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4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时分秒同步测试一、填空。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王刚50米赛跑用了9(),一节课40()。2.4时=()分3分=()秒240秒=()分3.3:154.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5.考查目的: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巩固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答案:1.秒分2.24018043.3:157:251:355:554.12时59分6秒11时10分16秒5.8:308:50解析: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巩固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二、选择题。1.妈妈一天工作8()。1.小时2.分3.秒2.一次深呼吸要4()。1.小时2.分3.秒3.小明刷牙大约要用3()。1.小时2.分3.秒4.150分=()时()分,应选择()。1.1时50分2.2时30分3.3时5.400分()4时,括号里应填()。1.>2.<3.=考查目的:巩固时分秒知识,建立时间观念。答案:1.12.33.24.25.1解析: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巩固时分秒知识,建立时间观念。三、解答题。1.小莉走路上学,7:15从家出发,7:50到学校,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考查目的: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答案:35分钟。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2.一列火车本应11:15到达,现在要晚点20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考查目的:巩固学生时间计算的能力。答案:11:35到达。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时间计算的能力。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3.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长时间?考查目的:巩固学生时间计算的能力。答案:45+45+15=105(分钟),也就是1时45分。解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时间计算的能力。4.60米赛跑,小刚用了12秒,小强用了14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时间秒的认识。答案:小刚快,快2秒。解析: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进一步加深对秒的认识,知道时间用得越少则跑得越快。5.丁丁爬楼梯,从第一层爬到第三层用了12秒,照这个速度,从第一层爬到第八层需要多少秒?考查目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42秒。解析:这是一道提高题。从第一层爬到第三层实际上只爬了2层楼,所以爬一层楼用了6秒,从第一层爬到第八层实际只爬了7层楼,所以需要6乘7等于42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同步试题一、填空(二)试一试,快速圈出下列算式得数的最高位。(三)比56多25的数是(),()比63少27,560比370多(),280比()少130。(四)比一比,将“”“”“=”找到合适的位置。34+438662-2840450+26061052+2728+49690+240240+71024+3686-26(五)帮帮小猪给算式正确的西瓜打“√”,并把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考查目的:第(一)题通过口算过程算式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逐步抽象出口算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性。第(二)题对二位数加减以及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算理中进位、退位部分的进一步练习巩固。第(三)、(四)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二位数加减以及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第(五)题巩固竖式计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并提醒同学们做题要仔细,避免发生此类错误。答案:第(一)题:略。第(二)题:4、7、2、7、2。第(三)题:81、36、190、410。第(四)题:;;;;;=。第(五)题:略。解析:第(一)题:利用数的分成,更有条理性的体现算理,开拓思维,展现多样算法。第(二)题:找到最佳的判断方法,从最高位的后一位入手,判断最高位的后一位上数字的加减是否影响了最高位。第(三)(四)题:仔细看题,分析题意,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第(五)题展现了竖式计算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判断。二、选择(一)下列算式中,得数大于60的算式是()。A37+21B79-26C39+22D95-36(二)()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最大。(三)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个加数的十位是4,另一个加数的十位是3,它们和的十位是()。A7B1C7或者8D8(四)妈妈花了650元买了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上衣和鞋子的价格都是几百几十数,上衣和鞋子的价格分别是()。A350元和250元B270元和380元C50元和600元D330元和330元(五)丁丁和冬冬是环保小卫士,丁丁收集了385节废旧电池,冬冬说:“我收的比你多,我收了大约420节,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冬冬收了()节废旧电池。A419B421C399D418考查目的:第(一)、(二)、(三)题进一步练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第(四)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计算的理解以及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五)题将估算与猜数游戏相结合,略有趣味性,不仅考查估算能力,同时复习了数位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沟通。答案:C、A、C、B、D。解析:第(一)、(二)题:通过多种形式练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与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准确率。第(三)题: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满十不需要向十位进一。因为题目没有提供个位上数字的信息,所以两者都要兼顾。第(四)题:同学们要注意收集信息,认真思考,利用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其中答案C是一个干扰,50元与600元的和是650元,但是不符合另一个条件(都是几百几十数)。第(五)题: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完成,要符合“大约是420”和“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数字之和是最大的一位数”这样两个条件才行。三、解答(一)明明、小虎和莉莉三个好朋友去摘草莓,他们一共摘了84个草莓,明明摘了25个,莉莉摘了24个,小虎摘了多少个?考查目的:利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答案:方法一:84-25-24=35(个),方法二:84-(25+24)=35(个),答:小虎摘了35个。还可以用分步计算。解析:此题在列式方面难度不大,在计算上需要仔细,如果采用方法一,计算时可以考虑先算“84—24”,减轻计算难度。(二)妈妈送给西西一本《格林童话》,这本书共430页,西西看了180页,她还有多少页没看?接下来她该从第几页开始看?考查目的:利用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考查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和全面性。答案:1.430-180=250(页),答:她还有250页没看。2.180+1=181(页),答:接下来她该从第181页开始看?解析:此题第二个问题考虑需要细心周到,要求学生收集有用信息进行解答。(三)三(2)班的小刚、安妮、磊磊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都有不少邮票:小刚安妮磊磊37枚53枚44枚1.谁的邮票最多?谁的最少?他们相差多少枚?2.小刚和磊磊邮票的总和比安妮多多少枚?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考查目的:利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复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培养提高同学们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534437,53-37=16(枚)。答:安妮的邮票最多,小刚的最少,他们相差16枚。2.37+44-53=30(枚)。答:小刚和磊磊邮票的总和比安妮多30枚。3.略。解析:要求学生收集有用信息进行解答,学会分析整合信息。(四)水果店运来两筐桃子,第一筐重32千克,第二筐分给第一筐13千克后,两筐的重量相同,第二筐原来有多少千克桃子?考查目的:结合具体情境,利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答案:32+12+12=56(千克),答:第二筐原来有56千克桃子。解析:这种题型是经常出现但是又容易出错的题型,同学们要仔细分析题意,了解第一筐与第二筐实际相差的千克数,采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五)学校进行“三分钟跳绳”达标检测,达标数是三分钟跳240个,奇奇第一分钟跳了85下,第二分钟跳了71下,最后一分钟奇奇80下能达标吗?考查目的:将具体情境与估算知识相结合,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合理进行估算。答案:85看成80,71看成70,240-(80+70)=90(下)。8090,答:最后一分钟奇奇跳80下不能达标。解析:此题应注意不能简单的运用估算知识,应结合具体情境,采用往小估的方法。第三单元《测量》同步试题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A.米B.分米C.千米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和长度表象进行判断。答案:C。解析:本题可指导学生用排除法解答。标准跑道一圈是400米,42米只是其中一小段,42分米=4米2分米,教室大约宽6米,比教室的宽度还短,所以只能选C。2.1千米和1千克比较()。A.1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考查目的:清楚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答案:C。解析: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不具可比性。3.一支铅笔原长8厘米6毫米,用去了8毫米,现在这支铅笔长()。A.6毫米B.8厘米2毫米C.78毫米考查目的:会用单位长度之间的换算进行简单的计算。答案:C。解析:本题先把8厘米6毫米化成86毫米,再用86-8=78(毫米),不易出错。A、B选项对于审题不仔细的同学来说都具有迷惑性。4.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是()。A.5050千克B.5吨500千克C.590千克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比较大小。答案:B。解析:解题时可把三个选项统一成以千克为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不易出错。5.下面的质量与1吨最接近的是()。A.1吨2千克B.9999千克C.999克考查目的:巩固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接近”的数学含义。答案:A。解析:本题关键就是理解“接近”的含义。最接近就是和1吨的差最小,可以比1吨多,也可比1吨少。A选项比1吨多2千克,B选项学生容易错选,误以为相差1千克,实际相差8999千克,C选项也具迷惑性,学生容易误把999克当成999千克,错选。二、填空1.5米=()毫米2米3厘米=()厘米1075千克=()吨()千克600毫米=()分米2吨60千克=()千克3000米=()千米考查目的:知道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答案:5000203175620603。解析:提醒学生单位换算时注意审题,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对2米3厘米=203厘米,2吨60千克=2060千克这两题易错题,注意写“0”占位。2.把2千米、20分米、20厘米、230毫米、2米30厘米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考查目的: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巩固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答案:2千米2米30厘米20分米230毫米20厘米解析:本题各种长度单位都有,可指导学生看完数据后先挑出明显最长的2千米,然后把后四个统一成以厘米作单位,再进行数的比较。最后别忘了提醒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原数。3.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千克。比5千克少()克。考查目的:利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通过推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23000解析:因为没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可用加法解决第一个空。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进行单位换算。4.一根铁丝长20分米,第一次剪掉10厘米,第二次剪掉2分米,这根铁丝短了()分米。考查目的:会用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答案:3解析:本题铁丝的原长是一个多余条件。只需把10厘米化成1分米,1+2=3(分米)即可。本题意在提醒学生认真审题,剔除多余条件。5.把16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厘米。考查目的:应用有关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理解题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20解析:重点让学生理解“对折3次”的含义,对折一次实际上是把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再对折一次后,又把分后的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对折三次,就相当于把绳子平均分成8份,所以每段的长
本文标题:201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4单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8750 .html