。中国居住文化如果让人心不安的话,就会闹心,所以房子的前提是安心,御园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御园是怎么写的呢?一边是卸,这个卸字是休息的意思。御园除了皇家御用之外,更关键是御的本意是放下、休息的意思。我们的文化识别标志到底是什么,这就牵扯到细胞。住在这个房子里决不仅仅是夫妻俩,还牵扯到时代的传承,牵扯到遗传基因,除了生理基因就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就是内在所有的软件。中国人过去的居住是以天地为本,所以沟通天地是最根本的。因此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才是根本。但是现在的许多装修往往崇尚西式的豪华,虽然有些是可以,但如果没有软的文化因素,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价值。圆明园有外在的西化,但里面藏有中国人的东西,里面的细胞是中国的。御园加入中国的文化,让能买得起这样房子的人追求自己文化的提升。如果请来的贵客除了看到西式的华贵之外,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贵族气质,那么就有所缺憾,所以御园把这个补进去,就恰巧是中国居住文化的复兴。张颐武:召唤灵魂的居所近30年来,中国居住文化有一个巨大的提升和改变。这个阶段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以大房子为中心,作为一种典范高端居住文化,这是我们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从过去的五六十平方米,到现在的三居室、四居室,我们自己没有发展出一套经验。二是房子大了以后,里面该怎么办?一开始大家意识并不清晰,吸取外来的文化,而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发展空间。中国开始在尝试用高端产品作为范例提升整个居住文化。目前,政府比较关心的是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政策问题,但市场可以关心整个建筑文化的提升,用高端产品带动中端,再带动低端。中国高端产品的建筑解决方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中西合璧。圆明园是个范例,从它的图纸上可以看到欧洲古典建筑最好的表现,经中国工匠创造性地修改后就成了中式的。中国建筑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中西合璧。另一个是古今合璧。我们需要在中西和古今之间寻找到中国居住文化的定位,利用历史最好的资源。与很多项目不同,御园位于中国皇城北京上风上水的区域,被三山五园所环抱。这个独特的区域有很多历史遗迹,特别是圆明园和颐和园。御园借的外面的景也都是很中国的,比如玉泉山和万寿山,与西方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起来,过渡非常平顺。比如御园门口的喷泉,就很类似奥黛丽·赫本的电影《罗马假日》里的广场。老百姓需要一些高端房子做示范,这样才能把这个境界提升起来,因为更多的年轻人会以这些高端房子作为榜样,因为他们会有一个梦。御园可以作为一个范例,来召唤灵魂的居所,不仅仅是身体的居所。陈世民:用建筑复兴居住文化现在建筑界经常提到拯救建筑文化失落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已经从粗放阶段走到品牌阶段,怎么走向品牌呢,就需要有文化内涵的提升。建筑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现在却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作为文化崛起的中间力量,建筑文化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建筑文化不只是一个产品的文化,还牵涉到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包括企业带头人的文化,他的内涵,他的修养,才能体现这个产品。所以从这点看御园的开发商绿城集团很有品位。目前市场上对中国居住文化的发掘比较少,且在认识上也有很多误区,所以总觉得中国自己的东西比较落后,比较闭塞,一谈中国建筑就是亭台楼阁。一个社会和一个居住建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五个基本的因素。第一,社会的意识;第二,经济发展的水平;第三,科学技术材料的使用;第四,地域气候特色;第五,民族的生活习惯。当今居住文化的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强调和谐,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建筑的和谐共处关系。人们在追求物质空间的同时,还要强调精神空间,这种居住文化要使人感觉到生活在里面赏心悦目。心灵的宁静,才能够安居乐业,这一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激发创造力。复兴居住文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休闲,还可以发掘传统居住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不妨广泛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加以融合。现在任何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建筑文化的发展,绝对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有发展和创新。御园总体布局很好,0.68的容积率,能够做到在周围大环境下有一个良好的中环境,室内的小环境也是不错的,这是很有成效的,而且用了很多西方建筑语言。聂梅生:居住文化是一种茶韵“御园”这个名字很吸引人。我觉得御园项目能盛得住“御园”这两个字,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御园的整体设计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它必须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无论从生活的舒适度和健康指标,包括住宅的品质和科技都要比一般的产品好。这样才能体现御园的价值。真正最后能无价,能传世,就是精神层面上的,甚至成为一个文化保护单位。如果御园在若干年以后也成为一种遗产,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因为它旁边的都是遗产。比如,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古城至今没变,很窄的胡同,但里面确实是现代生活,而且那块地方房价非常贵。相反,后来建造的那些现代房子却没有那么贵。居住文化可以推升产品的后期价值,如果体现了文化,那就是建筑师的功力,因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文化氛围。居住文化好比茶文化。大碗茶就是大碗茶文化,有那么个群体形成它的一套文化,如同人们在旅游时看到很多民俗文化村就可以想到,它一定和当地的民俗有关系。御园已经到了一种神韵,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品茶,品铁观音很难说是一种味道,这就是一种茶韵。所以现在谈居住文化在中国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居所,营造不同的文化,最后传承,从现在传到未来,最后成为历史。我很希望御园,将来百年以后,能成为一个历史,把文化也传承下去。徐卫国:推崇批判的地域主义我比较推崇批判的地域主义这种学术思想。批判这个词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唯心主义的哲学,针对之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另外一层含义是20世纪初,法兰克福一个学派针对当时的现代化提出的激烈批判,它实际上是反对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中国居住文化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也有这两层含义,一是对传统的批判,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趋同的建筑文化的批判。什么是传统的地域主义,或者传统的继承方式?简单地说,比如今天的市场有很多复古的建筑,比如北京四合院,苏州民居移植到北京,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明显,把这些四合院原原本本地搬过来,好像营造一个传统文化,其实这正是传统主义批判的对象。这种完全的复古就像拍电影做了一个布景,只是营造了一个气氛而已。今天所需要的居住形式和传统的居住形式文化不一样,所以批判的地域主义首先对这种做法开始批判,因为它太虚假了。第二种批判是文化趋同的形式批判。它的对象很明确,就是现代的一些居住区,横平竖直的板楼,回家都不容易找到门,为什么呢?因为太趋同了。批判的地域主义推崇结合房子所处的地段和场地等环境条件。结合环境条件创造出与环境对应的居住形态,为居民服务。这种建筑强调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象与环境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反映出所处环境的特点。批判的地域主义具有开放性、适应性,作为它所继承的传统,本身对传统的态度应该是开放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传统,对其他的文化、优秀的精华要采取开放吸取的态度,也就是说不排斥其他先进的文化精髓,把这些精髓结合到特定的居住形态当中。批判的地域主义把对于时代技术、时代文化的接受态度,和把建筑形态的实现、设计建立在对时代精神、时代技术和时代文化吸收的基础上。所以,如果把这几方面融合起来,这个建筑形态的结果就会有一种陌生感,这种形象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所推崇的形态。就御园而言,很符合这种批判地域主义的思想。首先就是它特定的环境,带有皇家气息。三山五园,西山特定的自然环境,御园很好地结合了它们,这种思想就是批判地域主义所推崇的思想。实际上,三山五园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北京的海淀区其实比北京其他地区地势低了50公分,它的特点是地下水丰沛,适合造园,再加上西山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优美的居住环境特色。而御园结合了这种自然环境特点并且做的非常出色。其次御园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传统的继承不仅仅是局限于中国传统,它把代表传统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进来,把西方古典的形式作为建筑的形态。陆皓:建筑师要关心现代居住生活中国居住文化复兴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可以放在一个现代世界闻名的范围内来考虑。除了谈论中国文化之外,建筑师要更多关心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居住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讲,建筑师可能更关心每个项目所在的地域,大到城市,小到周边的区域,再小到每一个单位,单位周围形成一个整体环境关系,一层一层,最后到每一个阶层的环境关系上来,这可能就是绿城设计上最需要考虑和重视的一个方向。事实上我接触御园项目大概有3年了,我们从最初到后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式,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布局。御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极具特点的皇家气韵是我们所考虑的。现在御园每一个单元的设置都跟日常所见的住宅感觉不同。御园的厅堂层次、通道和退景的位置,以及各个空间互相融合的手法,都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解决一个住的问题,我们希望能给住在御园里的每个人提供不同的场所,让他们在不同的场所中形成不同的活动。御园在客厅的外面还营造了不同大小的室外场所,把空间延伸到每家各自室外庭院中去,这些庭院和每个组群庭院之间发生互动。每一个组群之间跟组群的中心又发生空间转换。每个组群又互相形成了一个中心的大型花园,在花园中特别强调了跟周围的山,包括玉泉山、颐和园、西山等各个视点的相互应接关系。关于建筑形式,我个人不是特别看重什么形式采取什么风格,但会非常在意有关形式语言的准确性。我觉得不管做哪种建筑风格,需要的是语音的准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筑有一个世界级的水平,不然就是空话。胡安东:文化藏于细节之中御园的居住文化体现在细节之中。环保电瓶车接送和融雪技术,很好地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关于财智阶层和居住文化的关系,我想起了一个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居住文化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欧美国家大家看到的中国城、唐人街,它们往往以中国传统的方式演绎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说明了什么呢。中国文化里加了很多新的财富理念和新的智慧理念,这个要求我们不管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工程实践者或是媒体传播者都要更新这个观念。中国的居住文化既要有小桥流水,也要有很多节能环保和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居住文化的提升。在美国看到的唐人街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牌楼,同时还有一个中国龙的龙脉精神。绿城作为中国居住文化的南派为什么到北方来,说明中国现在的南北居住文化的交流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御园可以邀请一些国内外友人作为一个
本文标题:人居环境本土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9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