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1/10中亚练习题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1~2题。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C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D1.【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不同时间气温的分布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第一季度为冬春季节(1、2、3月),亚洲的南北温差最大,北部气温为四季中最低,故③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为春末夏初,北方气温回升,气温在0℃以上,但相对于夏季气温仍然较低,故④为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故②为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为秋末冬初,气温低,南北温差较大,北部气温在0℃以下,故①为第四季度。2.【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考查学生区域定位和知识的调动及运用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由区域定位可知,图中K城市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且降水变率大,突变性大。A图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B图反映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图反映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反映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正确。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2/10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C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D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D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3.【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考生的渎图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城市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丙地区地形平坦,且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故人口数量应最多。故C项正确。4.【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早,主要植被为森林与草原,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因此针对此环境问题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大力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故D项正确。5.【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断,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与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该国为蒙古国,属于内陆国,但河流稀少、内流河少与内陆国不构成因果关系,A项错误;中、东部城市分布多,但地形不一定为平原,B项错误;该国位于北半球温带范围内,但是并非所有位于温带地区的城市1月份气温都低于O℃,如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城市,冬季温度大于O℃,C项错误;该国等降水量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呈带状分布,在此影响下其植被景观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故D项正确。【易错点】注意各选项前后语句的因果关系,这是地理高考试题中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需要引起注意。解析】此组题考查区域是中国的邻国蒙古,考查了城市的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植被带的更替。需要从图中获取做题依据,体现了对获取图表信息能力,空间定位,知识迁移等能力的考查。3题人数最多的是降水量相对较多,河流交汇处,蒙古的首都丙,所以选C4题该国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容易出现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所以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选D5题图中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植被呈现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所以选D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3/10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A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7.该经线可能是BA.30°EB.120°EC.100°WD.60°W8.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4/109.(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a中①河流与图b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图a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3)分析图a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b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5)请在下面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b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4分)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5/10答案:(1)(8分)差异:①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分)。优势: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2)(10分)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2分),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3)(8分)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2分)。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2分)。(4)(6分)平原广阔,地形坦荡(2分);河流纵横,沼泽广布(2分);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2分)。(5)(4分)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每画正确一个箭头给1分,注记正确一个给1分。画两个以上箭头者,该题不给分。解析:(1)从经纬度、河流、湖泊等信息,可判断①河位于东亚,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②河位于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①河流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域全年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域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评析:本题中档。考查知识点:河流补给和区域气候特征。考查能力:区域定位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能力。解题关键:两区域能够准确定位,并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变化趋势)、疏密程度(梯度不同)、极值分布等信息中去分析。从甲地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甲地虚线沿线气温高于两侧气温。结合区域地理知识,附近有大兴安岭山脉分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所致。评析:此题较难。考查知识点:气温分布特征和气温的影响因素。考查能力:描述和归纳能力。解题关键:能够准确获取图中等温线分布特征,及时准确判断甲处虚线位于大兴安岭东侧。(3)湿地形成的原因与排水不畅、降水量多、蒸发量小、不易下渗等因素有关。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乙地位于我国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多年冻土分布,气候寒冷。湿地可以减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6/10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河、湖水量,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多种生物生存提供场所。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评析:此题较难。考查知识点:区域特征及成因。考查能力:知识调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解题关键:能够准确调动本区域的地形、气候等特征进行分析。(4)丙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此地地势平坦开阔,有多条河流分布,因气候寒冷,排水不畅,所以沼泽广布,自然带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评析:本题较易。考查知识点:俄罗斯的主要自然区域特征。考查能力:区域定位和调动知识能力。解题关键:能够准确判断丙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并能够准确调动此处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带等特征。(5)丙地的河流属于外河流,因此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包括海洋水的蒸发、大气的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但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水分交换形式主要是陆上内循环方式(位于外流区)。通过植物蒸腾或蒸发作用,地面水分到达大气,再通过降水形式到达地面。评析:本题较易。考查知识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能力: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解题关键:准确调动水循环过程等知识。10.(20分)根据下图和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71年1月17日,蒙古土尔扈特部(游牧民族)首领率领近17万人从土尔扈特汗国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⑴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各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⑶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气候等主干知识。第(1)问从降水的水汽来源、河流补给来源分析。土尔扈特汗国受西风影响大,水汽丰富,河流众多;伊犁河谷虽然水汽来源少,但地形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多。第(3)问,深居内陆和纬度高时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7/10【答案】(1)土尔扈特汗国:距离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何等)。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或沙尘暴多);缺草(料)。11.(36分)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6分)(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3分)(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答案要点:(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植被减少)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或:一是土壤盐碱化在地表积聚的盐分;二是湖面减小后裸露的湖底上的盐分)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8/1012.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6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