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路路面工程霍永西段十总队logo岗前培训路基验收保证路基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其压实度、横坡度、平整度、弯沉等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压实度、弯沉除施工、监理单位自检外,质监部门还将进行交工质量检测,检测数据将作为交工验收和竣工质量鉴定的依据拌和场地标准化的基本要求1.沥青砼拌和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四周应有围墙,以保证设备安全与独立性。2.场地应用水泥稳定料硬化,厚度一般为15-20cm。3.各挡料应严格分别堆放,中间设置高约1.5m的浆砌片石挡土墙(禁止用编织袋或毛竹片隔离),同时应设置待检料堆放区。4.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材料应分别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包括:规格、产地、当日施工及监理单位人员对该材料质量的检验情况(是否合格)等。5.沥青砼拌和场地中,细集料(石屑、砂)应搭设防雨棚,以减少细集料的含水量,至少保证使用2天路面集料在防雨棚中。6.水泥稳定基层应至少安装3只进料斗,并采用自动计量拌和设备,料斗间设置的隔板予以加高,以防止装载机进料时集料混堆。7.拌和场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消防、安全等规定。底基层和基层集料1.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高速、一级公路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31.5mm,底基层混合料最在粒径37.5mm,其它公路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37.5mm,底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53mm。2.集料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要求,细粒土的液限≤40%,塑性指数≤17%,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塑性指数<12%的土。3.水泥稳定集料必须分档准确计量拌和。4.级配碎石底基层粒径不得超标,要求组配良好,摊铺时避免骨料集中。底基层和基层摊铺1.应严格控制沥青路面下的水泥稳定基层的平整度,并要求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2.水泥稳定混合料摊铺前需对下承层进行洒水湿润。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7天后方可铺筑,铺筑第二层前,在第一层上洒少量的水泥或水泥浆。3.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立模施工时模板边应用细集料(铁锹反扣),不立模时基层边部应予以拍实整平,或预先培筑土路肩。摊铺局部出现骨料集中时应及时予以处理。4.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要缩短从拌合到碾压完成之间的时间。5.水稳基层施工时,应做水稳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的影响试验,以指导施工,确保不合格的料不用于工程。6.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必要时添加缓凝剂。7.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底基层和基层碾压1.12-15T压路机碾压厚度≤15cm,18-20T压路机碾压厚度≤20cm,设计厚度超过20cm时应分层碾压,要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10cm。应先用轻型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面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2.水泥稳定混合料碾压含水量应大于设计理论配合含水量1-2%,但不宜过大否则将产生弹簧与挤压裂缝。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止混合料水分散发,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底基层和基层横向接缝应按照以下要求处理:1.摊铺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驶离混合料末端。2.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最末端1m范围内的混合料要高出标准松铺厚度约5cm。3.将混合料碾压密实。4.用3m直尺或参照两侧标高基准线测量碾压完毕的混合料末端,将不符合高程和平整度要求的混合料铲除并清理干净,要保证混合料的末端成与路中线垂直、与下承层垂直的断面。纵向接缝处的集料应保证密实,拼接面必须垂直(应立模施工或进行切割处理)。底基层和基层养生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覆盖洒水养生。养护期不宜少于7天2.水泥稳定基层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护。3.养护期间要保持湿润,不得忽干忽湿。4.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对基层进行上层或沥青封闭层施工处理,以减少干缩裂缝,基层封闭后只允许本路段面层施工车辆通行。检验水泥稳定半刚层7-10天养护期后应钻芯取样,检测半刚层的整体性。若无法取出完整芯样,应找出界限,对无完整芯样的路段进行返工处理。注意事项1.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2.施工期的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完成。沥青路面结构组成: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1.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表面层要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2.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称重作用的层次。4.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分类,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1.沥青混凝土路面:由适当比例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拌合,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面层。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个显著特征。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具有很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重的车辆交通。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规则的横向裂缝,因而要求有强度较高的基层。较小的孔隙率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小,水温性能好,耐久性高,有较强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等级公路面层。2.沥青碎石路面:其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路面较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对石料级配和沥青规格要求较宽,材料组成设计比较容易满足要求;沥青用量少,且不用矿粉,造价低。缺点是空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老化。一般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联接层或整平层。沥青路面基本要求1.气候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气温低于10℃,其它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得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一般每年11月15日以后不得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避免雨天施工,路面滞水或潮湿时应暂停施工。2.沥青面层施工前必须做试验路段。承包人应准备详细、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路段长度一般为200m左右,分试拌与试铺两个阶段,否则不具备开工条件。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3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这3个阶段确定、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组配及沥青用量。沥青路面设计方面应加强控制1.上路床填料要求应予明确(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填料填筑)禁止粘性土质填料。2.基层顶面产生裂缝应有尽有采取措施消除,缝宽大于2mm的裂缝用改性沥青灌缝或铺土工织物进行处理。3.路面结构避免均为Ⅰ型(剩余孔隙率为3-6%)或Ⅱ型(剩余孔隙率为4-10%)单一型号,两层或三层的面层结构中应至少有一层采用Ⅰ型密级配沥青砼,同时,基层顶面应设置封层或透层,各层间设置粘层油,以利层间粘结与防水。4.沥青砼设计孔隙率应减少,应尽量采用规定值低限。当孔隙率超过4%时,宜采用沥青改性等措施,以防车辆高速行驶时产生反复作用的动水压力和帛吸力,使沥青先从圈套颗粒上剥离。5.击实以及现场压实度标准宜适当提高(1~2点)。6.路面排水系统应设计完善,特别是弯道处中央分隔带的横向排水(中央绿化带横向排水管内应设置至少1%的排水横坡)同时应高度重视路面(桥面)沥青砼结构层内水的引排设计。沥青路面矿料1.用作沥青砼面层的矿料包括:粗集料(2.36~31.5㎜碎石)、细集料(0.075~2.36㎜砂粒)和填料(矿粉,<0.075㎜粉粒)。2.粗集料要求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纹理;清洁、干燥、表面粗糙。3.压碎值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26%,其它层次≤28%,其他公路≤30%。4.粘附性要求:高速、一级公路≥4级,其他公路≥3级。5.吸水率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2.0%,其他层次≤3.0%;其他公路≤3.0%;6.针片状含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15%,其他层次≤18%,其他公路≤20%7.软石含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3%,其他层次与其他公路≤5%;沥青路面8.碎石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且不宜到处收购碎石,以保证原材料品质的稳定性;9.表面层集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直采用玄武岩。10.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含泥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3.0%,其他公路≤5%11.沥青砼填料矿粉必须是采用石灰岩或者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料中的泥土杂质应清除。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拌和机的粉尘可以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沥青路面沥青1.沥青应选用针入度小,感温性小,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品种,沥青原材料除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需检测外,还要做含蜡量(<3%)等试验。2.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应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和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一般宜用同一品牌的沥青,切忌多品牌。3.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应附有生产厂家的检验单,同时对每批沥青应封存5㎏样品备查。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拌和1.拌和设备应为间歇式拌和机,同时应配有除尘装置。2.计量装置由计量部门标定,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拌和时间等参数。每台班结束后就加以统计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3.拌和机每盘生产周期≥45秒,其中干拌时间≥5~10称,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适当延长。同时要求对作烘干处理的材料加强抽检。4.抗剥落剂必须均匀掺加。5.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有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6.混全料的矿料给级配有温度控制:沥青(石油沥青AH-70、AH-90)加热温度150~170℃;矿料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60~180℃(填料不加热);出厂正常温度应为140~16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出场温度过高时应废弃。7.每天前几锅原材料温度高于规定值,以防混合料温度底或花白料。8.沥青砼施工时每日必须做沥青砼的抽提试验,以及时检测,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含油量(油石比允许误差±0.3%)与矿料级配。9.多个拌和楼同时为一个摊铺工作面供料时,各拌和楼的原材料配合比应统一。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运输车辆应根据产量和运距合理配备。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周应密封坚固,车厢保持清洁,涂防粘剂。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距离一般不应大于20公里。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到场后应及时在现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温度检测,温度应控制在120℃~150℃。已离析、结团、低于规定铺筑温度及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4.运输车辆必须满足沥青砼拌与摊铺的需要,在摊铺机前应保证有4~5辆车备料待铺。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沥青路面摊铺前必须核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能力,当低于摊铺机最低摊铺速度所需沥青混合料用量时禁止开工,否则摊铺机将出现停工待料现象,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2.每日开始摊铺时,熨平板必须清理干净,并将熨平板预热至接近沥青混合料温度。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根据气温变化而调节,不宜低于110℃~130℃,施工中要随时检查。4.摊铺时宜用浮动基准梁法(采用红外线或声纳控制的平衡梁等)。5.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匀速、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6m/min,摊铺速度不均匀将导致沥青砼面层粗糙度不匀,平整度与压实度降低。沥青路面6.摊铺过程中应防止运输车辆后退撞击摊铺机,同时运输不得卸料过猛。7.路幅较宽时应采用两台及以上摊铺机组成梯队,前后距离一般10~30m,重叠摊铺5~10㎝。8.横向和纵向的冷接缝宜做垂直的平接缝,清除碎料,对侧壁涂刷粘层沥青,上下层纵向接缝应左右错开15㎝(热接缝)或30~40㎝(冷接缝)以上,表面层纵缝应顺直,且应设于路面标线下。9.路面标高应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有绿化带弯道超高外的路面横向排水标高应予以保证。10.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或开放交通千万表面污染的
本文标题:公路路面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