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光電工程學系計畫名稱:矽鍺奈米晶體之生長與材料特性之研究研究者:張振雄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奈米材料我們利用不同的方法成長矽、鍺奈米微粒在多孔矽內、在多孔矽內將Er3+離子電鍍入內,進行初步結構鑑定與分析檢測。在光學性質、奈米結構及電子能態性質量測方面,本計畫包含了變溫拉曼光譜、光致螢光、穿隧式電子顯微鏡以及兆赫光波等量測。奈米材料之大小相應的尺寸效應、維度效應、發光機制以及聲子頻譜,是我們希望觀察並研究的現象。NSC94-2112-M-009-033(94N186)-----------------------------------------------------------------------------------------------計畫名稱:奈米材料於有機光電晶體元件之應用研究研究者:陳方中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奈米複合材料;高介電;奈米粒子;有機光電晶體「奈米材料於有機光電晶體元件之應用研究」計劃將針對有機光電晶體元件介電層之需求,發展新穎之高介電有機奈米複合材料。此有機奈米複合材料包含介電高分子及具高介電常數之奈米粒子。由於介電層的介電常數增加,可提升電晶體的場效電流,進而增進有機光電晶體元件的零敏度。本計劃的目標為:1.開發高介電常數之奈米複合材料;2.建立有機光電晶體的製程技術;3.改善有機光電晶體元件的零敏度。預計本計劃的完成將可借由奈米技術,開發出新穎且具高零敏度的可撓式光感應器。NSC94-2215-E-009-027(94N002)-----------------------------------------------------------------------------------------------計畫名稱:共軛高分子三重態與相關現象之研究研究者:陳方中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三重態;激子;共軛高分子;能量轉移「共軛高分子三重態與相關現象之研究」是「共軛高分子微結構激子與極化子」整合型計劃的子計劃之一,本子計劃將探討三重態激子於共軛高分子中的基本物理性質與行為。高分子三重態激子與磷光分子間的能量轉移現象將首先以Stern-Volmer實驗做研究,並改變高分子黏度藉以研究能量轉移於液態與固態之差別,高分子與磷光分子混合薄膜的表面型態與相分離對能量轉移的影響也將被研究,光致吸收與時間解析電致磷光光譜也會被利用於了解三重態能量轉移的行為。最後,由上述之成果,將發展高效率的高分子磷光二極體,尤其是藍光之元件。本計劃之執行不但會對學術界有所貢獻,也將對台灣的平面顯示產業有所助益。NSC94-2112-M-009-028(94N182)-----------------------------------------------------------------------------------------------計畫名稱:自身排列高分子薄膜太陽能電池之開發研究者:陳方中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太陽能電池;高分子;微接觸列印;型態學「自身排列高分子太陽能電池」為一以自身排列高分子之方式發展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之研究計劃,電池元件之基板將使用微接觸列印及相關之軟式列印技術定義圖案,高分子混合物將隨著此圖案自身排列,預計形成之高分子型態將有助於太陽能電池內電荷之分離與傳導而提升元件效能。本計劃的目標為:1.發展微接觸列印在軟性材料上之技術;2.建立可靠之自身排列高分子技術;3.製作高效率之高分子太陽能電池。預計本計劃之成功執行不但會對學術界有所貢獻,也將對台灣的相關產業有所助益。NSC94-2215-E009-029(94N415)-----------------------------------------------------------------------------------------------計畫名稱:全像術成像系統與非對稱菲涅爾鏡片的光學設計平台之研發研究者:陳志隆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全像術;繞射鏡片;菲涅爾鏡片;非對稱菲涅爾鏡片;最佳化分析;公差容忍度分析;光學設計這個計畫有兩個課題,一在發展全像術成像的設計平台,可以進行最佳化與公差容忍度分析,委外製作全像片,再加以實驗驗證,以確認設計平台的可信度。另一個研發課題是發展非對稱菲涅爾鏡片(hybridFresnellens)的設計平台,可以進行最佳化與公差容忍度分析,並委外製作鏡片,再加以實驗驗證,以確認設計平台的可信度。NSC94-2215-E-009-014(94N557)-----------------------------------------------------------------------------------------------計畫名稱:遠場下確認次波長尺度變化的方法之研發(I/II)研究者:陳志隆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因為次波長(subwavelength)尺度變化的界定之重要性,我們基於先前的初步研究成果提出一個二年計畫。預計針對次波長度變化就遠場下繞射的特徵作界定、並進而開發利用遠場繞射特徵去回溯繞射孔徑的次波長度變化的各個可能方法。NSC94-2215-E-009-036(94N564)-----------------------------------------------------------------------------------------------計畫名稱:多重Fractal-likemeta-materials之設計研究者:陳志隆經費來源: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工業研究所關鍵詞:左手材質;負折射率材質;1.5微米光元件;光學鏡片光子在光子晶體能隙附近具有相當大的方向色散與光學異向性,適當的晶胞結構甚至可產生負型折射率材料(Negativerefractiveindexmaterial),因此在微型光學成像系統之應用頗有潛力。我們應將光子晶體結構視為新型的光學人造材料,努力應用於微型光學成像系統,以縮小光學系統體積並提高其性能。負折射率的概念最早為1968年Veselago所提出,一直到1996年,英國皇家學院的Pendry等人證明了具有週期性的金屬條工作在截止頻率以下時,可以表現出相當於負介電常數的特質;藉由調整金屬條的寬度和週期,我們可以控制此週期結構的截止頻率。其後Pendry又證明了負磁導率的存在;一個利用分裂共振環所組成的陣列,將會在某個特定頻率範圍內表現出負磁導率的行為。這種分裂共振環稱為SplitRingResonant–SRR。在FY93的計畫中,我們已經在微波波段證明DSRR與SPR是一種擁有較佳特性的新型分裂共振環結構。DSRR相較於SRR擁有較小的晶格長度,展現了在縮小體積上的應用性;而SPR則是擁有較大的頻寬,適合其他更進一步的應用。這些特性使得DSRR和SPR能夠順利的利用半導體製程製作。至於在紅外光波段部分,我們得到了一個初步但不夠完整的結果,這部分的實驗結果有賴更多更完整的樣品得到驗證。因此於FY94,我們的研究將持續前期的工作成果,著重在1.5um波長工作。主要工作將發展波長1.5um的光子晶體結構,預期目標將朝向研發可突破繞射極限產生更小的聚焦光點的平面聚焦透鏡,以供光學讀學頭之用。94C102(94.01.01-94.11.30)-----------------------------------------------------------------------------------------------計畫名稱:光學摹擬工具箱之研發研究者:陳志隆經費來源:LambdaResearchCorporation關鍵詞:本計畫為與美國光學摹擬軟體(TracePro/OSLO)公司LambdaResearchCorporation合作之計畫書,其目的在發展光學摹擬工具箱,從事原始碼、算則與案例研發,以促進光學設計之發展及在相關軟體上的實現。94C153(94.08.01-95.09.30)-----------------------------------------------------------------------------------------------計畫名稱:智慧型面板液晶光電特性研究者:陳皇銘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智慧型面板;鐵電式液晶;多穩態;高反應速率;色序法智慧型面板之概念從節省能源的需求而來,其目地在使面板能夠聰明地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然而,目前一般顯示面板所使用的液晶因為沒有記憶穩態(Memory-stable)的特性,在每一個畫面都必須要做更新的處理以維持其畫面的亮度及穩定性,因而增加非必要之耗電量;而目前一般具有記憶穩態的液晶,如膽固醇液晶或雙穩態向列型液晶,又多無法顯示全彩的影像,且因其反應速率較慢使得應用面受到限制。因此,本子計畫預計將採用類似鐵電式(Ferroelectric)液晶之材料,以期開發出具有多穩態記憶效應(Multi-stablememoryeffect),且有高反應速率(Fastresponsetime)之液晶;如此可利用其多穩態記憶效應作出多彩且低耗電量的面板,進而利用其高反應速率之特性搭配子計畫二中的色序法(Colorsequential)與子計畫四之定址驅動法即可顯示全彩的影像,並由於色序法可免去使用彩色濾光片(Colorfilter),也可大幅省去光的消耗,以達到智慧型面板的需求。NSC94-2215-E-009-041(94N419)-----------------------------------------------------------------------------------------------計畫名稱:利用重複環繞網路,研究都會區域網路中,可重新置換之交換節點的功能研究者:陳智弘經費來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可重新配置之都會交換節點;色散補償間隔器;重複環繞之光網路本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重新環繞之光網路(re-circulatingopticalloop)研究在都會區域網路(metroareanetworks,MANs)中的可重新配置之交換節點(ReconfigurableAdd/DropNodes)的系統評估.光通信系統在過去短暫的十年中有極明顯而長足的進步.在目前最先進的商用通信系統中;在超遠距(ultra-longhaul)系統;也就是傳輸距離在2000到4000公里,已能提供總傳輸量達到1.28Tb/s(128x10Gb/s).而在超高容量(ultra-highcapacity),更已超越2.56Tb/s(64x40Gb/s),並可傳輸達1000公里.由於光通信系統在寬距網路(wideareanetworks,WANs)的進步迅速,通信的瓶頸逐漸的轉移到都會網路.為了能提供都會網路中較多元的服務需求與更動態變化的通信通路,都會網路需要比寬距網路更多元的功能.可重新配置之交換節點能使網路的傳輸更加靈活進而提供較多元的服務種類.然而,因為能提供100%通信交換之交換節點的高置入損耗(insertionloss),通常高於10dB.100%通信交換將會嚴重的影響到最多交換節點的傳輸數量,並且因為高損耗而必須配置更多昂貴的光放大器而使網路的資本支出(capitalexpenditure)和因為更複雜的網路而使營運支出(Operationalexpenditure),都將提高.但在實際的通信網路中,很少會有需要完全(100%)的通信交換.一般認為如果再任一節點能提供一半,也就是50%,的通信交換應能滿足通信之需求.因而我門提出以一對色散補償之間隔器(dispersioncompensatedinterleavers)為基礎的新網路架構.此種新網路架構,當與帶狀交換網路結構比較時,不但保證了將來升級的可能,並且由於謹慎設計的色散補償;也就是這一對間隔器
本文标题:光电工程学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0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